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连春丨嫂子颂
嫂子颂
作者:高连春
2021年10月25日傍晚,我乘坐由延吉飞往大连的南航cz6334空客班机平稳着地。当我坐上友人前来接我的轿车回至家中,放下行囊之后,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泡上一杯香茗,并迫不及待的从尘封已久的盒子里翻找出《嫂子》这个音乐磁带。当我坐在沙发上边喝茶边品赏起音箱里传出李娜她那富有磁性嗓音的歌声:
嫂子 借你一双大脚,踩一溜山道再将我们送好。
嫂子 借你一副身板, 挡一挡太阳我们好打胜仗 。
喂,憨憨的嫂子,
亲亲的嫂子,我们用鲜血供奉您 ……
听罢这首《嫂子》脍炙人口的歌曲,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顿时涌上我的心头。今年的本月里短短18天之内,我一下子就失去了两位可亲可敬的嫂子(大嫂与二嫂)。两位嫂子双双踏上了不归路。
家庭里有这样一类人,她虽然与本人没有血缘关系,可她因为嫁给与你一奶同胞的哥哥们而成为一家人。这类人就是嫂子。我很有幸,因为我有三个哥哥,无可非议我就拥有了三位嫂子。记得那是1971年初夏,当年我做为支农助力的初中学生,跟随班级来到吉林省安图县石门公社新丰大队第三生产队进行插秧劳动。巧的是我们来到的这个生产队正是我长兄下乡的村落。当安置好行装之后,我就跑去村东头处的集体户欲寻长兄。当时正值农忙季节,三大间集体户里空空如也,只有厨房处有一位身材挺直、浓眉大眼、留着两条大辫子、秀气又端庄的女青年正在做饭呢。当她得知我是高连生胞弟时,就对我表现得异样的亲切和热情。她告诉我:你哥哥前几天已招工至公社广播站了。眼下还住宿在集体户里,他得傍晚下班才能归来。说罢之后,这位漂亮的姐姐顺手给我盛上一大碗雪白大米饭和一碗海菜炖豆腐汤,留我在此吃上了美美的午餐。三年之后,这位秀气端庄、浓眉大眼、梳着两条长长辫子的知青姐姐,她就走进了我家,蝶变成为我的大嫂子了。
夫妻就是同林鸟,同甘共苦比翼飞。在一口大锅里吃饭,在一个房沿下生活。经过集体户数年的朝夕相处的经历,长兄与长嫂之间结下的爱情历久弥新,热烈而真挚。婚后的几十年里,大嫂宽容着我的长兄多少有着一些大男子主义思想及酒后失态的言行举止。她一如既往的体贴和关照好其丈夫的生活起居。我的长兄退休之后,短短几年时间里,他的身体状况便每况愈下了。近几年里,长兄先后做过心脏重大手术和多次的住院医治。特别是三年前所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了长兄脑震荡和胸部数根骨折。在我的大嫂的精心照料和护理之下,几乎濒临植物人状态的长兄,却能奇迹般站立起来,身体恢复得快且好。
常言道 “自古婆媳是天敌”。我的长兄结婚成家之后,他的小家与长辈父母虽然是各吃各的饭,各住各的屋,但却是生活在同一个院落里。人与人相处时间久了,没有舌头不碰牙齿的。也难免会在生活上产生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我的长嫂在公婆面前她总是笑在脸上,敬孝在心中。每逢节假日或休息天,只要是烹饪出好吃好喝的食物,她总会第一时间里先端送给婆婆和公爹享用。婆婆和公爹家里的大事小情,那个年代里也大都是他们的长儿媳妇跑前跑后助力和完成的。记得老父亲花甲大寿的那一回,当我们几个外地工作的子女赶回家中时,老父亲特别自傲的扬起头说道:你大嫂今天中午就给我买回来生日蛋糕了。
