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士魁:心力衰竭医案

医案1. 杜某,男,62岁1976年3月30日初诊:患者半年前突然胸痛,出汗晕厥,速送某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休克。经抢救治疗,心肌梗塞治愈出院,此后经常胸闷、气短、乏力、活动受限。近两周病情加重,夜间经常憋醒,需坐起,咳嗽、心悸、气短。进食少,睡眠欠佳,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白,脉沉细数,血压130/80毫米汞柱。郭老诊后:辨证:胸痹心悸。

立法: 益气温阳,养心复脉。

方用:党参24克、茯苓24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川附片9克、玉竹18克、麦冬9克、柏子仁9克、五味子12克、生姜12克、白术18克、川芎18克、红花9克、菖蒲12克、炙甘草9克、生牡蛎30克、干晒参6克(另煎兑服)。

1976年4月6日二诊:服上药6剂,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近二天夜间无憋醒。仍易出汗畏冷,舌质暗胖,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上方加生黄芪24克继服。

1976年4月20日二诊:服药后,夜间未再憋醒,无咳嗽,出汗明显减少。活动量有增加。快走劳累时仍有轻度胸闷,气短,未发生心绞痛。睡眠少。舌胖质暗,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20/70毫米汞柱。方用:党参24克、生黄芪24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川附片6克、玉竹18克、麦冬9克、柏子仁9克、白术18克、五味子12克、川芎18克、红花9克、丹参18克、远志9克、萆薢12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9克、人参粉1克、三七粉1克,后2味分2次冲服。

1976年5月4日三诊:服药后体力较前明显恢复,生活自理,活动量较前增加,一般无自觉不适,只劳累后仍有气短,睡眠可,二便调。舌质暗胖,苔薄白,血压100/70毫米汞柱。上方去川附片继服。

按:本例患者真心痛后正气已伤,心气虚,心血不足,致胸闷、心悸、气短、出汗。夜为阴,心气不足故夜间病情更为加重,舌胖为气虚阳虚之象。舌质暗为血瘀之征,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养心之剂。人参、党参、黄芪益气;四物汤养血复脉; 桂枝、川附片温阳; 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心; 川芎、丹参、红花、三七活血通脉;菖蒲、远志行气祛瘀交通心肾; 生牡蛎镇静安神,收敛精气。

2. 王某,女,46岁1976年1月6日初诊:原有风湿性心脏病15年,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服用强心药及利尿药三年。近来心悸、气短、乏力加重,进食少、腹胀、右肋胀痛、下肢浮肿。检查:舌质暗红,舌体胖,苔白,脉沉细数结代,下肢凹陷性水肿。郭老诊后:辨证: 心悸、水肿。

立法: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方用:党参30克、太子参24克、生黄芪24克、桂枝15克、丹参18克、当归12克、赤芍18克、茯苓18克、泽泻15克、白术12克、川附片9克、玉竹18克、麦冬15克、郁金18克、生姜15克、乌梅12克、炙甘草9克。干晒参6克另煎兑服。

1976年1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心悸、气短、乏力减轻。腹胀有好转,食量有增加,下肢仍水肿。舌质暗红、舌体略胖,苔薄白,脉沉细结代。上方加车前草15克继服。

1976年2月3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生活自理,无明显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消退,无腹胀、食欲可。舌质胖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继服上药治疗。

按:本例患者风湿性心脏病已多年,气阴两虚,心阳不足致心悸、气短、乏力加重,加之脾肾阳虚,腹胀、水肿、食少。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剂。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益气;附子、桂枝、生姜温阳; 苓桂术甘汤加泽泻、车前草健脾利水; 当归、玉竹、麦冬养血育阴; 乌梅以助养阴,收敛精气; 丹参、赤芍活血通脉;郁金行气散结,疏理气机。

3. 王某,男,43岁,干部1975年11月4日初诊: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二尖瓣狭窄扩张术后3年。近一个月来自觉活动后有胸闷、心悸、气短、乏力、口干、进食较少。舌质略红,苔薄白,脉沉细有结象,心律不整,偶闻早搏,心率106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双肺 (一),双下肢不肿。郭老诊后:辨证: 心悸。

