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分享】不同处理工艺对钢渣膨胀稳定性能的影响
内容导读
引言
1.原材料
1.1钢渣
1.2 乙酸
1.3 微硅粉
2 试验理论与方法
2.1 钢渣化学成分检测与分析
2.2 钢渣中 f-CaO 的化学转化原理
2.2.1 酸碱中和反应机理
反应总过程:
2CH3COOH+Ca(OH)2=Ca(CH3COO)2+2H2O (8)
2.2.2 微硅粉-钢渣反应机理
反应方程式为:
2.3 钢渣处理方案
2.3.1 钢渣酸处理方法
2.3.2 微硅粉掺量设计
2.4 浸水膨胀率试验
图1 酸处理过程
图2 钢渣浸水膨胀装置示意
式中:
δ—钢渣膨胀率,%;
d0—百分表的初读数,mm;
d10—最终读数,mm。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酸处理
3.1.1 pH值变化
图3 钢渣浸泡过程中酸体积分数-pH值-时间关系
3.1.2 酸处理温度变化
图4 钢渣酸处理过程中温度—时间关系
3.1.3 酸处理组浸水膨胀试验结果
经过10d的水浴循环后得到乙酸浸泡后的钢渣膨胀率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出,经过乙酸处理后的钢渣膨胀效应显著降低,下降幅度最小的为10%乙酸浸泡3h,与空白组对照膨胀率降低幅度高达76.1%,主要是由于乙酸除掉了大量导致钢渣膨胀的主要因素(f-CaO)。其中,浓度一样,浸泡时间不同的两组之间对膨胀率的影响较微弱,浸泡后膨胀率数值相差不到0.1%,这是由于在上面的pH分析中得出,每组pH值都在3h之内达到了稳定水平,此时酸碱中和反应已经完成,此后只有难以浸入的孔隙中可能还存在微量CaO,因此之后的3h浸泡已经作用不大。通过对比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酸发现,体积分数为15%和20%的乙酸对钢渣膨胀的抑制作用相差不大,这是由于它们反应后的溶液已经偏中性或是酸性,说明溶液中只有微量的Ca(OH)2残存或是处于没有Ca(OH)2的状态,钢渣的膨胀因素(f-CaO)已经清除较彻底,膨胀率数值已经降至0.2%以下,与空白组对照膨胀率下降幅度高达93.8%;10%乙酸的膨胀率明显高于其他酸处理组,这是由于f-CaO相对乙酸来说过量,处理后钢渣中还有少量未反应的f-CaO残留,但其膨胀率的下降幅度已经达到了其它体积分数乙酸组的78%左右,膨胀率值不超过1%,已经能够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规范要求。
图5 酸处理钢渣浸水膨胀率
3.2 加微硅粉组浸水膨胀率试验结果
图6 不同微硅粉掺量下钢渣浸水膨胀率
掺微硅粉后的膨胀率变化可从两个层面解释,首先可从f-CaO含量方面解释,当微硅粉掺量不高时,火山灰效应规模较小,随着微硅粉掺量的增加,钢渣中f-CaO含量降低现象越来越明显,因为随着活性SiO2的增加,大量消耗f-CaO水化生成的碱性激发剂Ca(OH)2,由饱和状态逐渐变为不饱和状态,导致f-CaO水化过程加剧,f-CaO含量大幅下降,最终表现为膨胀率降低。另一层面,更进一步可从矿物相成分的角度分析f-CaO含量降低的原因,微硅粉中的活性SiO2含量较高,在90℃水浴条件下活性SiO2很快和钢渣中f-CaO水化生成的Ca(OH)2发生火山灰反应生成高钙硅比的凝胶,当微硅粉掺量不高时,凝胶状态为高钙硅比状态,随着微硅粉掺量的增加,活性SiO2继续和高钙硅比的凝胶反应,形成低钙硅比的凝胶,降低了体系中的的钙硅比,促进f-CaO继续水化,从而降低f-CaO含量。
4 结论
文章来源:长沙理工大学(许 博,蓝天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