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畅三焦的祛湿妙方 2024-04-26 03:36:23 湿邪为病,多种多样。三仁汤是治湿证的良剂,疗效显著,变通应用有奇效。湿为六淫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阐述了湿邪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和发病症状,及气侯环境对湿邪致病的影响。《金匮要略》对湿证之成因治则做了进一步的论述。疗时病重祛湿时病多生于“非其时而有其气。”但因于湿或挟湿为病者尤为多见。四时温病,虽各有特点,但病邪性质,不外“温热”“湿热”两大类型。病邪的变化,则以“湿温”最为复杂。湿为阴邪,热为阳邪,湿热结合,且难速解。故叶天士云:“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指出湿温之治,重在祛湿。故治湿热当用叶氏清化湿热之三仁汤。三仁汤轻开肺气,气化则湿亦化,虽重在中焦,亦顾及上下两焦,使三焦氤氲弥漫之湿,分消宣化,从膀胱而去。本病临床辨证当分湿、热之轻重,湿重于热者,偏重于化,本方加藿香、佩兰、草果等芳香化湿、祛浊之品。热重于湿者,本方与《温热经纬》之连朴饮、甘露消毒丹化裁应用。湿热病,虽多发于夏秋之令,但四时均可有之。如春温感受春季温热而致之时令热病,以里热症侯及易伤阴液为主要特征。但脾虚湿盛,兼见湿热症者,临床并不少见。如症见:高热,午后热甚,头重身酸疼,渴不欲饮,汗出溲赤,胸闷脘痞,呕恶不饥,便秘或溏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洪数或濡数。治宜清解里热,祛湿保津,方选银翘散,三仁汤化裁。药用:银花、连翘、薏苡仁、牛蒡子、白蔻仁、半夏、厚朴、滑石、竹叶、通草、黄芩、栀子、芦根。面赤气粗,心烦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以清热保津;阴伤者加鲜芦根、沙参、寸冬之类补而不滞之品;热结阳明者加大黄,芒硝以通滞泄热;热甚发痉者加羚羊角、双勾藤、菊花。祛湿健脾胃湿邪致病,多侵袭体表经络,且易伤脾,脾主四肢肌肉,故多见经络壅阻,肌肉痿废证。中风恢复期中多以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为效方,但本方治气血虚弱者尚可。若舌苔厚腻,胸闷脘痞,偏废不复,证属湿邪壅阻经络者亦不少见。苔愈厚腻,病情愈重。用三仁汤随症化裁,加豨莶草、地龙、全蝎、马前子散等,祛湿通络,祛风解痉之品。往往舌苔净,胸痞消。多可痊愈。寒湿凝滞壅阻脉络而致痿者,书多不载,但临床亦有,症见四肢不举,麻木不仁,或麻痛,舌暗淡,苔白腻,脉沉滑。治以温经散寒,祛湿通络。药用:杏仁、白蔻、薏苡仁、陈皮、半夏、茯苓、藿香、黑附子、桂枝、南星、白芥子、全蝎、马前子散可获其功。祛湿通经络湿邪致病,多侵袭体表经络,且易伤脾,脾主四肢肌肉,故多见经络壅阻,肌肉痿废证。中风证,若舌苔厚腻,胸闷脘痞,偏废不复,证属湿邪壅阻经络者亦不少见。用三仁汤随证化裁,加豨莶草、地龙、全蝎、马前子散等,祛湿通络,祛风解痉之品。多可痊愈。痿证由湿热浸淫而致者居多。李时珍认为“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泄之药”。用三仁汤去竹叶、杏仁合三妙丸(苍术、黄柏、牛膝)加防己、豨莶草、茯苓、地龙、蜈蚣、蝉蜕共成清热利湿通络之剂。加服马前子散(山东产马钱子散,每次服半小包日二次)效果尤著。若热重于湿者,去厚朴、半夏、苍术加龙胆草、金钱草,阴伤者加生地、龟板、寸冬;兼瘀血阻滞加桃仁、红花、山甲等。祛湿治疑难病湿证不可单纯以脉辨证,亦点明了湿之繁杂。临床应从舌苔,症状,脉象四诊合参,只要舌苔黄腻或白腻,胸闷脘痞不饥,脉濡,均可按湿证治之。 本文摘自《河北中医》1982年第3期,作者王秉岳。转载请注明出处。 赞 (0) 相关推荐 宣痹汤,宣痹止痛!痛风,类风湿均可治 杨勇50岁,左内踝关节红肿热痛3日. 3日前杨勇因工作劳累,饮酒过量,左内踝关节于当晚出现疼痛,局部红肿发热,着地行走时疼痛加剧,坐卧则疼痛稍减.伴心烦口渴,溲黄便结. 西医诊断: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 ... 