别争了,有了这个标准,是不是抄袭一目了然

有了这个标准,是不是抄袭一目了然

文|炫东

随着诗坛大量的抄袭者,被民间人士揭露出来,触目惊心,令人发指。诗坛对于抄袭的现象也越来越关注,对于抄袭者的痛恨是一致的,对于抄袭的定义和认知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形成分歧和争论。有人就认为只要有一句和别人的一样,就是抄袭;有人则认为文学创作中,引用和化用是文学久远的传统,是常见的现象,也是诗歌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催化剂。不能因为反抄袭就不要这个催化剂了,那样对诗歌也是一种伤害。鉴于以上两种言论,我觉得有必要展开细细说一下,并制定统一的标准,才能减少无谓的争吵,争来争去,人心散了,时间浪费了,只能让抄袭者笑的更开心。统一思想,对于反抄袭工作更有利。

那就有必要先来看看文学史上的引用和化用是怎么回事。引用就是把别人诗句直接拿来,一个字也不改,用到自己诗里;化用就是就是把别人的诗句稍加改动再用到自己诗里,即把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拆解,修改一个词,一个短语或者变更词的顺序,重新组合,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和原作的诗句还保留着相似的痕迹。纵观我国的文学史,引用和化用确实很普遍,很多像王勃、李白、杜甫、苏东坡和辛弃疾这样文学巨匠,也热衷于常常使用,且出现了一大批流传千古的诗歌作品。如果没有引用和化用,唐诗宋词的高度是要大打折扣的。还是用实例来说吧。

先来看引用和化用方面的例子:这是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上过小学课本的,家喻户晓。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就是这首诗,被苏东坡、黄庭坚 等争相引用:

《浣溪沙·渔父》

宋·苏轼

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

 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

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 》

宋·徐俯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浮云万里烟波客,惟有沧浪孺子知。

《鹧鸪天·西塞山前白鹭飞》

宋·黄庭坚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

这可是宋朝的诗圣、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一门三杰的大文豪苏东坡和名噪一方的黄庭坚啊。看看李贺这首诗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有多少名家引用

《金铜仙人辞汉歌》

李贺

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

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

《何满子 秋怨》

孙洙

怅望浮生急景,凄凉宝瑟余音。

楚客多情偏怨别,碧山远水登临。

目送连天衰草,夜阑几处疏砧。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常阴。

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

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

《减字木兰花》

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

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

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忆秦娥 别情》

宋·万俟咏

千里草,萋萋尽处遥山小。

遥山小,行人远似,此山多少?

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

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

《蝶恋花 》

金末元初·元好问

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

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

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寻芳,更约明年早。

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渡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相比引用,化用更是普遍。先看李白的: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李白的这首诗是化用了崔颢的<<黄鹤楼>>,但李白的这首诗仍然被认为是千古流传的佳作。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其他的引用和化用例子也不少,接着看:

柳永的《八声甘州》“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引用了谢朓(南朝诗人)的《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陶潜的《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后一句是直述孔子《论语·卫灵公》中的话:君子“忧道不忧贫。

宋代陆游的《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诗句不温不火,如掷田垄山野,知之者甚少。被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化用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却大红大紫,一"关"一"出"天然成韵,境界全显,妙不可言。

杜甫的“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化用南朝·梁·何逊《入西塞示南府同僚》中的“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

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化用了南朝《世说新语》中的:“山不高则不灵,水不深则不清。”

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化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陆游的"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化用了宋代强彦的《残句》中的:“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了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中的:“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化用了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毛泽东的“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化用了唐李商隐《贾生》中的“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还有他的"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化用了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

文学史上的引用和化用实在多如牛毛,我在这里只举几个名家,且引用化用比较成功,能超过原作的例子,以此证明引用和化用的合理性。限于篇幅就不再多举例了,要不就该有人质问我:你到底是反抄袭呢还是替抄袭辩护呢?我只能说痛恨抄袭反抄袭是肯定的,但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反抄袭就捆住文学创作的手脚。关键是我举这些例子,除了证明引用和化用的普遍性,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总结一下他们的规律。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虽然引用化用很普遍,但每次引用和化用的都很少,通常也就一两句且用在自己诗中天衣无缝,没有突兀感,境界和形象方面都超过了原作。通常律诗八句,引用化用的不超过两句,绝句四句,引用化用的也就一句。也就是说不能超过四分之一,这两条是古往今来都公认且都遵守的一根红线。当然这是通常情况下,个别的可能会超过这个数,但那就成为集句,只能被当作文字游戏,不被认为原创诗歌,也不被推崇。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判断是不是抄袭的标准,总结如下:、和别人作品相同或相似程度超过四分之一且没有注明出处的,就铁定是抄袭,毫无悬念。就算作者在后面注明了出处,那也只算作文字游戏,不以原创诗歌看待。:和别人作品相同或相似程度小于四分之一(含四分之一),满足以下四条,可以算作引用或化用,不算抄袭。 1.在后面注明出处 2.相同或相似的诗句不超过两句 3.诗句在自己作品中上下连贯、天衣无缝,没有突兀感 4.境界和深刻性都超过原作 满足不了这四条,即使诗作和别人相同或相似程度小于四分之一,也算抄袭。:和别人作品相同的不足一句,只有半句或更少,或相似的不足两句,只有一句半或更少的,可以直接忽略,不算抄袭,作者也不用注明出处。四:小学生都能写出来的句子,或者老百姓日常用语,重复雷同的也直接忽略,不算抄袭,因为用不着抄袭人人都会。鉴定都是以诗句为单位,而不是词语相同是指完全雷同,一字不差;相似是指意思、句式雷同部分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雷同部分不足百分之五十忽略不计。有了这四条,一首诗是不是抄袭,就一目了然了。还是那句话,我们既要反抄袭,又不能因此捆住诗歌的手脚,合理的引用和化用对诗歌的发展和继承是有利的。一个诗人如果有几首,甚至有几句被人广为引用就足以名扬天下,像海子仅凭“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句就享誉诗坛。可见合理的引用和化用,不但有利于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对诗人也是有利的。但在这里,我还是要劝大家,即使是合理的引用和化用,如果不是功力过人,也要慎用。把别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很容易,但要穿的天衣无缝却很难。无论是"引用"还是"化用"都必须走进原作者的世界,再走出原作品的圈子,运用自如,在一颦一蹙间佳句心成,才有点石成金的效果。这一点真的很难做到,非一般人所能为的。虽然诗歌史上引用化用很普遍,但用的成功、超过原作、广为流传的也没有几个,算来算去也就那几个大伽。不能超过原作就有拾人牙慧之嫌,到头来和抄袭者的待遇是一样的:被人嘲笑,被人看不起。还没有自己原创来得轻松。大家如果还有要完善或者丰富的,可以给我留言,让我们一起群策群力,让这个标准变得尽善尽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