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名谓“官庄”者甚多,其名谓来源各有所解。博兴县历史上村庄名“XX官庄”者亦甚多,传有72官庄,现村名虽还留有历史痕迹,但全称“XX官庄”者已不见其踪迹。其称谓之渊源如何?其出处何在?由此,既可以考察官庄移民建村之端绪,亦可知当时官庄所居住环境及生计。官庄,《辞海》《辞源》都有解,惟《汉语大词典》解释稍详:官府管辖的田庄。唐以后历代都有设置,但名目不一,如宋代的屯田庄、公田庄,清代的皇庄等。官庄的说法始于宋,从记载看出,其时的官庄,是行政机构名称,后延续下来成了地名。博兴“官庄”与上说是不同的,据民国二十五年(1935)《博兴县志·杂志》载:博邑全境四百馀庄,而以官庄命名者二十有二。就昔日情形揣之,当不止此(俗传为七十二官庄——原注)。庄而名官,意义所在不可以无考。盖当元明之际,群雄角逐,争城争地,杀人如麻,兵燹而后疫疠流行,死亡殆尽,土著几无人。明定鼎后,因腹地空虚,实行移民政策。洪武初,由直隶枣强迁移若干户,分配于济东、滨海各地,星罗棋布,比屋而居,久之,渐成村落。高原白壤,尽为捷足者所占,后至者遂散居低洼之处,地既卑下,生产力薄,终岁勤劳,不得一饱。官府惄焉忧之,乃派员查勘全县最洼下、最贫苦之村,轻其徭,薄其赋,名为官庄,以示区别,而寓体恤。清光绪间,黄河决口,地质丕变,昔日官庄不毛之地,一变而为膏腴之壤。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既庶且富,教化大行。斯亦否极泰来,循环往复,若有定数者也。用志其颠末如此。元末明初,因为连年的战争,和山东其他地方一样,博兴境内人口急剧减少,甚至出现了“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的凄惨景象。人口的减少,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因此,明朝初年,朱元璋为了恢复经济,决定从山西、河北等地移民到山东、安徽、江苏等人口稀少的地区。明初,来博兴县境内的移民有先有后,先来者占据了地势高、土壤较好、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后来的,只好在易涝易碱等自然条件差的低洼地方落户生根。此地的百姓生活自然要苦得多,根本就无法足额完成官府的赋役。后来,官府经过实地勘查,便对这些村子予以减免赋税劳役,并将这些村子冠以“官庄”,以区别其它的村庄。因此,这样的一些村庄,便在“官庄”二字之前加上了姓氏之后形成了村名。此后,一些冠以“官庄”的村名便逐渐地保留下来了。此为一说。然实际情况并非全如上说,博兴小清河北多数官庄符合此说。另有见之于境内大量族谱的其他说法:“迁此建村,经官方批准开荒种地,轻其徭,薄其赋,故名官庄。”迁徙时间则早由西汉初(伏田村《田氏族谱》)晚至清康熙年间(董杨村《杨氏族谱》)不等,此为少者。也有:北宋末年,董姓迁此建村,因董荩臣任北宋武职探花郎水路大将军,故名董官庄(董官村《董氏族谱》);明洪武元年(1368),王东光奉旨由河北枣强县迁此建村,因王曾任山西大同府应州吏,故名官庄(官王村《王氏族谱》),此为更少者。还有:“因一县官路过此地,夜宿身亡,故名官庄”(高二青村《高氏族谱》);另,纪魏村:刘姓于清顺治二年(1645)早迁入,后因遭水患,县官亲临视察,为作纪念,更名为刘万通官庄(纪魏村《刘氏族谱》);魏姓于清康熙十六年(1677)晚迁入,清光绪元年(1875),因其后生魏大儒考取附贡,遂更名魏家官庄(纪魏村《魏氏族谱》,此则为更更少者。据大多数族谱记载来看,明初由山西洪洞迁徙至小清河南而早来者为多,大无“官庄”之村名,可谓:“高原白壤,尽为捷足者所占。”曹王镇的几个官庄,多因“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故名“官庄”。稍后再来者,由河北枣强迁徙至小清河北为多,“遂散居低洼之处,地既卑下,生产力薄,终岁勤劳,不得一饱。”以至于官府将“最洼下、最贫苦之村,轻其徭,薄其赋,名为官庄,以示区别,而寓体恤。”官庄赋役虽与其他村庄有所区别,相信那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如吕艺镇高阜村,当年经官府批准开荒种地,名大宝官庄,因土地低洼瘠薄,十年九歉,民不聊生,而官府却有“不济大宝”之说。清光绪八年(1882),该村庠生崔兰亭等呈文官府云:“名曰大宝何其苦也……”由此可知,“官庄”实为“贫困村”之代名词而已。上文已厘清官庄称谓之不同由来,笔者以为《博兴县志》所记乃大多数官庄实况。旧时博兴“俗传为七十二官庄”,今已多不可考。1936年“以官庄命名者二十有二”。