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池诗社||​著名作家沈天鸿为《田荣作品集》作的《序》

作者简介

  沈天鸿,安徽望江县人。著名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中国作协会员。曾任安徽省作协第四届、第五届副主席。

 序

沈天鸿

田荣拟印行他的散文随笔集,嘱我写序,自是不能辞——

我与他相识于四十多年前,那时他从其故乡庐江来到望江县,在太慈区(那时叫红旗区)文化馆宣传队做事(后来做小学民办教师),我则是望江县漳湖公社渔业大队的渔民。可能是1977年,我出差去望江县城,因为张天翔第一次见到了田荣。缘由是天翔、田荣和我都喜欢写作(那时望江县二十岁左右并被看好的作者还有华阳的汪金满、张邦来)。第二次见面是次年冬天,我在赛口借了一辆自行车,取道大湾、拦河坝,到沈冲去看田荣,在他家住了一晚。

青葱岁月中,因为文学的召唤和他和望江其他朋友相聚的情景,似乎就在昨日,一切都未蒙尘。

田荣的作品,尤其是散文中的许多篇章,其中的时间,正是属于他的青葱岁月,包括他的童年。总之,是他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时间经验知觉的重现。重现就是回忆。为什么回忆?并且要用文字也就是散文的形式将它固定、显示出来?首先,回忆是生命感知形式中的一种,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种,因为在即时经历时人是来不及很好地进行生命感知的,将时间经验知觉成功地转换成生命感知,是在“事后”,即通过回忆。另一个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回忆会从内部温暖你,同时也会从内部剧烈地切割你”(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而这种内部温暖与内部剧烈的切割,是生命与心灵的需要。回忆为何具有这对立又统一的两种功能?因为回忆的情绪逻辑与即时的情绪逻辑是不大一样的,不论你回忆的是什么,回忆的情绪逻辑总是使回忆者的情绪在温暖与温暖的反面或者对面这两极之间循环。生命的质感也是由此产生而获得。

所以,读田荣这些写得很温馨很美好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往事与其故乡的风土景物,自然是很容易就感受到洋溢于表层的彼时的温暖,但能感受到隐藏在“背后”的无时间的切割之痛,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些散文。

自我生命历程中获得的时间经验知觉是田荣散文的来源,也是他散文的肌肉与骨骼。空间在田荣的散文中是依附于所“记录”的那个时间经验知觉片段的时间的。这样的空间是失去本体的空间,所以,田荣的散文中是没有真正的空间的,但也因为这样,时间被突出,而时间被突出就是生命感被突出,因此读田荣写他童年、少年、青年时他故乡的人和事和景物,总会感到有一个乡村孩子的身影在其中走动——因为被写出的这些,都是那时的田荣的生命的感觉。

故乡,是在离开后才有的。

散文,是需要有生命的感觉的。

也由于没有真正的空间,田荣的这些散文在美学上巧合了1988年迈克·费瑟斯通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提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目前这个时代席卷全球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文学艺术。传统的美学观念,包括现代主义的,可以用康德对美的定义来概括:美是纯粹的、无功利的。而日常生活都可以审美化的观念,颠覆了传统的美学观念,打破了审美的无功利原则,由精神层面进入物质层面(不排除精神,但不要求上升到纯粹的精神,精神与物质地位持平),由精英化转变为普遍化。所以,田荣的散文是多数人的,而不是极少数人的。

田荣散文的又一点意义是,有许多篇章以他故乡为代表,素描式地再现并保存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乃至其后中国乡村的风土习俗人情。梁漱溟认为中国是农业社会,其社会是以乡村为本的。“以乡村为本的社会”意味着传统的中国文化基因是在中国乡村诞生、成长和运行的,中国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所在,就是五千年的中国。风土习俗人情是其载体与体现。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尤其是其中飞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使大批乡村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2000年天津大学公布的调查说,中国有370万个村庄,10年后已只有260万个,平均一天消失将近300个村庄。现在是2020年了,不知还有多少村庄。乡村消失,乡村的历史与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也随之正在消失。冯骥才就曾因此记录了天津郊区南乡36个村庄的风土习俗。田荣写这些散文时可能并没有像冯骥才那样有着明确的记录保存的意识,但客观上他做了与冯骥才一样的事,善莫大焉。

一个人一生能做的事很少,一直坚持做下来的更少。田荣一直在做写作这件事,现在结集印行了,可喜,可慰,谨以此为其序,并为之贺。

2020.7.6 于安庆

(0)

相关推荐

  • 徐田: 庚子初冬话雪情

    [总第127103期] 庚子初冬话雪情   作者:徐  田 东北 庚子年一立冬 就有瑞雪相迎 可人欣喜未尽 一场暴风雪接踪- 呼啸奔行 盖天铺地 填沟平壑 卷起雪岭 树刮断 线路损 车被阻 人难行- ...