立法: 益气育阴宁心。

方用:党参15克、生地15克、玉竹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当归9克、瓜蒌18克、薤白12克、远志9克、柏子仁6克、川芎9克、生黄芪18克、炙甘草6克、北五加皮3克、生龙骨18克。

1975年11月10日二诊:服药后,胸闷、心悸、气短减轻。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心律整,心率80次/分,心尖部闻双期杂音,双肺 (一),下肢不肿,上方继服。

1975年11月24日三诊:服上方14剂无胸闷及心悸,上楼或劳累后有轻度气短,口干减轻。体力较前增加,活动也较前多,食欲有进步。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细。上方加茯苓12克,补骨脂10克继服。

1975年12月8日四诊:服药后一般情况好,正常工作生活,无明显不适。劳累后仍气短,乏力。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沉细,心律整,心率80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双下肢不肿,继服上方6~12剂。

按:本例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久病心气虚,心阴不足。活动则胸闷、气短、心悸、乏力、口干,舌质红。给予益气养阴宁心之剂。党参、黄芪益气;当归、生地、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补血养阴; 瓜蒌、薤白宽胸通阳散结; 远志、生龙骨镇静宁心; 北五加皮温阳补肾利水。

4. 侯某,男,62岁1979年7月17日初诊:原有高血压病20余年,糖尿病、冠心病心绞痛10余年。一年来活动后心悸、气短、胸闷或有心绞痛。近一周加重,每日心绞痛发作2~3次伴胸闷、气短。活动后心悸,夜间经常憋醒、咳嗽,须坐起或下地活动,含硝酸甘油缓解。畏冷,出汗多。舌质胖暗红,苔白,脉弦滑数,心律整齐,心率90次/分,心尖部可闻级收缩期杂音,血压140/90毫米汞柱。郭老诊后:辨证:胸痹、心悸。

立法: 益气温阳,活血养心。

方用:党参20克、太子参15克、桂枝12克、川芎20克、葛根20克、玉竹20克、麦冬15克、柏子仁10克、红花10克、瓜蒌20克、薤白15克、荜茇12克、良姜12克、茯苓15克、生黄芪20克。

1979年7月24日二诊:服药后,胸闷减轻,心绞痛减少,近二日未发生心绞痛,夜间憋醒也减少。舌质暗胖,苔薄白,脉弦滑细。心律整,心率80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血压130/82毫米汞柱。用上方加郁金15克继服。

1979年8月7日三诊:服上方无明显心绞痛,活动后胸闷气短减轻,夜间无憋醒。舌质暗胖,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30/80毫米汞柱。上方继服。

1979年8月14日四诊:近来无胸闷及心绞痛,夜间睡眠好无憋醒,劳累后有气短乏力,舌胖暗,苔薄白,脉弦细,心律整,心率78次/分,血压120/80毫米汞柱。上方继服。

按:本例患者久病阴阳两虚,心阳不足,活动则心悸、气短。胸阳不振,气滞血瘀,致胸闷心痛,夜间阴盛,心阳衰微故入夜加重,憋气咳嗽,难以入睡。给予益气温阳,养心活血之剂。党参、太子参、黄芪益气;桂枝、良姜、荜茇温通心阳; 玉竹、麦冬养心育阴; 川芎、葛根、桃仁、红花活血通脉; 茯苓健脾益气; 瓜蒌、薤白宽胸通阳散结。

5. 李某,男,48岁1979年4月12日初诊:原有风湿性心脏病14年,发生心房颤动二年,服用地戈辛治疗。三个月前右侧偏瘫 (诊为脑栓塞),经治疗好转。现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劳累后心悸、气短、乏力,双下肢水肿。检查:舌暗红,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8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双肺 (一),双下肢轻度水肿,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

郭老诊后:辨证: 心悸、中风。

方法: 益气温阳,祛风活血。

方用:党参20克、丹参20克、川芎15克、桂枝10克、附片6克、生黄芪20克、当归12克、玉竹20克、桃仁10克、茯苓15克、红花10克、威灵仙15克、络石藤15克、牛膝15克、全蝎粉1克、蜈蚣粉1克,后2味分2次冲服。

