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历史人物8:文化人是怎么幽默的——石动筒
大家好,我是王公侯,这是“有趣历史人物”的第8篇文章。
还是继续说古代喜剧演员“俳优”们的搞笑段子。
今天聊下“石动筒”,也有记载是石董桶,有记石动甬(草字头下是甬)。
石动筒是北齐人,是北齐皇帝高欢(追封的皇帝)最喜欢的御用戏子,为人滑稽诙谐,善于插诨打科。
同时他也是个有文化的戏子,对儒释道的经典都比较熟悉,所以他的幽默多了点内涵。
我们现在流行什么大话XX经典,歪解XX经典,其实古时候早就有了,石动筒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1更做一个
有一天,高欢和几个亲近的大臣闲扯蛋。高欢说:“我给你们出个谜语,你们一起猜猜,谜语'卒律葛答’。”
卒律葛答是突厥语,翻译成汉语意思是“前火”和“食并”。
其他人都没猜中,石动筒说是“煎饼”,高欢说猜对了,很棒,我的大拇指为你勃起。
高欢又让大臣也出个谜语,他来猜。别人还在想谜语呢,石动筒又说:“卒律葛答”。
高欢没猜出来,就问谜底是什么?石动筒说是煎饼。
高欢说我刚才都说过了,你怎么又说一遍。
石动筒笑嘻嘻的说:“我趁你的煎饼锅还热, 就跟着再做了一个。”高欢大笑。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2胜他一倍
高欢经常让大臣读《文选》给他听,他称赞郭璞的《游仙诗》写得很好,其他大臣跟着附和说确实写的太好了。
石动筒说:“这诗有什么好的,要是我作诗,胜过他一倍”。
高欢有点不爽,沉默了一会说:“你算哪根毛,还胜过他一倍,侮辱我偶像,你这是犯了死罪。”
石动筒说:“皇上让我做一首诗,如果不能胜过郭璞一倍,我心甘情愿被处死。”
高欢同意了,说那你做吧,别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石动筒说:“郭璞 《游仙诗》写道'青溪千余仞, 中有一道士。’那我就写'青溪二千仞, 中有二道士。'不是胜他一倍吗?”。高祖大笑,直接就是好家伙。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3要头无用
这个故事记录缺失严重,只能说个大概意思。也是出自《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大概意思是,石动筒和皇帝高洋说:“我做了个奇怪的梦,你得宽恕我的死罪,我才能说给你听。”
高洋同意了,石动筒说:“我昨天做梦,跟皇上XXXXX落在蜜罐子里,后面跟随皇上走,又落在一个厕所里,出来后XXXX,用舌头舔它”。
这段缺失太多,看了稀里糊涂的,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高洋大怒说:“看来你不懂得生命的可贵”,下令要处死石动筒。
石动筒求情再说一句话,就死而无憾了,高洋同意了
石动筒又贱嗖嗖的说:“陛下,你要我的头,其实没啥用,可我没有了脑袋就完蛋了。”
高洋大笑,于是就放过了他。
这个高洋是高欢次子,是北齐开国皇帝,是“变态”界的代表人物。论残忍和暴力,恐怖分子也要甘拜下风。
石动筒虽然一时口误,但没有被命运遏制住喉咙,而是靠自己的机智,遏制住了命运的喉咙,当然,也可能是他运气好。
4动筒剥衣
高欢的姐夫叫尉景,这个人比较贪财,高欢也经常责备他。
尉景在当冀州刺史的时候,大量受贿,有一次征召民夫打猎,害死了三百多人。
有一次厍狄干跟高欢聊天,厍狄干请求当御史中尉,高欢好奇就问:“你为什么要降级当这个小官呢?”厍狄干说是因为想抓住尉景。
高欢明白了,哈哈大笑,就把石动筒叫过来说:“你去好好戏弄下尉景,让他知道社会险恶。”
等尉景进来,石动筒扑过去就脱他的衣服,尉景懵逼,就生气说:“你要怎样”。
石动筒理直气壮的说:“怎么,想打我啊。你能剥削老百姓,我为什么不能剥你的衣服。”
高欢哈哈大笑,也告诫尉景说:“以后不要再贪心了!”
这个尉景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他被这么戏弄,不仅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喝饮料。
他毫不客气的和高欢说:“赚钱嘛,不磕碜。再说了,跟你比,我算什么,我只是从老百姓身边取一些,你却是从天子那边夺取天下。”高欢老脸一红,笑而不答。
高欢当时还不是皇帝,是像曹操一样的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加上他是被姐姐和姐夫尉景抚养长大的,也不好再说尉景什么了。
《北齐书 尉景传》
5世尊骑牛
战乱年代,人们不知道哪天就死了,所以人们对宗教的需求度就高。反正这辈子是活不好了,只能期待死后上天堂,后者轮回下辈子过得好点。
高欢也比较喜欢佛教,经常请法师开坛讲座,当时僧尼的人数接近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
某次大斋日,高欢请大德法师讲佛法,并且回答僧人和俗人对佛法的问题。石动筒最后也去提问说:请问大师一个小问题,佛的坐骑是什么?