  • 散文《乡村秋晓》

    湖南益阳   刘桂红

  • 【潘鸣散文】小满, 田间印象

    小满, 田间印象 一连串雷火太阳凌空朗照,把初夏的川西平原直接烘成"烧烤模式".点开手机百度,家乡的异常高温竟然成了当下惹眼的"网红". 热情过头的气候催得时令早熟,这才临近小满, ...

  • 文学港湾|沈俊峰|乡村的疼痛|朗读版

    2009年10月的一天,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奶奶以94岁高龄去世.接到电话时,我正在家门口的通惠河边傻傻地望水,一时怔住,真的傻了.翌日,我便赶往乡下.自五六岁随父母离开家乡以后,我曾经回过乡下几趟,但 ...

  • 【西散原创】王栋梁作品 | 心中的表白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我从故乡的<南湖月>上见到 ...

  • 拥抱金秋 乐享田趣——沈家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系列活动

    拥抱金秋 乐享田趣 --沈家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系列活动 盛泽镇沈家村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以百年名人沈求我故居为主体,与科普植物园.枫梨园等田园特色乡村资源有机融合,是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和实践 ...

  • 雷池诗社 | 小小作家◎朱雨彤【散文-父亲】

    小小作家 朱雨彤,女,初中,合肥市五十五中东校区. 父  亲 朱雨彤 那个夜晚,月光静静地洒落洁白的病床,父亲趴坐床沿上,脸上挂满了疲劳,但疲惫的身形并没有盖住父爱.女孩安静地躺在病床上,默默地注视着 ...

  •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名篇《月下》,请欣赏!

    "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我念诵着雅歌来希望你,我的好人. 你的眼睛还没掉转来望我,只起了一个势,我早惊乱得同一只听到弹弓弦子响中的小雀了.我是这样怕与你灵魂 ...

  • 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散文名篇《街》,请欣赏!

    编者语 沈从文于一九三一年五月十日完成散文<街>的创作.当时沈从文的家乡湘西军阀割据,为了扩大势力,他们都纷纷到处抓壮丁充军,甚至冒充土匪抢人.散文<街>描写的正是当男人都被抓 ...

  • 著名作家沈从文,10幅章草书法欣赏:清劲沉稳、不输于右任​

    沈从文 每当我们谈及沈从文先生,大多人想到的往往是那个写下诗意般<边城>的知名作家,其实,熟悉沈先生的人都知道,他还是一位历史文物研究者和"半个书法家". 为什么这么说 ...

  • 雷池诗社小诗人○沈雨《暮秋(外三首)》

    雷社小诗人:沈雨 沈雨   暮秋 蝉鸣叶坠日初沉,自在梧桐始艳装. 旧故云低浮雁去,儿时忆愿可还窗? 沈雨   青云志 鹏渡北海,凤舞朝阳.长云何曾暗雪山? 经书策论,进士不栉.去日必登凌烟阁! 沈雨 ...

  • 雷池诗社||蓝冰淋/沈俊华/李年顺/刘水洲

    雷社诗人:蓝冰淋/沈俊华/李年顺/刘水洲● 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  ●  夏与秋之恋 // ● 小诗三首//● 立秋 ● 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  ●  夏与秋之恋 // ● 小诗三首//● 立 ...

  • 雷池诗社||​八一抒怀●沈俊华/蓝冰淋/傲天/徐一钉/刘水洲

    雷社诗人:沈俊华/蓝冰淋/傲天/徐一钉/刘水洲 ● "八一"抒怀 文/沈俊华(安徽) 今年的"八一" 天空格外晴朗 阳光普照 军旗迎着红日 高高飘扬 无数白杨挺 ...

  • 雷池诗社||阳光有毒|沈哲义

    <雷池诗社>欢迎您 Welcome to LeichiPoets'Club! 沈哲义   诗歌 ●  阳光有毒 文/安徽·沈哲义 有毒的阳光 似万箭齐发倾泄而下 刺破蓝天,穿越白云 在斗转 ...

  • 当代著名作家手迹选(十)--- 韩作荣

    韩作荣 韩作荣(1947-2013),当代著名诗人.首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曾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作协第六.七.八届全委会委员.2013年11月12日凌晨因病医治无效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