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浜路35弄景云里

横浜路东起东横浜路,西至青云路。长626米,民国4年(1915年)筑,因俞泾浦流经此地段习称横浜,故名。沿路为住宅。东横浜路南起海伦西路,北至多伦路。长423米,民国20年(1931年)筑,因在横浜路东,故名。沿路为住宅。

横浜路35弄景云里,上世纪初期建造,砖木结构石库门,坐北朝南的三排三层的石库门楼房群。弄口入口有挂“历史遗址纪念地”牌子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 面积
横浜路35弄 景云里  石库门里弄  1925年  砖木三层 32幢  2400平方米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9936190000053景云里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这一条与多伦路相通的小弄堂,确实不起眼,即使在石库门建筑中也不属于高档次的,但就是这条小弄堂,曾被誉为“上海第一里”。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鲁迅、陈望道、茅盾、叶圣陶、冯雪峰、柔石、周作人等一大批文化人就在这附近相邻而居,从事创作、编刊等文学活动。在景云里这个方寸之地,鲁迅创作了大量的杂文;茅盾写出了一时令洛阳纸贵,满城争读的《蚀》三部曲;叶圣陶创作了他的扛鼎之作《倪焕之》;柔石写成了《二月》……一时间景云里成了进步文学的发祥地,万众瞩目精神家园。

横浜路景云里4号《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陈望道等人1928.9开设的大江书铺旧址

1928年9月陈望道与汪馥泉主办的大江书铺正式开业。书店开业后,即以出版进步书刊,宣传马克思主义著作,介绍先进的科学的文艺理论为特点,在上海书界,成为推动当时左翼文艺运动的一个重要据点。当年许多著名作家的优秀文艺作品大都是在大江书铺出版发行。由于出版物被查禁,造成亏本,再加上经营不善,1933年停业,其财产与存书盘给开明书店。

陈望道(1891.1~1977.10),浙江义乌人。著名学者、教育家。主要从事进步语文运动和语文科学的教学研究,建立了中国修辞学的科学体系,对哲学、伦理学、文艺理论、美学等造诣较深。1915年起赴日本留学,先后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中央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法律等,获中央大学法学学士。1920年应陈独秀邀请返回中国,成为《共产党宣言》的首位中译者。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923年后陆续在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广西大学等任教,1927年曾任教于极其短命的国立武昌中山大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复旦大学首任校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常务委员。


横浜路景云里10号周建人旧居

周建人(1888—1984年)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1920年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早年从事生物学的研究。1921年担任商务印书馆编辑,《东方杂志》、《妇女杂志》、《自然》杂志编辑、撰稿人。1923年任上海大学、安徽大学教授。大革命失败后,曾为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人的交往担任通信联络及掩护工作。1932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后任生活书店、新知书店编辑。1945年与马叙伦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任中央理事。1946年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成立,当选为理事。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参加筹备并出席全国政协会议首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浙江省副省长、省长,民进第三至五届中央副主席和第六、七届中央主席,民盟第三届中央常委。为第一、二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第九至十一届中央委员。1984年7月29日病逝于北京。著有《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生物进化浅说》,译有达尔文《物种起源》。

横浜路景云里11号(前门)茅盾、冯雪峰、叶圣陶旧居

叶圣陶1927年5月迁来景云里11号主编《小说月报》并写下《倪焕之》,编了整整24期的《小说月报》,发现扶掖了大批文学新人,日后这些文学新人都成了著名作家。巴金的小说《灭亡》、丁玲的处女作《梦珂》,成名作《莎菲女士日记》、戴望舒的《雨巷》、施蛰存的小说《绢子姑娘》、沈从文、朱自清、王统照、鲁彦等都是经叶圣陶之手,先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而风靡全国的。

茅盾1927年因躲避通缉,秘密住进景云里11号。他足不出户,蛰居10个多月,在苦闷和彷徨中创作了《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个中篇。在这里他开始用茅盾作自己的笔名。

冯雪峰1929年2月迁居景云里11号茅盾3楼家中,与鲁迅过从密切。


横浜路景云里11号(后门)茅盾,冯雪峰,叶圣陶旧居

叶圣陶(1894—1988年),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他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委员、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于1988年2月16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1927年5月—1932年,叶圣陶居住于此。

