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代科举到现代高考

高考,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
小朋友的一切学习和补习,都是为了高考;
家长的努力奋斗和学区房,都是为了高考;
高考过后多少年,梦里想的,还是高考。
考得好的偷着乐,再把下一代仔细培养;考得一般的偷着难过,再摩拳擦掌寄希望于下一代。
高考,决定了大学的层次,进而决定未来的朋友圈,未来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也决定学生的未来。
高考是个魔镜,折射出各种诉求。
理想主义者,希望教育能教化学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科学素养,思想素养;
现实主义者,希望孩子能上个大学,有美好前程,至少比自己现在得强一点才行;
房地产从业者,希望学区房能带动房价,从而赚取利润;
顶层设计者,希望能普及教育,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
国家太大,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家太大,各个省份大学分布也严重不平衡。
学校多的地方,985,211可达数十所;学校少的地方,211仅有半所。
高考如此重要,那历史上我朝又是怎么选拔人才的呢?都考什么内容?升学率如何呢?如何平衡地区的差别?
  • 隋唐之前
隋唐之前,比如春秋战国、秦汉魏晋之时,人才选拔靠的是“举荐”制度。
如果您熟悉秦汉的典籍,会经常看到某某“举孝廉”为郎,为校尉等等。人才的选拔,除了“四世三公”的袁绍一门,普通人的出头,基本只能靠推荐。所以有个好名声很重要。
才能优秀如曹操、诸葛亮者,也是如此。如果没人推荐,很难得到重用。
如果没有水镜先生和徐庶的推荐,诸葛亮只能一辈子“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了,三国演义该是多么无聊和乏味。
举荐制度,本质上和士族世袭制度是一体的。因为士族掌握了话语权,普通人即便有才能,也难以为人所知。隋唐之前,隐居盛行(比如竹林七贤),也许也有几分不得已。
  • 隋唐
隋文帝杨坚很了不起,深刻地理解了举荐制度的弊端。所以创建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这样就克服了举荐制度过于重视名声,士族世袭过于重视门第的弊病,开时代之先,奠定了后世1500多年的人才选拔制度的基础。
仅从这一点,隋文帝就足以入选最有作为的几个皇帝之列,并不亚于宋祖唐宗多少。
唐代虽然有科举,但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基本成了世袭,皇帝选拔的人才也难以派到地方任职,科举的威力也大打折扣。
唐朝的结束,也是源于落第的黄巢。上升之路不畅,于是乎“满城尽带黄金甲”,敲响了大唐覆灭的丧钟。
  • 宋元
宋太祖赵匡胤汲取五代残唐的教训,体会过地方节度使割据的弊病,于是乎“杯酒释兵权”,开始重文轻武,加强朝廷的集权。
有宋一代,文治是最好的,虽然武功比较差,打仗不行。
宋代对大臣还是很宽松的,很少诛杀大臣(岳飞也许是唯一的例外?),皇帝的文学修养也很高,宋徽宗和宋高宗的文学修养,在历代皇帝里面也是数得着的。
宋代最伟大的文人苏轼,也是进士出身,但并不是状元。
宋代的疆域,仅仅限于中原和南方,南北各地的发展还算均衡,地域的差异还不明显。
元代基本是文化的断层时期,所幸持续时间较短。
  • 明清
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微末,曾经在皇觉寺出家为僧。但他天生才能,加上几分运气,终于扫平陈友谅、方国珍、张士诚,进而北伐恢复了汉人江山,是一代英主。
朱元璋对大臣就没有宋太祖那么客气了,诸多宰相(李善长,胡惟庸)、名将(蓝玉)都难以善终。
明太祖也对科举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刘基一道制定了以四书五经为命题范围,以八股文为范式的科举制度。从此科举制度进入成熟期,也进入僵化期。
缩小出题教材的范围,短期对考生来说是好事,有利于备考。但明太祖的本意,还是为了控制儒生们的思想,将八股时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以至于诗词都成了末流,成了不务正业,书法也流行馆阁体,没有了什么个性。简而言之,自上而下,都已应试为主。