1979年4月26日二诊:服药后,心悸、气短减轻。右侧肢体活动较前灵活。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4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双肺 (一),右下肢走路较灵活。继服上方。

1979年5月10日三诊:服药后一般活动无明显心悸、气短。右上肢较前抬高,手指曲伸较前灵活,可以握物。右下肢走路也较前灵活有力。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0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双肺 (一),双下肢水肿消退,上方继服6~12剂。

按:本例风心病多年,久病则心气虚,心阴虚损,心阳衰微,动则心悸,气短,乏力。心主血脉,心气虚心阳衰微,血脉运行不畅,易形成血脉瘀阻,阻塞经络则肢体瘫痪。给予益气温阳,祛风通络之剂。党参、黄芪益气;桂枝、附子温阳; 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牛膝、威灵仙、络石藤活血通络; 当归、玉竹补血养心; 全蝎、蜈蚣祛风。

6.李某,女,54岁1976年3月16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咳嗽、气短、乏力、痰少或有白泡沫痰。曾在某地医院诊为慢性气管炎,治疗无明显效果,来京求治。气短、咳嗽无痰,夜间咳嗽、气短需坐起咳嗽。检查:心脏扩大,以左室为主,心律不齐,可闻早搏3~5次/分,心率110次/分,心尖部可闻级收缩期杂音,双肺底可闻湿性罗音,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检查:舌胖暗,苔薄白,脉细数有结象,血压: 120/80毫米汞柱。郭老诊后:辨证: 心咳。

立法: 益气温阳,活血利湿。

方用: 党参30克、丹参18克、沙参15克、当归15克、桂枝12克、附片6克 (先煎)、茯苓30克、白术12克、泽泻15克、玉竹18克、柏子仁10克、生姜12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10克、干晒参10克另煎兑服。(强心药继服)1976年3月23日二诊:服药后,气短减轻,咳嗽很少,夜间有时轻咳,舌胖暗略红,苔薄白,脉沉细,有结象,心律不齐,可闻早搏,心率90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双肺未闻干湿罗音。上方继服。

1976年4月6日三诊:服上药后在一般活动下,无明显气短,不咳嗽,夜间可以平卧,睡眠好,舌胖暗,苔薄白,脉沉细,心律齐,心率82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双肺未闻干湿罗音,下肢不肿。上方继服。

按:本例患者,于咳少痰,气短,乏力,脉细数,为心咳,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心病日久心阳衰微,心脾肾皆虚,易发生心水。心气不足,肾不纳气,寒水射肺均可引起咳嗽称为 “心咳”。给予益气温阳,养心活血利水之剂。人参、党参益气; 桂枝、制附片温阳; 苓桂术甘汤加泽泻、生姜温阳利水;沙参、当归、玉竹、五味子、炙甘草育阴养心; 丹参养心活血通脉。

7.乔某,女,38岁1979年4月12日初诊: 患者17岁时发现心脏病 (诊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症)。经常关节痛,曾生育两胎。

1971年出现心悸,气短,下肢浮肿,某医院诊为风心病,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开始用地戈辛等治疗。两年前有过两次脑栓塞。近一年病情加重。现一般活动则感心悸、气短、乏力、食少、口干、双下肢水肿。检查:舌质胖暗苔白,脉细数结代,心律不齐,心率98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舒张期杂音,双下肢明显水肿,血压110/70毫米汞柱。郭老诊后:辨证:心悸、水肿。

立法: 益气温阳利水。

方用:党参30克、当归15克、生地15克、桂枝12克、茯苓30克、白术15克、生姜12克、玉竹20克、五味子10克、柏子仁10克、泽泻15克、制附片6克 (先煎),益母草15克、炙甘草10克、生龙骨20克。

1979年4月19日二诊:服药后心悸、气短减轻,下肢水肿也减轻。舌胖暗,苔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6次/分,杂音同前。继服上方。

