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户有座烈士纪念塔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纪念烈士塔,当地人都叫陈户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博兴县城东北25华里处,陈户村南,河西村北,依傍古运粮河,面南背北而立,三面环水,绿水葱茏,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这座高15米的纪念塔,距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
陈户是一个革命老区,有许多仁人志士为革命事业英勇捐躯,曾先后涌现出了王竹川、相吉林、刘万年、贾振成等一大批革命先辈。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以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文明和繁荣。纪念烈士塔,为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04年,该塔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户纪念烈士塔,是博兴县委同周边村民,为纪念在陈户战斗和冯高战斗中牺牲的烈士,于1946年自发捐款捐物修建的。该塔系青石砖结构,六面五层六角,攒尖顶式,塔内各层地板和塔梯都是原木结构,上面四层都是两面有窗,塔高15米,边长均4米,正面(即南面)自上而下有“纪念烈士塔” 五个庄严凝重的楷字。底层建拱形塔门,塔门上方书有“永垂不朽”四字。塔的左、右、后方石碑上,分别刻有冯高战斗简介、陈户战斗简介和在战斗中牺牲的220名烈士名单。塔的周围建有青砖花格围墙,高1.5米,南面建有两间守护房和一间通道。该塔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修建完成。后来,为保护纪念烈士塔,周边各村又用马车、拖拉机拉土把塔的周围加宽、压实。
我记得小时候上烈士塔玩时,塔顶之上是王竹川烈士指挥战斗的站立雕像。据说,是因为河西、河东、陈户一带的村民,在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解放军指挥员对他们说:“我是王竹川,请老乡们帮帮忙,我常年累月在塔上站着,风刮雨淋的,你们都在屋里淋不着,能不能把我换下来啊?”过了没几天,人们便把王竹川烈士的雕像移了下来,换上了红旗。当然,这也只是当地人的一种说法,至于为什么换的,还没有听到其它说法。
该塔由于坐落在三面环水的土台地基上,经过几十年的雨水冲蚀,四周积土流失严重。2009年,陈户镇文化站协同县文物管理部门,投资10余万元对其进行了石砌护坡及路面硬化。2014年7月,陈户镇为加强烈士塔的保护,更好地满足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投资330万元,启动了纪念烈士塔修缮扩建工程。该项目占地5000余平方米,包括塔身修缮保护、展厅、广场、牌坊、文化墙、道路、绿化等。目前,扩建完成的陈户革命纪念烈士塔,每年可接待爱国主义教育者近万人次。
1942年10月,日伪军为达到“蚕食”抗日根据地的目的,通过“扫荡”,在我抗日根据地内安设据点,企图长期占领。之后,日伪军在三区王集村拆民房、修据点,先后控制了三区南部的17个村庄。此后,日伪军又在周庄、阎家庄等村安设据点。博兴抗日根据地几近被“蚕食”。
为反“蚕食”,1941年到1943年,博兴抗日根据地内的军民联合起来,大挖抗日沟1500多公里。同时,博兴县委、县政府在三、六区建起了兵工厂,土法上马,制造地雷、手榴弹、火枪等武器。为沉重打击敌人,决定先拔掉敌人在王集的炮楼据点。1942年11月23日,清河军区司令员杨国夫、副政委刘其人率直属团三个营,从广北开来,配合马千里的清河区独立团,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采取设伏诱敌深入的战术,在冯家、高家、董家一带设伏击圈。这次激战,击毙日军指挥官佐藤,击伤日中队长何田,击毙日伪军30名,俘虏5人,缴获武装弹药一宗。有10多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这就是冯高战斗。
1945年5月上旬,博兴县委党政机关和部队集中在陈户一带,进行休整、训练,准备迎接新的战斗。机关干部和部队分别驻扎在河东、陈户、桥子、河西、黄金寨等村。1945年5月18日,县委、县政府在驻地陈户村召开万人大会,公开处决了汉奸高金钵、贾学恭。并决定于5月21日陈户大集之际(农历四月初十),召开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大会。
由于叛徒李玉华泄密和日本特务化装成老百姓,刺探到独立营长孙干卿奉命率一连外出作战未归、兵力不足等情报,日军组织惠民、广饶和博城日伪军5000余人,于5月21日拂晓,分三路对驻扎在陈户一带的博兴县党政机关、公安局、独立营和区中队1000多人进行合围。21日凌晨,下起了蒙蒙细雨。情报员报告,发现东南方向有敌情。正在开会的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王效禹立即命令副营长李超夫和营协理员王竹川(临淄区东古城村人),率领二、三连去堤上、贤城一带阻击敌人,以保护前来赶陈户大集的群众安全撤离。王效禹带领新兵四、五连在陈户店作为第二梯队。但前面的战斗刚打响,就在陈户店四周突然枪声四起,发现了大批日伪军,敌人对独立营实施了分割包围。在当地,每当说起那年的四月初十,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们讲,初十那天是陈户大集,天不亮就下起了小雨,来赶集的人很多。听到四周枪响后,人们就像一窝蜂样四处乱跑,八路指挥进抗日沟也不听了。有的跑进了村民的地瓜井、窖窝子,有的钻进了秫秸垛,还有的躲进了亲戚家的夹墙里。当时,大集上真是儿哭娘叫,遍地尸体,血夹着雨水流成了河,惨不忍睹啊!