我的母亲八旬耄耋之年之后,她生怕年迈体弱的身子骨给子女们增添更多的累赘和负担,在老人家再三再四的要求之下,我们子女们只好尊重家母的请求,决定将老人家送入福利院里去享清福。临行前,老母亲将她的工资卡,存款等贵重钱物款项一古脑全交付给了大儿媳妇替她保管和打理。前年家母仙逝之后,我的大嫂将多年为婆婆经管的好几万块钱和金银首饰都毫无保留的全部拿了出来,公示给亲人过目。我的大嫂替婆婆保管钱财且每一笔款项,她记录得真就是“小葱拌豆腐一一是一清二白”。
母爱似海容纳无限。母爱似天不着边际。我的大嫂不仅是一位好妻子好儿媳,她更是一位出色的母亲和好外婆。大嫂与长兄同心同德且含辛茹苦,历经几十年沧桑的艰难养育了一对好女儿。如今她的两位女儿也早已长大且成家立业了。两位女儿及各自丈夫都是德才兼备事业有成。也可谓是郎才女貌。为了助力两个女儿营建好各自的小家庭,给予晚辈创造出更多的幸福和欢乐。退休之后,我的大嫂放弃了尽享晚年福禄和天伦之乐,她主动挑起带养外孙和外孙女的责任和重担。那些年间,我的大嫂每天负责接送隔辈人到校学习和四下游玩。甚至连星期天节假日都不休息。精心负责起外孙和外女上学堂的接来送往。另外还要时不时的烹饪好吃好喝的,节假日休息天还要款待两个女儿的小家庭成员前来家里欢聚一堂。
我大嫂的心灵如同其外表一样的美丽动人。从打她走入我们高家大院,我就对我的大嫂有了好的印象。我清楚的记得:我的大嫂是1974年正月初七嫁给我长兄走入高家的。那一年转过月后,我转学欲到邻近县的舅舅家继续学业。临行之前,大嫂给了我两样东西,一件灰色毛背心和两副白手套。当即大嫂语重心长对我说道:这件毛背心是我以前织的,是你哥穿过的你别嫌它旧。这两副白手套是我单位发的给你平时戴用吧。去了大舅家之后,你就得学会自己照顾好自己了呀。
还有一件小事至今让我刻骨铭心。那是1974年的9月初,我掌握到大舅家表姐欲升入吉林大学报到的准确时间和乘车的车次。头天我回至安图县城的家中与家母告知。第二天,娘亲从自家庭院的果树摘下一小袋子海棠果,她又上街买来松籽和瓜籽亲手炒好并用报纸包裹好。当天晚上我与母亲欲赴火车站台与表姐会面时,大嫂也执意与我们前往车站去面见表姐。这件事情之后,我立马对这位新婚入门不久的嫂子肃然起敬产生好感了。
更令我对大嫂充满感激不尽的是1984年的夏天,当我领着对象回老家时,大嫂当着我和我未婚妻的面表明了态度:我与你大哥结婚时,那时咱家条件一般化,家里给赶制了一套半的家俱,即一个是地桌带两把椅子;另一件因房子低矮的缘故只做了半截子的炕琴(装被褥之用)。如今咱家条件好了,过些天你俩结婚时就找个大房子吧,我与你大哥找木匠尽可能多给你们打些家俱。大嫂真是说到做到了。那一年家里雇了木工,这两位手艺高超的南方木匠留在家里吃住一个多月赶制出立柜、炕琴、书柜、写字台、双人床、饭桌、椅子,甚至连和面板、菜板和擀面杖都打制齐全了。当这些新颖别致的家俱摆放在宽敞明亮新房里,令我岳父母一家人和前来贺喜的亲朋好友大为赞叹不已,这让我这个新郎官顿时感觉到身价倍增。末了,我的大嫂还将她单位分配给的烧柴(地板块的边角料)给我们送来满满的一大卡车。让我们这个刚营建的小家庭里顿时充满了无限的温暖。
也许是我们高府大院祖上积德行善的缘故,也许就是我的哥哥们福星高照吧,我过门来的几位嫂子个顶个都是相貌端庄,贤良淑德的好女子。我二哥娶的媳妇王凤云出生在延吉城里的大户人家。二嫂打小品学兼优,从小学至中学一直就是学生干部。