1979年5月3日三诊:服上方14剂,一般活动后无心悸、气短,下肢水肿消退,食欲进步,睡眠好。舌胖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绝对不齐,心率78次/分,杂音同前,下肢不肿。方用:党参30克、当归15克、玉竹20克、生地15克、桂枝12克、生黄芪20克、茯苓20克、白术12克、生姜12克、五味子10克、泽泻15克、柏子仁10克、益母草12克、炙甘草6克、生龙骨20克继服。

按:本例心脏病多年,心气虚,心阴亏损,心阳衰微,致脾肾阳虚,而发生心水,动则心悸、气短、乏力。给予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党参、泽泻温阳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水; 当归、玉竹、生地、柏子仁、五味子育阴养心; 生龙骨镇静宁心。

8.白某,女,40岁1979年8月6日初诊:风湿性心脏病史8年,一年来劳累后,自觉心悸、气短、胸闷、憋气,服西药治疗。近一个月因情志不遂劳累,病情加重,活动则心慌、胸闷、气短、咳嗽、咯血、下肢水肿、畏冷、食少、睡眠差。检查:舌质胖暗苔白,脉细弱结代,心律不齐,心率92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双肺未闻干湿罗音,血压110/70毫米汞柱。下肢水肿,心电图显示T波改变,心房颤动。郭老诊后:辨证:心悸、水肿。

立法: 益气养阴,温阳利水。

方用:党参20克、太子参20克、桂枝12克、生地12克、麦冬12克、玉竹20克、柏子仁10克、五味子12克、茯苓20克、白术15克、瓜蒌15克、薤白20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炙甘草10克 (原强心药继服)。

1979年9月20日二诊:服药后胸闷、心悸、气短减轻,未再咯血,下肢水肿减轻。舌胖质暗苔薄白,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2次/分,双肺 (一),下肢水肿。上方加泽泻15克继服。

1979年9月27日三诊:服药后,可从事一般日常活动,无明显胸闷,无心悸、气短,下肢水肿渐消退。食欲进步,睡眠好。舌胖暗,苔薄白,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0次/分。上方继服。

按:本例心脏病已久,心气虚,心阴耗损,心阳不足,活动则胸闷、心悸、气短。心气虚则肺、脾、肾也虚。脾失健运,食少,水肿。心主血脉,心气虚,则血脉运行不畅,易形成血瘀,瘀阻肺络,血不循经则咯血。给予益气养阴,温阳利水之剂。党参、太子参益气;生地、玉竹、麦冬、柏子仁、五味子育阴补心; 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水; 瓜蒌、薤白宽胸通心阳; 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9.杜某,女,54岁1979年4月18日初诊:原有高血压病20余年,冠心病心绞痛5年。近来自觉上楼、上小坡,走路快则气短、心悸、胸闷、疲乏无力。畏冷,便溏日2次,睡眠可。检查:舌胖暗,苔白,脉弦细,心律整,心率86次/分,心尖部可闻级收缩期杂音,双肺 (一),血压140/90毫米汞柱。

郭老诊后:辨证: 气虚、气滞血瘀。

立法: 益气活血养心。

方用:党参20克、川芎20克、葛根20克、生黄芪30克、玉竹20克、当归10克、红花10克、麦冬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补骨脂10克、生姜10克、五味子12克、炙甘草6克。

1979年5月3日二诊:服药14剂,自觉心悸、气短减轻。舌胖暗,苔薄白,脉弦细,心律整,心率80次/分,心尖部杂音同前,血压140/90毫米汞柱。用上方加郁金10克继服。

1979年5月17日三诊:服药后,一般活动如上二楼、上小坡,无明显气短心悸,未发生胸闷及心绞痛。大便基本成形日1~2次,睡眠可。舌质暗胖,苔薄白,脉弦细,心律整,心率80次/分,血压140/90毫米汞柱,上方继服。