燕子医案 医案03 雷某,2019年6月11日,女26岁, 发热十余日,一直不退,咳嗽,咳疾,纳差,神疲,唇干,口不干不苦,大便溏,小便黄,易汗出,舌苔黄腻. 处方:杏仁10,苡仁30,白叩3,竹叶6,滑石15 ... 高血压(眩晕)从三焦湿热治验一则 袁某,80多,主诉:眩晕, 往有,高血压病史,目前见证:口干口渴,多饮喜凉,不苦纳可,偶有恶心,心烦易怒,大便干,四五日一行,无汗怕热,尿频.舌淡红苔白腻满布. 从症状分析显然阳明腑实证,然而舌苔厚腻 ... 舌苔1 舌苔 舌心外候本泽红,红深赤色热为轻,外红内紫为热重,滑白寒表少阳经,沉迟细紧脏寒结,干薄气液两虚空,黄黑苔润里热浅,焦干刺裂热深明,黑滑若与三阴见,水来克火百无生. [注]舌者心之外候,色应红泽为无 ... 通畅三焦的祛湿良方 湿邪为病,多种多样.三仁汤是治湿证的良剂,疗效显著,变通应用有奇效. 湿为六淫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阐述了湿邪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和发病症状,及气侯环境对湿邪致病的影响.<金匮要略& ... “湿气肚”真烦恼,老中医的一个祛湿妙方,赶走虚胖瘦得快 中医认为,"万病不离湿",湿邪如不去除,对身体产生的危害很大.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最为明显的就是"湿气肚",小肚子鼓鼓的,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见小,其实女性有小肚子 ... 用了一千年的祛湿妙方,健脾益气效果好 宋朝之前,医生的地位十分低下,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说:"朝野士庶咸耻医术之名--医治之术,阙而弗论." 宋朝的统治者十分重视医学,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难 ... 肚子软绵绵,百病不来缠,4种揉腹法,通畅三焦气血,揉走三高 肚子软绵绵,百病不来缠,4种揉腹法,通畅三焦气血,揉走三高 三、四月份最难熬,因为湿邪太重 !国医大师路志正送你祛湿妙方 路志正: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 1920年生于河北省藁城市的一个中医世家,善用脾胃学说治疑难杂病,被称为"杂病圣手".最早认定中医对乙脑治疗的成果,首创穴位编码法.国 ... 祛湿妙方 祛湿穴,让你身体轻一倍! 讲一个大实话,湿气基本是"作"来的! "湿气"是中医理论,看不见摸不着,却有一种悄无声息入侵身体的魔力,近来多变潮湿的天气,空气湿度大.再加上现代人饮食多奶茶. ... 秘方必看:3个祛湿妙方【转载】 秘方必看:3个祛湿妙方 发表者:赵东奇 365人已读 三妙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组成]槟榔.苍术(生).黄柏(生),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用法]干撒药粉于患处( ... 祛湿妙方,不是薏米,不是茯苓,你一定想不到是她“枇杷叶”! 提起祛湿,很多同学以为就是茯苓,薏米这些,其实不对.中医祛湿很复杂的,不是一两个药就能治疗.中医一般祛湿之前,会看湿邪在哪里!? 所以中医常用三焦划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膀胱大肠. 对于脾虚 ... 神医扁鹊唯一流传千年的妙方,解暑祛湿,清热防病,建议收藏 很快就要进入三伏天,一天到晚闷热将会是常态.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且非常潮湿,闷热的时间,这个时间段空气潮湿度非常高,稍有不慎,就会沾染湿气.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预防,而不是等病症出现后再去治疗,那样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