当时,由于被敌人分割包围,内外消息隔绝,到了上午9点多钟,王效禹还没得到前方消息,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率领新兵连立即组织突围。这时,独立营二连、三连在贤城一带与数倍敌人展开了异常艰苦的激战。战斗中,副营长李超夫因看到部队伤亡惨重,对战斗失去信心,临阵化装潜逃。协理员王竹川命令副连长张超指挥部队突围,并迅速改变作战部署,指挥部队向陈户店靠拢。除去牺牲者外,其余同志最终在王竹川的带领下,汇集到了政委王效禹处。
汇合后,王效禹和王竹川带领党政军分两路,一边掩护干部群众转移,一边突围。王效禹率200多名战士,从东北方向突围,冲到黄金寨村与大批日伪军遭遇,经过与敌人的激战,伤亡惨重,只有王效禹等36人突出重围,脱离危险。王竹川率二、三连从陈户店东南打到西北,来回搏杀了四五个村庄。当转战到耿家村边时,遇上了敌人的骑兵,在激战中有两个排冲出了重围。这时,只剩腿部受伤的王竹川、魏明九、机枪手王英才及通讯员等五人,王英才要背着王竹川撤离。王竹川当即命令道:“别管我,机枪是咱部队的命根子,我掩护你们,快把机枪带出去。”在王竹川的掩护下,四名战士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王竹川用剩下的子弹和手榴弹击毙9名敌人后,壮烈牺牲。
纪念塔上的烈士名单中,刻有机枪手王英才的名子,他是陈户镇冯吴村人。建塔时,以为他已经牺牲,将他的名字刻在了塔上,没想到解放后他又活着回来了。原来,突围后他就跟随部队到外地作战去了。从此,王英才成了活着的烈士,直到九十年代末因病去世。
陈户战斗,也称“陈户惨案”,共击毙日伪军百余名,但造成了180多名革命战士壮烈牺牲,300多名群众惨遭杀害,100多名干部群众被抓走,被抢走大车、牲畜及其他物资不计其数的重大损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战斗中,陈户一带出现了大批抗日模范,九区妇救会副主任尹洪英冒着生命危险率领妇女救出4名负伤战士,东寨村妇救会主任吉振秀掩护1名被日伪军追赶的战士脱险,战后救治伤员,并帮助家属处理烈士遗体。
1945年,博兴抗日根据地内掀起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全县共有2800名青壮年参加八路军。妻送郎、母送子、未婚妻送未婚夫参军的事迹层出不穷,阎田村女青年尹洪英送郎参军的事迹被编成剧本在根据地内演唱。同年8月20日,渤海军区部队解放了被日军盘踞6年之久的博兴县城,博兴县领导机构从根据地迁到了县城。1958年秋,中共博兴县委在陈户村西北角召开了公审大会,就地枪决了叛徒李玉华,当时陪审的还有一个外号叫作“狗皮褥子”的女汉奸。
从此,每年的清明节,驻陈户镇的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党政机关干部、中小学师生,都络绎不绝来到纪念塔前扫墓,悼念先烈,激励后人。
陈户纪念烈士塔,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
作者:周武山,字士臣,博兴县人,曾任陈户镇委报道员、新闻干事,广播文化站站长等职。作品多次在省、市、县报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