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传》:谁说我只会做先锋的?

这是《真·三国志》第 23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廖化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廖化,本名叫廖淳,字元俭,荆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

廖化是当地的豪门世族,最早在关羽底下担任主簿。

在《三国演义》中,廖化的身份原先是黄巾贼寇,实际上,廖化是世家大族,完全跟贼寇搭不上边。

219年,孙吴奇袭荆州,关羽兵败遇害,廖化也就跟着归了孙权。然而,廖化是身在吴营心在汉,时时刻刻思念着故主刘备,于是使出了金蝉脱壳之计,诈死。当时的人都信以为真,以为廖化真的死了,于是廖化趁机带着老母亲昼夜西行,朝着蜀汉的地盘奔去。

至于廖化诈死的细节,史料上并未详细说明,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222年,刘备亲率军队东征孙权,在秭归于廖化相遇。刘备在看到廖化后喜出望外,任命廖化为宜都郡太守。随后,刘备进军夷道县猇(音同‘消’)亭,以廖化为别都,与陆逊率领的吴军对峙。

最终,刘备兵败,廖化也就随着败军退回了蜀中。

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改元建兴,为了嘉奖廖化先前弃暗投明的行为,升其为丞相参军,后又改为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同年,诸葛亮举蒋琬为茂才时,蒋琬坚持推让,觉得刘邕、阴化及廖化等人比自己更好。

238年,廖化率兵攻打魏国的营寨,雍州刺史郭淮派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两军从东西两面而来,准备请廖化吃顿饺子。

但是,凡事有利必有弊,魏军兵力分散的后果就是弱点容易暴露,游奕军的不少营寨更是驻扎在了非险要之地。廖化见状,抓住机会进攻,击败了游奕,王赟更是在在交战中中箭身亡。

248年,凉州羌胡部落叛魏降蜀,廖化随姜维率军前去迎接,于成重善筑城留守,抵抗郭淮的进攻,帮助姜维迎回了胡王治无戴等部落。

249年,廖化随姜维进攻雍州,姜维留廖化在白水南岸扎营,与驻扎在北岸的邓艾对峙,想以此来牵制邓艾,借机出兵袭取洮城。

当廖化与邓艾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机智的邓艾早已看穿一切,识别了廖化的心理活动,抢先占据了洮城,蜀军于是只好撤军而走。

259年,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官位与张翼想当,在镇军大将军宗预之上。当时的人说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张翼。

261年,诸葛瞻开始统领朝政,有一次廖化路过了宗预的府上,去看望他,想与宗预一起去诸葛瞻府上拜访拜访,带点水果过去啥的,交流下情感。宗预说:我们都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就等着死亡了,我们这种人啊,半条腿都迈进了棺材,为何还要相求晚辈而登门拜访呢?

因此,宗预拒绝了廖化的邀请,没有前往。

262年,姜维从狄道出发,北伐曹魏。廖化说:用兵如果不收敛一点,必将自食恶果,说的就是姜维啊!他的智谋并未超过敌人,力量比敌人还要弱小,但用兵却不知满足,这样的话怎么才能长久下去呢?《诗经》上说,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赶上了这个时候,讲的就是现在的事呀!

姜维此次出征,被邓艾击败,退军驻扎沓中。

263年,司马昭兴兵进攻蜀汉,刘禅派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维。廖化率军到了阴平,听说诸葛绪正在进攻建威,于是停了下来,静观其变。

同年,姜维被邓艾所逼,从沓中退驻阴平,与廖化合军一处,准备前往救援阳安关口,谁料,还在半路就听说了阳安关口已被攻破,钟会的额军队已经长驱直入。于是,姜维等人放弃了阴平,撤往白水,后与张翼等人也合军一处,一同退守剑阁,准备抵挡钟会。

不久之后,诸葛瞻在绵竹被邓艾攻破,力战身亡。廖化等人于是跟着姜维向东进入了巴西郡,绕道退至广汉郡,以查明虚实。令人始料未及的是,一封来自刘禅的命令彻底打乱了众人的预想,因为刘禅决定投降了,战争结束了。

于此,众人与姜维虽心有不甘,但也只得跑去涪县向钟会签订停战协议。

264年,在廖化向内迁往洛阳的途中,病逝。

襄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听说了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小时候就有两点感受,其一,蜀汉真的是人才不多啊;其二,廖化应该只是一个小丑吧,因为这句话有些讽刺的味道。

后来又看了许多的神级文章,比如有一个标题大致是:此人是诸葛亮死后唯一一个可以与司马懿抗衡的人。点进去一看,此人就是廖化,然而,襄子认为实在是吹过头了。

三国中,若是提到老寿星,廖化绝对是跑不掉的,据推测,活了八十岁左右。

如果觉得OK,记得点个“在看”哦!

END

对于廖化,您还有什么看法与想说的呢

欢迎在底部留言留下您的想法

让我们一起编撰这部《真·三国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