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平: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散文
文/白冬平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读初中的时候,教我们语文课的老师姓杨,单字一个武。
杨老师个子矮小,穿件灰色的中山装。看上去瘦弱单薄;眼睛小而聚光;长瘦脸,尖下巴,有没有胡须,当时也没有很仔细地端详过。记忆中他的印象,就是文文弱弱一书生。
杨老师讲的最生动的一课非《孔乙己》莫属。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杨老师站在讲台的一侧,声情并茂的讲演孔乙己教我‘茴香豆’的‘茴’字怎么写: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而此时的语文老师正用两个指头敲着讲台;面向学生热情洋溢的点着头说:‘对呀,对呀’!然后看我不热心,脸上又变幻出极惋惜的表情。杨老师把这段里孔乙己的语言、动作、神态,演示的淋漓尽致。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杨老师也伸开五指罩住没有碟子的讲台面;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现在想来,那时他抑扬顿挫讲课的时候肯定也是沉浸在课本里的人物了吧!
杨老师讲课斯斯文文的,声音轻亮。那时的学生们都是欺软怕硬的主儿。教物理的老师人高体壮,不怒自威,讲课的声音洪亮,冷不丁一嗓子都吓得学生们不敢不完成作业。有时赶不完物理作业,就在语文老师的课上悄悄的补。有一次,一位女同学许是太大意了,丝毫没有顾及语文老师课上的绘声绘色,趴在课桌上忘我的赶抄物理作业。杨老师走下讲台,三步并两步冲到女同学的面前,翻出她的书本子,扔到远远的后面;怒气冲冲的好一顿训斥。尤其记得那一句:偷着吃你总吃不胖!
这句话倒成了我以后想要减肥的金玉良言。对于饭桌上的一日三餐无动于衷;总是想方设法的在餐后往嘴里寻觅点东西吃。觉得偷着吃又香又不会胖。果然老师的某些话语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啊。
我想我现在能用文字堆砌出一个作品来,应该是和杨老师有一定关系吧!那时同学们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而我是偏喜欢的。我曾经写过的作文,杨老师是要当范文来读给全班同学的。这何尝不是一种鼓励。而且杨老师曾经表扬我:说我肯定很会说话。
其实学生时的自己却是羞涩的三天也说不了一句话。我不知道老师说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那时候自卑,爱低头。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人。绝对体现不出那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神态来。只是在此后的若干年里,我就一直一直不断地充实自己,学着如何说,怎么话。
如今嘴上虽然还是笨一点,但是插科打诨,时不时的风趣幽默我想我是掌控得游刃有余了。怎么样说话最能打动到人?什么样子的人用怎么样的言语对付。能温婉说的尽量不怒目,话经口出,总要让人听上去感觉舒服,不伤人,不恶语相向。杨老师教过的那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受益匪浅。
一生中,遇见的任何人都可以当做老师,只要你肯低头;路过的哪一处都是风景,只要你愿停驻。
学习对偶,谐音,等修辞手法时,老师随口讲过一副对联。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那时总是佩服老师是多么的博学多才,后来又逐渐感慨中华文字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才疏学浅,词语匮乏。总觉得那时的自己太贪玩,荒废了学业,虚度了时光。
初中毕业后,疲于应付生活的繁繁琐琐。正如一首歌词所唱,一眼望不到边……飞得那么远……回不到从前。一晃多年已过,我到现在一直没有再见,我初中教育我的语文老师!
愿老师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