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胶东农村82岁老爷子,听他讲大槐树和村庄的故事

事情,总有很巧的时候。
如果笔者没有来到莱阳的北夏格庄,没有看到村里的一棵槐树,没有到槐树下参观,这一幕也没有被村里一位老爷子看到的话,就没有了本文要讲的故事。
不过,笔者去了村里,望见了槐树,也来到了槐树下参观。此时,一位老人家正好散步走到附近,他看到了在给槐树拍照的笔者。一方面是出于好奇,一方面是出于热心,于是他停下脚步,等待笔者从槐树下走了回来。然后,我们就开启了对话,也就有了下面的故事。
北夏格庄村属烟台莱阳市山前店镇管辖,村中为于姓聚居,有数百户人家。起初,于老爷子跟笔者的对话只是围绕槐树进行,但随后不知不觉就扩展到村庄以及他家庭的历史。因为内容较长,且难以取舍,故分为三个部分,依次展开。
1、大槐树
刚才说的那棵大槐树,长在北夏格庄东面的一处石头坡上。如果是在平地的话,这棵树或许并不起眼,但正因为在坡上,树借地势,就更显高大。
笔者走近之后,才发现了这一点。本以为是百年古槐,见状多少有些失望,但心中仍有不甘。再走回来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于老爷子,于是,笔者就向他请教:“这棵大槐树到底有多大的树龄?”
“这棵树小,也就七八十年。”于老爷子回答说。他今年82岁,也算是从小见证了这棵树的成长。当年,这里是北夏格庄村的一处场院。树并不是有人专门种下的,而是自己在坡上发的芽。数十年间,树长高了,村也变大了,过去的场院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为了宅基地,建起了房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老爷子的话,彻底证明了这棵树并非古槐。知道答案之后的笔者,正准备离开的时候,老爷子又开了口:“这棵树小,我带你去看一棵老的。”这句话马上打消了笔者离开的念头。于是,我们两人一前一后,沿着一处老街,走到了那棵真正的“古槐”旁边。
那棵古槐原来的树干已枯,不过两侧已经发出了新枝,生命力相当顽强。它的具体树龄,82岁的于老爷子不知道,他已经逝去的长辈们当年也不知道。人们只能根据“建村时就有”这个传说,推断它有数百年的历史。
2、村庄
根据莱阳地名资料的记载,北夏格庄村的“夏”,来自于明代中期在这里定居的夏姓人。
但经过数百年的历史演变,如今此处早已没有了夏姓,而是一个于姓聚居村落。听于老爷子说,当地的于姓,与海阳郭城镇的于姓为同宗。在老辈时,两地之间还颇有走动,郭城于姓称夏格庄这边为“西头的”,夏格庄于姓称郭城为“东头的”。过去,海莱曾同为一县,有此称呼,也可以理解。
北夏格庄村位于富水河畔,河水流过这里的时候,拐了一个弯,将村庄的土地大致分为南北两部分。
起初,于姓人主要居住在北面,大槐树就在这里,老房子在周边也随处可见。由于生齿日繁,北面的空地逐渐建满屋子,之后成家的人就迁到了南面盖房,使得村庄逐渐形成河南、河北的布局。
迁到河南面,算是近的。在历史上,北夏格庄村的于姓人也有不少闯了关东,定居在了千里之外。于老爷子说,去年的时候就有一位从辽宁来的闯关东后人,打听到了村里。热心的于老爷子帮他对照了家谱,发现的确是北夏格庄村的子孙。对方也欣然认祖归宗,说是过段时间再来祭拜。
3、老宅
聊完了大槐树和村庄,笔者感觉收获颇多,但老爷子却意犹未尽。盛情之下,他要求笔者到家里看看。恭请不如从命,笔者就跟着他,走进了一座老宅。
老宅是哪一年建的?这一点老爷子也说不准,他只知道墙上的拴马石,是自己的爷爷当年在海阳发城赶集时买的。当年,胶东农村的集市上,有不少匠人摆摊专门卖手工打磨的石器,这一情景,如今显然已经看不到了。
父传子,子传孙,这座老宅传到了于老爷子的手上,他和老伴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惋惜的是,他的老伴去年辞世了。
这座老宅的外观,基本保持了过去的样子,只是大门处略有修整。而修整的活,很多都是于老爷子亲自干的,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是个泥瓦匠。
在胶东半岛,莱阳的泥瓦匠相当有名,青烟威三地很多高楼大厦,都出自他们之手。于老爷子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常年在烟台、威海两地盖房。
“威海那时没有几栋楼。”他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况,讲述的内容跟那句有名的顺口溜差不多:“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喊全城。”
在外面当泥瓦匠是把好手,回来种地也不差。于老爷子虽然已经年过八旬,子女也很孝顺,但他依然坚持下地干活。院门旁边的架子上,地里的“家把什”摆放得整整齐齐。
“我主要就是种点玉米、地瓜,吃起来方便。苹果是干不动了,一般是儿子家的下来了之后,送些给我吃。”老爷子告诉笔者。而说到“苹果”,他一下子想起了什么,转身去了里屋,提了一个盛苹果的桶,拿出两个要给我吃。
笔者连忙推辞,说自己刚吃过饭了。老爷子不过意,又想让笔者带一些回去。花了好一阵功夫之后,笔者终于说服了老爷子,没有带苹果,离开了北夏格庄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