按:本例患者高血压病20多年,冠心病5年,肝阳亢盛,肝肾阴虚,日久必损及阳,致心脾、肾阳虚,活动则气短、心悸、乏力。便溏为脾虚。给予益气健脾,活血养心之剂。党参、黄芪益气;苓桂术甘汤健脾利湿; 桂枝、补骨脂、生姜温阳; 川芎、葛根、红花活血通脉; 当归、麦冬、玉竹、五味子育阴养心;炙甘草补气养心,调和诸药。

10.陈某,男,51岁,干部1978年6月4日初诊:风湿性心脏病史20年。长期应用地戈辛及利尿剂等治疗。1976年以后,病情明显加重。

近二个月来心慌、气短、尿少、腹水明显增加,下肢水肿,食少,夜间不能平卧。检查:病人消瘦,腹大如鼓,精神倦怠。舌质暗边有齿痕及瘀斑,苔白腻,中心黄,脉细滑,心律不齐,心率124次/分,心尖部可闻双期杂音,两肺底有湿性罗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可触及震颤,下肢水肿,腹围91厘米。心电图显示:心房颤动,心室率120次/分。胸片: 肺血多,肺动脉膨隆,心脏明显扩大,符合风心病心力衰竭改变。郭老诊后辨证: 心悸,水臌 (心阳衰)。立法: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用:党参24克、丹参30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豆豉15克、莪术15克、红花9克、泽泻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萆薢15克,车前草15克,二丑面3克 (冲服)。

1978年6月18日二诊:服药后心悸、气短有减轻,尿量增加。腹胀,下肢水肿减轻,腹围87厘米,体重减少2公斤,皮肤紫暗变浅。舌质暗,苔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90次/分,心脏杂音同前。宗上方加黄芪30克继服。

1978年7月2日三诊:服药后精神好转,下地活动量增加,心悸、气短减轻,有时头晕,大便干,腹胀减轻,下肢水肿消退。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心律不齐,心率86次/分,心脏杂音同前,腹围82厘米。方用:党参18克、黄芪30克、柴胡12克、当归15克、赤芍18克、丹参18克、泽泻30克、茯苓24克,白术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通9克、大腹皮15克、桂枝9克,酒军1.5克 (后下)。

1978年7月19日四诊:腹胀减轻,尿量多,食欲增加,劳累后有轻度气短,心悸,大便通畅,腹围77~78厘米。心律不齐,心率74次/分,心脏杂音同前,舌质暗,苔薄白,脉沉细结代。上方继服6剂。

按:本例风湿性心脏病,心功能级,心源性肝硬化、腹水。久病正虚表实,心悸气短,不能平卧,腹胀如鼓。唇及皮肤紫暗,舌暗有瘀班,舌边有齿痕,舌苔黄白而腻,脉沉细数结代,下肢水肿。为心阳衰心脉瘀阻,脏腑失养,肺、脾、肾虚,脾失健运,水道不利,水湿内停,肝血瘀滞,而形成癥瘕,水臌。给予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之剂。党参、黄芪益气;桂枝温阳; 四君子汤健脾利湿; 二丑、车前草、茯苓、泽泻、萆薢、大腹皮、木通利水; 豆豉开肺气以助行水;丹参、川芎、赤芍、三棱、莪术、红花活血化瘀通脉; 黄芪、当归养血活血通脉。

临诊笔录心力衰竭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咳喘”、“痰饮”、“水肿” 等范畴。心主一身之血脉。由于心病日久,心气虚衰,心阴耗损,往往导致阴阳俱虚。心气虚则血脉鼓动无力,血运不畅,易形成血瘀。诸脏腑也失去血养而虚衰。若肺气虚,肺血瘀阻则气短,咳喘;脾虚运化失司则生痰成饮; 肾阳虚则不能利尿而尿少、水肿; 肝藏血,肝血瘀滞而肿大。则周身气机失调。治疗需益气温阳,活血利水。

1.益气药的应用,心主血脉,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则诸脏得养。宜重用益气药物如:党参、太子参、人参、黄芪等。

2.温阳药的应用,心气虚,心阳衰微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常用温阳药如:桂枝、薤白、附子、干姜、生姜、肉桂、补骨脂、远志、仙茅、淫羊藿、北五加皮等。

