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大图鉴⑮·蛋金
突然发现,一晃这个系列都快2年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当初挖这个坑的时候,没想到能画这么久,哈哈哈哈,觉得怎么也就最多1年就能完结的,看来我是高估我自己现在的画画速度了。不过说起来,随着蛋种金鱼的开篇,这个系列也将要走向完结了。接下来,应该还会有水泡、虎头、兰寿三期内容。
好啦!闲话就说这些,开始今天的内容~~
随着草种、文种、龙种、龙背之后,今天开始,咱们来聊一聊金鱼大家族的最后一个族群——蛋种金鱼!没错,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所谓蛋种,就是指没有背鳍的金鱼的统称,甚至我们上一期提到的龙背种,在一些分类标准中,也将其直接划到了蛋种家族。比如民俗学家金受申先生就曾提到:“凡无背鳍的都算蛋鱼。”其中,最原始的成员当属蛋种金鱼中没有头瘤,且尾鳍短小的蛋金,或者叫蛋鱼、鸭蛋鱼。
关于蛋金的起源,相关记载如今已比较模糊。但最晚,不超过明万历二十四年。
因为,在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民俗学家张谦德出版的《朱砂鱼谱》中就曾提分别提到两种花色名为金管和银管的金鱼。那么这种鱼是什么呢?在1848年(清道光二十八年)出版的《金鱼图谱》中我们可以得到答案。作者句曲山农在文种阐述道:“脊之别有金管、银管,凡有管者脊如虾无鬐”。鬐字通“鳍”。而这个管,有人认为是斑纹,但我觉得应该是指这种金鱼背部最顶端,从头到尾贯通全身映射出的反光,因为没有背鳍遮挡,所以背上看着像是有条正在发光的长管一样。而这种金鱼,指的正是蛋种金鱼。
《金鱼图谱》中对蛋种金鱼的描述
由此可知,金鱼从文种进化到蛋种,与从文种进化到龙种的时间线上(详见第11期龙睛),两者似乎是相互平行的。那么这就有意思了,也难怪一些专家坚持要把龙背类金鱼单独列为一类,似乎也是比较符合时间发展规律。用图来表示的话应该就是这样:
时间线既然咱们确定好了,那么“蛋种”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我也查了一些资料,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就是,此叫法系方言,源自明末清初福建泉州一带讲闽南语的饲育家之口。因为闽南语中“蛋”读作“卵”,所以最初其实是叫做“卵种”。而这个称呼在日本地区同样得到了认可和发扬。
早在1502年(日本文龟2年)左右,日本鱼商就开始从中国的福建泉州一带引进金鱼到关西大阪一带。中日间的贸易一直不断。起初,在日本这种没有背鳍的金鱼被称为丸子。没错,就是这么又形象又没啥文化的土名字……但后来慢慢的,随着这种鱼在当地的不断流行和发展,以及福建与日本频繁的金鱼贸易,这个名字逐渐变成了“卵虫”,有学者认为这正是闽南语“卵种”的音译。最早提出这一名词的日文文献,是江户中期的金鱼饲育家安達喜之的《金鱼玩养草》一书中。此书著于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对后来日本金鱼的饲养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基本就是当时人手一本的金鱼饲养秘籍。而后来,随着日本蛋种金鱼的发展,当地饲育家觉得“卵”这个字不太美观,所以后来又演变成了同谐音的“兰”字,没错!后来就诞生了兰寿这个词。当然,那是后话了。
关于蛋金的起源就讲这么多,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著名品种:
先从中国的开始!