茅盾(1896.7.4一1981.3.27)生于浙江桐乡。1916年北大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文艺。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1928)、《追求》(1928)合为总名《蚀》的三部曲,引起强烈的反响。茅盾的笔名是叶圣陶帮助定夺的。中篇小说《虹》发表于1930年,1933年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1948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并筹备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文联主席、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建国后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当选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历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和第四、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冯雪峰(1903.6.2-1976.1.31),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1925年到北大旁听日语,曾多次聆听鲁迅讲话。1926年开始翻译文学作品及文艺理论专著。1927年加入共产党,1928年初来到上海,住在景云里11号。

1928年12月经柔石介绍与鲁迅交往,成为鲁迅后期战斗生活中的忠实学生和亲密战友,成为1930~1933年党与鲁迅之间坚实的联系者。1929年参加筹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先后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长等职。1933年底到瑞金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后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46年2月冯雪峰回到上海,10月20日参加了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墓祭活动并发表演说。
 
  1949年6月,冯雪峰携妻儿入住东横浜路82弄2号一底层房子,后赴京参加第一次文代会,担任华东代表团团长,并当选为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委,9月参加全国政协第一次会议,选为第一届政协委员,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11月,任华东军政委员,同年当选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1950年7月离沪赴北京工作,先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文艺报》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书记。
 
 1954年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和“胡风事件”受批判。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又被关进牛棚,1976年1月31日患肺癌去世,终年73岁。1979年中共中央为他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


横浜路景云里14号1926.11起市总工会短期办公旧址

1926年11月30日,上海总工会召集各区100余名工人代表开会,议决总工会公开办公,委员长由汪寿华代理,定横浜路景云里14号为公开办公处。12月8日,上海总工会第四次被查封。11月11日,各产业工会代表2000余人前往总工会会所,他们把门口站岗的警察看管起来,自行撕去封条,打开大门,然后排成游行队伍,沿途高呼口号,燃放鞭炮,将桌椅用具一齐送到印刷总工会会所,作为上海总工会临时办公处。


横浜路景云里17号鲁迅旧居
 1929年2月,隔壁景云里17号空出,鲁迅喜欢它朝南又兼朝东,于是21日从18号迁入17号新居。为图两家往来方便,在17号与18号之间打通并设一木门,仍从18号后门进出。

1928年秋起的那几个月里,鲁迅象蚂蚁一样在17、18号之间搬来搬去,他空下的23号留给柔石租了。周海婴就是在景云里出生的,而且一住就是2年多。

横浜路景云里18号鲁迅、周建人旧居

鲁迅最初住的是景云里23号,由于住所周围很不安宁,不到一年,1928年9月9日鲁迅移居到同排18号和周建人一家同住。


横浜路景云里23号柔石旧居(鲁迅住了近一年,把空下的23号留给柔石)
  柔石(1902-1931年)浙江宁海人,1925年到北大旁听。1928年6月来上海,与鲁迅过从甚密,成立朝花社,接编《语丝》,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及左联,1930年加入共产党,1931年1月17日在东方旅社开会时被捕,2月7日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作家、“左联五烈士”之一。1928.9—1930年柔石居住于此。在此期间,柔石创作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等作品,担任了《语丝》的编辑。1927年鲁迅辞去广州中山大学教务主任兼文学系主任职务,携夫人许广平来上海,在三弟周建人的帮助下,鲁迅10月3日到上海,10月8日就住进了横浜路景云里23号,这是他俩到上海后第一个同居的寓所。就在鲁迅从景云里23号搬家不久,一个叫赵平复的男青年来做客,鲁迅和他谈得很投机,还把23号介绍给他住,这个男青年的另一个名字叫“柔石”。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310109945190000206 周建人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310109945190000207 景云里鲁迅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310109945190000208 景云里茅盾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310109945190000209 叶圣陶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310109945190000210 柔石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310109945190000211 景云里冯雪峰旧居 民国 四川北路街道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开办21年,它凭什么独步中国近现代文学史

    1910年的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发行的<小说月报>在上海创刊.1932年,因商务印书馆遭"一·二八"战火而停刊,最后一期是1931年12月10日出版的第二十二卷十二期.刊 ...

