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大顺军离京 李自成的下落之谜

吴三桂投降清军,合力打败大顺军。李自成回京匆忙登基后,第二天就率大顺军离开北京城。大顺军且战且退,从山西、河南回到陕西老家。

1645年2月,清朝定国大将军豫亲王多铎率军攻打潼关,李自成虽然有占据天堑的优势,却不愿再战,就把大部队分散开来,交给几个手下,让他们各谋生路。他自己则带着一批人马引走清军,和清军周旋于湖北江西一带。同年5月,英亲王阿济格率军沿水陆两路,紧紧跟随李自成率领的这一批人马,中间几次接战,每次交战李自成都迅速败退,最后进入湖北通县的九宫山。

位于湖北省的九宫山,可谓世外桃源。南北朝时期,陈朝皇帝陈文帝和晋安王陈伯恭等兄弟九人,为避开战火在此建起九座行宫,所以命名为九宫山。南宋年间,著名道士张道清在九宫山建起三宫十二院,传播道教,因而九宫山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

李自成为什么会逃到九宫山?这个事还得追根溯源到军师宋献策。因为宋献策是信仰道教的,他希望李自成在战败后能够隐身修道,不再问世事。

历史上关于李自成的死,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在九宫山被当地山民程九伯和自己的外甥合伙杀害了。但是这个版本存在一个最大的疑问就是据县志记载,当时从死者身上找到一枚玺印,上书“李延”,但李自成并不叫李延。而且程九伯费也并没有去县衙领过赏金。

清朝的英亲王阿济格率兵追杀李自成到九宫山,亲眼目睹了李自成自杀后的尸身,并让人为李自成简单的落葬立碑。可是一个月后再回到九宫山,打开墓穴一看,李自成的尸身已经腐朽不堪,完全无法辨认。照说九宫山里那样阴凉的气温,尸体不会腐烂的那么快。

根据阿济格的奏报和康熙元年《武昌府志》记载,1645年顺治二年,阿济格俘获李自成的两个叔叔和一妻一妾、刘宗敏和一妻二妾、总兵官左光先和一妻三子、太原府明晋王的两个妃子。清点人员和物资,缴获金印一颗,马骡六千四百五十,船三千一百八艘。后来宋献策也被清军俘获。阿济格将李自成的两个叔叔斩于军前。刘宗敏不肯投降,也被用弓弦勒死。唯独宋献策毫发无伤,被阿济格放走了。

阿济格怎么偏偏就把宋献策给放了呢?这也是个让后人很疑惑的事情。据说宋献策和阿济格做了个交易,阿济格知道宋献策神机妙算的功夫了得,就跟宋献策说,只要他把真相告诉自己,就不杀他。那么宋献策到底告诉他什么了,古书上也没有记载。总之阿济格后来就真的把宋献策放了。分手前,阿济格还好奇地问了一句:“那先生你以后干什么呀?”宋献策回说:“还能干什么,重操旧业继续当我的算命先生呗。”

宋献策后来带着徒弟归隐深山,秘密传道授业。徒弟也问过宋献策,李自成未得江山,难道这“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就落空了吗?宋献策神秘地一笑,答道,虽然李自成此世未得江山,可将来主神器之人,还必是“十八子”。

李自成是否出家修行这个事儿,虽然在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也还是在人世间留下一些蛛丝马迹,所以李自成出家这个版本在民间流传的也非常广泛。

有人说李自成带着两个贴身亲兵剃度出家,跑到甘肃兰州青城投奔亲戚,后来在当地终老。甚至当地还有个叫李文生的农民,拿出大顺国玉玺和李自成佩剑,以及一份从清朝时流传下来的族谱,说自己是李自成的后人。但据学者考证,可能此自成非彼自成也,恐怕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还有一个说法是,李自成出家后,以法号奉天玉来到湖南石门夹山寺出家修行,并于顺治年间圆寂。后来在当地发现了闯王令牌,6枚“永昌通宝”铜币,7个西安王铜马铃,还在夹山寺地宫密室中发现了石雕龟形敕印,这个“敕”印的敕和诏书的“诏”字,都是皇帝才能用的,可见这奉天玉大和尚也不是寻常人。不过有人说奉天玉大和尚的口音不是陕北口音,年龄也对不上。当时李自成不过四十岁左右,而这位奉天玉大和尚都已经七十岁了。

还有人说,那个跟随奉天玉大和尚一起修行的弟子,才是真正的李自成。他化名李锦,法号野拂,操陕北口音,年龄恰在四十几岁。据记载,野拂身材高大,气度不凡,精神饱满,文才迥然,夹山寺还留下不少他的诗作。在夹山寺发现的李自成咏梅诗残版,可能就是野拂的。奉天玉大和尚圆寂后,野拂便搬到湖南省张家界慈利县,隐居在土家族乡茅庵村,并在那里收徒,传授佛法。

真实的历史扑朔迷离,要能够完全复原历史的本面目,恐怕也不可能了。在这个历史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或大或小的角色,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更重要的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