  • 明代科举的三级制
明代科举三年举行一次,各省的考试称之为“乡试”,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的第二年,举人们去京师考试,称之为“会试”,考中者第一名为“会元”。
会试通过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叫“廷试”。
殿试通过分为三甲:
一甲只有人:状元、榜眼、探花,统称为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统称为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统称为赐同进士出身。
  • 乡试和会试的名额之争
明代疆域扩大很多,屡经战乱之后,各地的发展从文化到经济更加不平衡。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时代,只有有钱人的子弟,才能接受教育。普通农民子弟,成天忙于生计,去哪里读书?经济的不平衡,反映到科举上,就非常明显。
乡试取士的名额,是按照各省分别配给的。比如正统年间,南直隶(江苏)和北直隶(今北京、天津、河北)都是100人;江西65人,其他省递减,云南最少为20人。到了天启年间,南北直隶增加到130多人,但其他省也保持在100人以下。
综合来看,会试其实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者基本都成为进士。进士们基本在同一个平台上了,基本走上了人生巅峰的起点。所以有明一代,围绕者会试取士的名额,展开了连绵不绝的争斗。
明初时,会试取士名额较少,也不分南北。
洪武丁丑年,考官刘三吾、百信蹈取了宋琮等52人,都是南方人。三月殿试时,明太祖见所取的都是南士,大为震怒。百信蹈、张信、陈安(新科状元)还因此丧命。后来六月再次殿试,取北方人韩克中为殿试第一。
然而洪武和永乐年间,会试时还是没有南北分别取士。
到了洪熙元年,仁宗让杨士奇定南北的名额,南人16,北人14。
宣德、正统年间,会试分为南、北、中三个卷子。三个的比例大约是南方55%,北方35%,中为10%。南卷为应天、苏州、松江、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北卷为顺天、山东、山西、河南、陕西;中卷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凤阳府、庐州府、滁州、徐州、和州等地。这个比例和区域的划分,奠定了整个明代中后期的科举格局。
成化时,万安和礼部尚书周洪谟都是四川人,将中卷增加了四人,南北两卷各减两人。
弘治二年,南北中三卷的名额又恢复为旧制。
正德三年,陕西人刘瑾独揽大权,增加了陕西的乡试取士名额,又把南北中三卷改为南北两卷,各取150人。等到刘瑾权势消退,又恢复为南北中三卷,名额也恢复了。
从后世权臣的作为来看,其实朱元璋对会试取为南方人而震怒,是合乎逻辑的。皇帝最怕的就是大臣结党营私。主考官取的士子都是老乡故旧,那还了得?
另外,取士也关乎各个省份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并不仅仅是看看卷子的思想和文采这么简单。
  • 一点思考
国内牛校的招生名额,大家看看是不是有会试名额的影子呢?
现代的教育体系,是参照西方的体系建立的。但家长的心态,无疑还是有很强的科举时代的痕迹。
现代信息发达,各种教辅资料,各种网上辅导应有尽有,无所不包。家长的文化素质,比起二十年前,也提高很多,对孩子的期望和支持也提高到不能再提高的地步。反映到高考上,就是考生的成绩,和经济发展水平出现了差别。
国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以负担得起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所以,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比如河南、河北、湖南、湖北,考生的成绩很不错,大家可以在网上看到各种数据对比,在这就不列举了。
而经济发达地区,有先发优势,父母学历高,投入也大,孩子左手素质,右手应试,也是很辛苦。
经济的发展,基本和大学的分布是相当的,经济发达地区,大学多,好大学也多。
大学资源的配置,招生名额的配置,是一门综合了经济、文化、技术、历史、人文、博弈的高深的学问。
希望大家可以平心静气的讨论这门学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