  •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中国现代作家手稿选》收录50位作家手稿 刷一刷鲁迅和他的“朋友圈”

    茅盾为悼念鲁迅而写的<学习鲁迅先生>上海鲁迅纪念馆供图 今年是鲁迅诞辰135周年和逝世80周年.这位被人尊称为"大先生"的一代文豪,一生交友甚多.仅根据<鲁迅日记 ...

  • 姚要武 | 故居寻访:走进鲁迅旧居,“景云深处是吾家”

    文 | 姚要武 今年是中国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100周年,同时也是"鲁迅"这个笔名横空出世100周年.1927年10月3日,鲁迅辗转来到了上海,最后终老于斯. ...

  • 虹口深处:叶圣陶在景云里和祥经里 | 孙孟晋

    上海早期的有轨电车(图片来自网络) 原题为: 虹口记忆 | 叶圣陶在景云里和祥经里 孙孟晋 小时候,并不住在虹口.没想到,后来一住就是30多年,但始终感觉自己是客居的.有一天,发现虹口的每一寸都饱含着 ...

  • 吴福辉:现代作家故居琐谈

    由于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曾经看过许多现代作家的故居,也自然有些话可以说. ·壹· 以下这件与作家故居有关的事情是我亲历的.1982 年在上报建立北京茅盾故居的申请还未批下的当儿,听说有人对作家故居设得 ...

  • 北京名人故居之行

    北京名人故居之行 文/唐亮 北京最美的季节莫过于秋季,天高云淡,苹果飘香,红枣满枝,丹柿甜润.再加上金黄色的银杏,红彤彤的枫叶,把北京装点得分外娇娆. 然而北京最迷人的,还不仅仅于此,而是那名人故居. ...

  • (35)温州路54弄耕畴里

    耕畴里位于温州路54弄,相邻温州路30弄是张蔚孙张氏医学第11代传人住宅.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温州路54弄5-7号 耕畴里 旧式里弄 1919年 砖木二层 2幢 616 ...

  • (35)牯岭路145弄人安里

    人安里位于白河路牯岭路145弄,进弄左右二侧共有6排,8列住宅.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牯岭路145弄.定兴路8号  人安里  石库门里弄  1901年  砖木 ...

  • (35)江阴路88弄九福里

    九福里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西侧,南京西路南侧的江阴路88弄.江阴路88弄由9户彭姓家族分别开发建造,故叫九福里.1919年建成,住宅中东侧为双开间由两户彭家自住,西侧的4户住宅是为出租而建造的.从外观上 ...

  • (35)山海关路153弄柏福里

    山海关路跨黄浦.静安两区.东起新昌路,西至石门二路.长740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筑,以河北山海关命名.沿路为住宅,商店.柏福里山海关路东侧黄浦区段,单排列一条双开间石库门建筑.  地址 里弄 ...

  • (35)新昌路389弄懋益里

    懋益里位于山海关路新昌路389弄,旧里住宅建筑.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新昌路389弄 懋益里  旧式里弄 1912年后  砖木二层   43幢  8584平 ...

  • (35)永嘉路229弄逸安里

    逸安里位于陕西南路西侧的永嘉路南侧.约于20世纪30年代建.占地0.3公顷,有楼房28幢.居民550人.据一份资料认为永嘉路231弄住宅是赉安洋行设计. 地址里弄式样建造年份结构房屋 建筑面积永嘉路2 ...

  • (15)浙江北路129弄龙吉里

    龙吉里位于七浦路与曲阜路之间的浙江北路129弄,现已夷为平地. 浙江北路129弄龙吉里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 面积 浙江北路129弄 龙吉里 旧式里弄 1937年 砖木二 ...

  • (15)浙江北路114弄和济里

    和济里位于天潼路和七浦路之间的浙江北路114弄,与中共三大纪念馆相邻. 浙江北路114弄7号.9号.11号系缕雕石库门精典建筑与相邻纪念馆和弄口无法形成一体.现拆除被阻止,暂时原样封存. 浙江北路11 ...

  • (15)天目东路85弄均益里

    均益里位于天目东路南侧,进弄可以穿至安庆路.是系洋务重臣盛宣怀于1910年建造,其中单开间为8户,双开间38户,三开间5户,属于中式石库门住宅,包括天目东路上的四层公寓楼,被列为第三批上海市登记不可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