蛋金,最原始的蛋种金鱼,在中国古代称之为管者,传到日本被称为丸子,后改名卵虫,指的就是它啦。讲究以无背鳍,短尾者为佳。
丹凤,又称蛋凤,可以说是蛋金的升级版,突破传统束缚,从短尾演变为长尾,从而弥补蛋金无头瘤的缺憾之美,反而走向了一种更为文艺清新的路线。此种金鱼的诞生,印证了每个时代人们对美的欣赏是有变化,是有不同的。丹凤奇缘比较晚,大约在1965年左右才培育而成。但因为其优雅的身形和长长的尾鳍,深得如今养鱼爱好者们的清新,所以也培育出了五花八门的颜色。不过最受追捧的还是以单色系的紫丹凤和青丹凤为主。
蛋球,顾名思义,正是蛋金×绒球,由此产生出了这种没有背鳍的绒球。在日本,这种鱼被称为花房。1950年,杭州金鱼饲养场在沪、杭一带搜集到了一些新品种,其中就包括蛋球。与丹凤一样,蛋球也属于非头瘤蛋种金鱼中的爆款,并且培育出的色系十分丰富。但与丹凤不同的是,蛋球讲究以彩色为主流,双色、三色、甚至五花的品种更受欢迎。如果说丹凤是一副泼墨山水画,那么蛋球就应该是一副印象派的油画。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丹凤球,此种金鱼是近些年来的新型品种,是由丹凤×蛋球培育而来的,没错!就是上边刚刚提到的那两种金鱼,分别是它的爹和妈。培育这种金鱼的目的主要是想结合此两种金鱼的优点。依我来看,效果应该还是不错的。不过目前该品种还在发展阶段,仅在南京、淮南、福州一带有小规模培育。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更多鱼友们的福利吧。
说完本土品种,我们再来聊几个比较知名的日本蛋金品种。
津轻锦,这是一个曾经风靡日本,但后来惨遭灭绝,之后又再度得到复原的品种。最初日本传统睡魔祭灯笼节中的金鱼灯笼,采用的就是这种金鱼。因为最初是由生活在江户中期津轻(如今青森县)一带的武士培育而来,由此得名。虽然这种鱼看着有点儿像咱们的丹凤,但还是有些区别,比如背型,还有尾鳍形状等等。据说此种金鱼最初是用丸子和和藤内(和金与琉金杂交的长尾型和金)杂交培育而成的。但后来丸子在日本也灭绝了。因为实际后来复原这一品种时,则采用了兰寿×东锦的方式。基本就是复原个大概其吧,有时候还不经意会产生带头瘤的个体,在日本被称为“弘锦”。所以说,有些种类的金鱼,消失了,想要重新复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秋锦,与津轻锦一样,也是曾经惨遭灭绝后又复原的品种。改品种起源于1880年。饲育家正是大大有名的秋山吉五郎父子。之前我也聊过,这爷俩同名同姓,培育过如朱文锦、金兰子(长身形蛋金,不过也灭绝了)、江户锦,秋翠锦鲤等知名品种。秋锦采用的是兰寿×荷兰狮子头的方式培育而成,起初目的是希望得到日本的无背鳍型狮子头(那不就是虎头么)。好在这种金鱼的母本并没灭绝,所以复原难度比津轻锦要容易一些。但此种金鱼抗病性弱,且需要长到3年以上才开始发色(甚至有些个体终身都不发色,始终呈鲫鱼本色,这种秋锦在日本被称为银秋锦)。所以一直没有能够成为大众普及的品种。
南京,听这个名字以为是中国品种呢,但其实它与中国城市南京没啥关系。这种鱼的全称叫出云南京,因为最初产自日本出云(本州岛北部)的南边,由此得名。但后来在日本松江地区(本州岛西部)也有养殖,所以慢慢就简化成了南京。这个“京”字是金鱼的“金”字的谐音,与城市并没关系。南京这一品种在日本已经有了近200年的历史,虽然在咱们国内知名度并不高,但在日本,是为数不多能够与兰寿、地金、土佐金相齐名的品种之一。与其他种类金鱼不同的是,南京只讲究红白两色,并且以白色越多越美,这在其他任何品种的金鱼中都是很少见的评分标准。
大阪兰寿,可能有些朋友不太了解,觉得这不就是上边那个蛋球么。怎么说呢,这又是个悲伤的故事。因为原本的大阪兰寿也灭绝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复原版,确实是有绒球的基因存在,确切的说是用了兰寿×绒球×南京×土佐金……但正如我之前说的,复原灭绝品种,只是复原个大概其。但文献中记载,最初的大阪兰寿虽然是绒球型蛋种金鱼,但和后来我们熟知的绒球金鱼本身没有太大关系。前文中我也提到了,兰寿起源于从福州引进的蛋金(卵虫),传到大阪地区就发展成了大阪兰寿。没错!大阪兰寿其实才是最初的兰寿,正是这种没有头瘤,但却长着一对可爱鼻膜的金鱼品种。我们如今已经无法想象它曾经在日本有多辉煌,早在1862年,大阪兰寿就有了其自己专属的比赛,并且采用相扑选手一样的评选等级制度。但后来随着关东兰寿(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带头瘤的兰寿金鱼)兴起,以及鼻膜更发达的花房(绒球金鱼)的引进,这一品种慢慢就显得门庭冷落了。直到如今,不少日本饲育家对于大阪兰寿的复活计划依然持否定态度,甚至有些关于日本金鱼饲养的书中,直接把大阪兰寿归为花房一类。对此,小伙伴们你们怎么看呢?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此为止,最后惯例是大合照奉上~~~
侧视
俯视
好啦!就聊这么多!咱们下期见!下期咱们聊聊水泡吧~~虎头和兰寿最后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