1956年至1968年,现境内以“官庄”命名者有7个:至今以“官庄”为村名者,仅乔庄镇的官庄尚存在,可以说“官庄”在博兴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时今博兴县有442个自然村,448个行政村。据笔者不完全查考,历史上名“XX官庄”者有29个村庄:陈户镇8个:赵家、赤官、西王、官王、聚合、纪魏、高官、张官;庞家镇6个:高二青、安家、兴马、太平、大宁、小宁;博兴地势南北高,中间洼。综上可知,除曹王、店子共6个官庄是在小清河南外,其它都在黄河南、小清河北低洼之处,现今尚有“董杨洼”、“太平洼”、“龙河洼”等地名称谓者。如庞家镇“太平洼”就散居有兴马、太平、大宁、小宁等曾为官庄的村落。由以上官庄的分布,可以看出县志所记不虚,实际情况也对文献给予了印证。至于沿黄河的乔庄镇、纯化镇等村庄,因当时多隶属蒲台县,不在博兴管辖之内,所以无恤无记。笔者查阅滨州市其它县区的志书,据不完全统计,名官庄者甚少:惠民、阳信无记载,滨城2个(隶属今小营镇,原博兴地),沾化2个,无棣4个(因官职或官军屯此),邹平5个。翻阅案头的其它志书,发现高青与博兴相邻的乡镇(原高苑县地,明代属青州府)有12个;倒是《临朐县志》记载颇详,临朐(明代属青州府)历史上名官庄者有22个,多因“土地瘠薄,豁免田赋,故名。”现今尚有16个。现滨州市大多数区县,明代时多隶属武定府,邹平隶属济南府,惟博兴隶属青州府。由此,可揣知“官庄”或是明代青州府辖区内的一时“德政”?官庄之名起始,可能此乃琐事,所以史无明确记载。明宪宗(1645—1487)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其后庄田遍郡县。世宗(1522—1566)初,帝命核先年顷亩数以闻,改称官地,不复名“皇庄”。移民垦荒耕种官田,在时间上有早晚,所居村庄因而被名为“官庄”者,也就有先后。“至宣德(1426—1435)间,垦荒田永不起科及洼下斥卤无粮者,皆核入赋额。”由此可知,官庄真正的轻其徭、薄其赋是在宣德年间。崇祯七年(1634),“兵部郎张若麒请收兵残遗产为官庄,分上、中、下,亩纳租八斗至二三斗有差。”此为“官庄”名称初见于《明史》,此时,距明朝灭亡已时日不多矣。明末清初,荒田甚多,清初对垦荒采取了积极措施。据孟昭华《中国灾荒史记》载,清世祖顺治皇帝 (1638—1661)“曾谕山东无主荒田,每五里设一官庄,移他处贫民往垦,借给农本,三年分还。康熙时把垦荒起种的年限宽展至六年甚至十年,并且规定所垦的土地由官府‘给以印信,永准为业’。”由此,似可知“官庄”之名大行于世,当在清初为是。自明初至清光绪年间,官庄的百姓一直苦熬了500多年。据1993年版《博兴县志·大事记》记载,自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于大清河入海后,“河堤失修,黄水漫溢,年年为害,咸丰七年(1857)为最,造成大荒年。民以麦穣、屋檐草为食。”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月“黄河由韩家口(今属小营镇)决口,博兴境内沿小清河南北 30公里,田禾均被淹没,水势之大,百年少有。”至于“洎清光绪间,黄河决口,地质丕变,昔日官庄不毛之地,一变而为膏腴之埌”一说,百姓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可想而知,先被黄河水所淹没者,就是所居低洼之处“官庄”的百姓和田地、村落。正如《清通鉴》中清光绪二十四年黄河决口后,时任户部侍郎溥良奉旨查勘山东赈务给朝廷的奏报所记:“黄河以南尤重,水深四五尺以至丈馀受灾之地长、广自十馀里至七八十里。禾稼皆漂没一空,庐舍坍塌殆尽,其民淹毙、疫毙、饿毙者所在多有。其幸而未毙者,则自秋徂冬,绵历数月,大都先淘柳叶以杂糠核而食,继采麦苗屑棉子以杂糠核而食。父老每一言及,辄为泪下。此等苦状,以齐东、高苑、博兴为多。”上列文献,用铁一般的史实,印证了当时“官庄”百姓是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感谢周新永先生提供刘官、郑官村碑摄影,部分图片来自《长汀论坛》《中国摄影网》等)
作者:张基地,山东淄博博山人。滨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研究员,2009年被山东省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基地、滨州学院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特聘为研究员。主编《博兴文史资料》第4至8辑、主编《博兴年鉴》及其他地情资料。多年来发表研究性文章多篇,2008年,参与编纂《博兴县志(1986—2007)》,任副主编,2010年,参与编纂《滨州区域文化通览·博兴卷》,任学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