大师回道:“或坐干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石动筒说:“法师你这不行啊,连佛祖骑什么都不知道。”
法师问: “你还懂佛学?你知道佛骑什么?”
石动筒说:“多新鲜呢!难道我学过如来神掌也要说给你听吗。跟你说吧,佛骑牛。”
其他人听了稀里糊涂的,只听说过道教祖师老子骑牛出函谷关,没听说过佛也骑牛。法师就问:“你怎么知道佛骑牛呢?”
石动筒:“经书上说'世尊甚奇特’,难道不是佛骑牛吗?”旁人大笑。
(“世尊”是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奇”与”骑” 谐音。“特”古时解释“牛”的意思。)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6佛是日儿
又有一次大斋日,有德高望重的大法师在讲经论道,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法师都能一一解答。
石动筒又来调皮了,问法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法师回答:“是佛生日”
石动筒贱嗖嗖的说:“哦,原来日是佛生的儿子”
法师有点不爽,但又得保持得道高僧的基本修养,就改口说:“今日佛生。”
石动筒做恍然大悟状说:“哦哦,佛是日的儿子啊!”旁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法师看石动筒一点都不尊重佛祖,也很无奈,也只能内心感慨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7天子何姓
石动筒除了调侃佛教,也喜欢调侃儒家。
有次高欢集合儒生搞辩论,石动筒问儒生们一个问题:“请问,天姓什么?”
有个博士(精通儒家某些经典的儒生称呼)回答:“天姓高。”
石动筒说:“天子姓高,天也就姓高,这说法太老套了。不过是效仿三国秦宓,没点创意。其实儒家经典就说了天姓什么,你们可以引用啊。”
博士们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哪篇经典有说这个,就问:“是哪部经典说的?,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
石动筒说:“凭你的智慧,我唬得了你吗?孝经里面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很明显,天就姓'也’”。高欢听了又是大笑。
效仿三国秦宓说的是,张温问秦密。
张温问:“天有姓吗?”秦宓说:“有姓。”
张温问:“姓什么?”秦宓说:“姓刘。”
张温问:“您怎么知道?”秦宓回答说:“当今天子姓刘,因此而知道天姓刘。
《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8圣人子弟
有一次石动筒跑到国子监,听博士讲经学。博士讲到:“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
石动筒问:“达者七十二人,不知道其中几人已着冠?几人未着冠?”(古代汉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博士一下子被问懵逼了,老老实实回答说:“没看过经书有这方面的记载。”
石动筒说:“好歹你也是博士,读书要动脑筋啊,我跟你说,着冠的有30人,没着冠的有42人。”
博士问:“你的根据是哪本经书?”
石动筒说:“《论语》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加一块,刚好七十二人”
其他人听的哈哈大笑,博士看他又歪解经典,也只能无奈说:“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
有次有人问:“孔子三千弟子,后来结果怎么样。”
石动筒脑子反应快,他说:“一开始学文,后来都学武了。”
其他人目瞪口呆,问他哪本书记载的。
石动筒又说:“你没听说过吗?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
《启颜录》《解人颐第十八辑:博雅集》
石动筒因为排忧身份卑微,所以史书不可能过多记载他,也就只能出现在《太平广记·诙谐篇》《启颜录》这类段子书里了。
从这些段子里也能看出,这个人确实有意思,还有种贱嗖嗖的感觉。搁现在应该会受年轻人欢迎。搁在当时儒释道三家信徒中,不知道多少人想请他住ICU。
石动筒熟读儒释道经典,所以开的玩笑,也都得是文化人才能懂的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聊幽默搞笑,就会说要多看书,要不然,人家笑的什么点你都不知道。
还是那句话,一个人是不是幽默,看他有没有掌握“幽默技巧”,倒不一定非要多有文化。
很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也很搞笑,就是因为人家熟练了几个笑话技巧。
很多文化水平很高的人,可能文采很好,赚钱很多,见识很广,能力很强,但他不一定搞笑,还有可能很严肃,甚至是书呆子,这也很正常吧。
当然了,如果文化水平高的人,也掌握了“幽默技巧”,肯定比文化水平低的人更厉害,所以先后主次要分清楚。别整天一上来就是提高内涵,搞的好像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了一样。
我是王公侯,我会经常分享幽默方法,搞笑历史人和事。
点个赞、关个注、下次更新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