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唯一保留奴隶制的国家,67.5万人被奴役,总统也无力改变局面
文/格瓦拉同志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当中,奴隶制曾普遍的存在于世界各国当中,但自从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这种制度便日渐不得人心,最终被大部分国家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不过凡事都有例外,直到今天,在某些披着“文明”外衣的国家,却依旧存在着令人发指的奴隶制,真可谓大开历史的“倒车”。其中,西非大国毛里塔尼亚,堪称典型代表。
毛里塔尼亚行政区划图
毛里塔尼亚位于非洲西北部,北部与西撒哈拉(3/4的地区被摩洛哥占领)、阿尔及利亚接壤,东部、南部跟马里为邻,西南部和塞内加尔交界,西濒大西洋,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50万,首都为努瓦克肖特。毛里塔尼亚是个以黑人为主体、多民族混居的国家,其中黑摩尔人约占总人口的40%,白摩尔人、非洲黑人均占30%,约96%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
毛里塔尼亚本是黑种人巴富尔族的聚居地,公元3-4世纪时,被来自北非的柏柏尔人征服。9世纪时,当地的柏柏尔人曾结成强大的桑哈贾联盟,并以奥达加斯特为中心,控制了北通摩洛哥、南抵加纳王国的商道。10世纪末,桑哈贾联盟解体,此后数百年间,毛里塔尼亚先后被加纳王国、马里帝国、桑海帝国、摩洛哥征服,并在此期间完成伊斯兰化。
柏柏尔人
15世纪初,葡萄牙开始侵入毛里塔尼亚,此后荷、法、英等国也相继到达该地,并为争夺控制权大打出手。最终,按照1815年维也纳和会的商议结果,法国获得对毛里塔尼亚的控制权,并在1912年正式将它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毛里塔尼亚接受殖民统治长达200余年,直到1960年11月28日才获得独立。毛里塔尼亚虽然“翻身做了主人”,但经济发展却长期裹足不前,至今依然未能“脱贫”。
平心而论,虽然毛里塔尼亚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2/3的地区是沙漠,常年高温少雨),但资源却非常丰富,依然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其中,已探明石油储量约200亿桶,铁矿约87亿吨,石膏约40亿吨,磷酸盐1.4亿吨,铜矿约2200万吨,金矿约300吨,天然气的储量也非常可观。与此同时,毛里塔尼亚还富含森林和渔业资源,森林总面积达47440公顷,渔业资源约400万吨。
毛里塔尼亚沙漠风光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毛里塔尼亚能够有效地开发、利用好上述资源,就算不能实现“大富大贵”,但摆脱贫困、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还是大有可能。然而,由于毛里塔尼亚政局长期不稳,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水平落后、官员贪污腐败严重、政府效率低下等原因,导致它虽然具备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却始终无法摆脱赤贫如洗的窘境。
时至今日,毛里塔尼亚依旧是个贫困的矿业、渔业国家,虽然近年来旅游业、农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使得国民收入不断增加,但距离中等收入国家的标准还相距甚远。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毛里塔尼亚2018年的人均GDP仅有1219美元(约合8533元人民币),人均日收入仅有23元,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努瓦克肖特鸟瞰图
经济的一贫如洗导致毛里塔尼亚民生维艰,给社会保障带来难题,从而严重影响民众的幸福感。截至目前,毛里塔尼亚贫困率高达42%,失业率为9.5%,文盲率高达44.2%,平均每1.3万人才拥有1名医生,新生儿死亡率高达33.5‰,人均寿命仅有60.75岁,数据令人触目惊心。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19年度人类发展指数,毛里塔尼亚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61位,属于“低人类发展水平”。
最后简谈一下毛里塔尼亚的奴隶制。虽然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但早就应该被丢进历史“垃圾堆”的奴隶制却并没有完全消失,依旧顽强地存在于亚非两大洲部分保守、落后的国家当中,尤其以毛里塔尼亚为甚。有数据统计,毛里塔尼亚全国约有15%的人口遭到奴役,换句话说,大约有67.5万人是奴隶,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毛里塔尼亚女奴
这些奴隶的生活状况非常悲惨,除了忍受日复一日的沉重劳役、无法接受教育、食不果腹外,还时常遭到殴打甚至杀害,而女奴被主人强暴的事情更是司空见惯。毛里塔尼亚奴隶的悲惨命运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关注、抨击,但由于习惯势力过于强大,以至于连总统三令五申要求废除奴隶制都无法实现。由此可见,毛里塔尼亚废除奴隶制、实现人人平等的梦想绝非朝夕之间所能实现。
参考书目:《列国志:毛里塔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