3.活血药的应用,心阳衰微,必有血脉瘀阻,所以在治疗的全过程均应重用活血药如:川芎、桃仁、赤芍、红花、鸡血藤、益母草、当归、丹参、三棱、莪术等。

4.利水药的应用: 心阳虚,肺、脾、肾也虚,易出现心咳、心水。常用利水药如:茯苓、白术、泽泻、益母草、葶苈子、猪苓、车前草、萆薢等。

5.理气药的应用,气行则血行,心气虚者,多有气滞血瘀,血脉瘀阻,活血利水药中加行气药疗效更著。常用药如:木香、郁金、厚朴、薤白、香附、枳壳、大腹皮等。

6.养心阴敛心气药如:五味子、山萸肉、玉竹、沙参、麦冬、柏子仁、生龙骨、珍珠母等。

(0)

相关推荐

  • 马老师治疗心动过缓验案

    初诊:2021年1月28日.朱某某,54岁.因"心跳缓慢半年"就诊. 患者平素怕冷,下肢冷,胸闷,心动过缓半年.2020年8月动态心电图:心率最慢34次/分,两次心跳停搏间隔时间最 ...

  • 王一鸣养心汤治疗肝心律失常医案

    [组成]黄芪40g,党参15g,黄精30g,炙甘草10g,茯苓15g,茯神30g,川芎10g,酸枣仁12g,远志5g,苦参10g,丹参30g,五味子10g,熟地黄15g. [用法]每日1剂,加水400 ...

  • 郭士魁:治疗高血脂和高血压医案

    杏林飘香 公众号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浊阻"范畴,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或膏粱厚味实热郁结,痰湿内生体肥多湿.肝阴虚,肝阳 ...

  • 【郭士魁】治疗高血压医案

    刘某,女,78岁.血压偏高4~5年,160~180/70~90毫米汞柱,现服用降压药治疗. 初诊(1979年7月17日):血压160/70毫米汞柱.自觉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腰酸腿软,口干目涩,视力 ...

  • 重症肌无力--分2型用药--1个医案--郭士魁

    42.重症肌无力惯用方 (1)清燥救肺汤加减. 病沙参.麦冬各10-12克,杏仁10克,枇杷叶10-12克,桑叶.黄芩各10克,生石膏15-20克,鲜生地15克,金银花10-12克,石斛10克. 学习 ...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分3型用药--1个医案--郭士魁

    36.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惯用方 (1)解毒活血汤(自拟方). 丹参.玄参各12克,金银花.连翘各10-12克,天花粉12克,甘草6-10克,乳香.没药各10克,牛膝.鸡血藤.络石藤各12克. 学习和使 ...

  • 高血压--分8型用药--2个医案--郭士魁

    35.治疗眩晕惯用方 (1)清肝汤(经验方) 白薇10-12克,葛根10-15克,菊花l0-12克,钩藤12-20克,生龙骨20-30克,生牡蛎20-30克,黄芩10-12克,草决明10-15克,磁石 ...

  • 郭士魁临床惯用秘验方42首

    发表者:赵东奇 1.冠通汤 党参12-15克,丹参15-20克,当归.鸡血藤各12-15克,瓜蒌15-30克,薤白10-12克,红花12-15克,延胡索10-12克. 学习和使用体会 功用益气活血.用 ...

  • 【郭士魁:治高血脂和高血压】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浊阻"范畴,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或膏粱厚味实热郁结,痰湿内生体肥多湿.肝阴虚,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 ...

  • 郭士魁:治疗高血脂和高血压验方验案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湿"."浊阻"范畴,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脾虚运化功能失常,或膏粱厚味实热郁结,痰湿内生体肥多湿.肝阴虚,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 ...

  • 名老中医郭士魁临床常用的14个验方

     1.冠通汤 党参.当归.丹参.鸡血藤.瓜蒌.薤白.红花.郁金.玄胡. 适应证:胸痹心痛,心悸气短(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而有瘀血者). 2.活血通络汤  苏木.三棱.莪术.红花.芸香.丹参. 适应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