我二哥与二嫂结婚是在1979的岁尾。二嫂的娘家家庭亲情氛围浓厚,族人亲密而和睦。当年二哥的婚房和装饰都是二嫂娘家人帮忙筹备的。所营建出温馨而幸福的小家庭,这让多年过着漂泊不定生活次兄的心逐渐平稳,有了极大的归属感。我是1982年初调入延吉市工作的。起初就是居住在次兄的家里。当时二嫂看到我上班路途遥远,行走艰辛。她就从娘家拿回来一辆自行车供我骑用。我的新婚礼数全是二哥与二嫂帮忙筹办的。我们高家与我爱妻刘淑茹家都是人丁兴旺的大户人家,再加上我从业新闻记者妻当教师亲朋好友众多,婚宴需摆放三十多桌。举办婚礼的前夜,我到布置结婚仪式的现场查看时,只见二嫂率娘家姐妹们正在婚礼现场忙碌着呢,菜肴、酒水、舞台、彩带、鲜花……都助力筹备得整齐划一,圆圆满满的。看到二嫂及她的几位姐妹劳作的身影,我是激动不己感慨万千。当初我居住的新房,也还是二嫂出面帮忙借用的呢,新房第一年的租金也是二哥二嫂支付的。当年,我的新家里很多生活用品和物件都是从二哥二嫂家里拿过来的呢。我至今还清晰记得那一幕的情景,我的女儿是诞生在医院产房里。三天之后还是二哥找朋友开着轿车将我女儿接回来家。当天的傍晚,二嫂从家里送来米面油和鸡蛋等营养食物,也是她用自行车亲自驮送至我家的。
转过年间,我的妹妹工作也从老家调至延吉市,当初妹妹也是寄住在二哥二嫂家里。二嫂待我的小妹亲如一家人,给与了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和照顾。就连几十载深爱高家大院老老少少所喜爱,德才兼备的妹夫崔传文,那也是二嫂发动家人帮助物色和选择的呢。八十年代末期,我那位在长白山林区工作的三哥,在职的他也考进地区本系统的干校学习和深造。哪个阶段里,三哥在延吉市期间也常常吃住在二哥家,也受到了二嫂关照和帮助。我的父母退休之后,二老也常来延吉市看望我们几个子女,那时大都是居住在二哥家里。我的二嫂每次都是笑脸迎送,精心照料两位老人家。喜得我父母逢人便夸二儿媳妇善解人意,贤良淑德的美好人品。
亲情是润物的细雨,亲情是醉人的春风,亲情更似一缕灿烂阳光,温暖着人世间。我的二嫂和大嫂分别是在公元2021年10月4日和22日离世的。两位嫂子仙逝间隔只有18天。陡然间,高家大院里失去了两位可亲可敬的女主人。犹如晴天霹雳般给家人们致以沉重的苦难和冲击,一种无以言表的阵痛呑噬着我们族人的心……
父母传承给子女最好的礼物应是优秀品质和良好德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今令我们高家大院长者们引以为傲就是晚辈茁壮成长起来了。我们兄妹5人哺育了6位子女。目前除我的女儿与胞妹儿子分别在北京和澳洲之外。其余四位侄女和侄儿都在延吉市工作和生活。高家的这四位后生都很争气和上进。都是党政机关干部且全部是中共党员。大侄女和二侄女分别是州局属机关专职的党务副书记、大侄儿是州局属中层干部、二侄儿是州直属机关下派驻村第一书记。晚辈们继往开来,继承起来高氏家族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行。都迅速成长为党和国家的有用之栋梁。这是我们高氏家族最为荣耀的事情。
但愿驾鹤西行我的两位嫂子在天之灵,永远佑护着高氏家族子孙后代平安与吉祥,进步和幸福。
我的两位至亲至爱的嫂子呀,一路走好 !
文/高连春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高连春,环球华商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大连作家协会会员,文学经历:从业记者生涯几十年,撰写和创作数千篇新闻、文学作品总计三百余万文字。出版并发行《镌刻在心上的往事》、《笔走天涯》两部散文集及一部长篇小说《绽放的金达莱》图书。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