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十个致癌因素让你离癌症只有一步之遥
10月18日是防乳腺癌宣传日 ,今天我们继续一起关爱乳房,关爱健康。
“粉红十月,呵护乳房”系列第七期——乳腺癌十大致癌因素。
很多人直到确诊乳腺癌的那一刻也想不明白,自己明明身体很健康,怎么就突然查出癌症了呢?
其实,并非身体健康就不会患癌,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突然被确诊为癌症的,也大多都是身体强壮而并非体弱的“健康人”。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PART.01乳腺癌更容易被气出来
“气出癌症”真的不是危言耸听。当人体内的负情绪长期没有得到及时排解,那么负面情绪会进一步影响人的中枢神经,使人内分泌系统紊乱[1],机体内环境失调,随之使人体抵抗力下降,癌细胞便可能乘虚而入[2]。
以中医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如果生了气散不出来,比如闷气,往往会在胸腹形成中医所谓“横逆”的气滞,很可能导致女性乳腺小叶增生,严重可导致乳腺癌。
而想要保持乳房正常的生理功能,减少乳腺癌发生风险,最简单的就是要有个好心情,少生气。想要生气的时候,不妨多想想那首《莫生气》:“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PART.02肥胖者患乳腺癌的机率更高
2019年,美国癌症协会、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曾在《JNCI》上发表了一项研究论文表示:50岁以上女性群体中,与体重保持稳定的女性相比,体重持续下降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较低,而且体重持续下降的量越大,患乳腺癌的风险越低[3]。
由此可见,肥胖也是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想改变这一局面,现在开始注意适度减肥,降低乳腺癌风险也还为时不晚。
PART.03频繁做CT检查,大可不必
很多人为了免遭患癌厄运,纷纷去医院要求做乳腺X线摄影检查或者CT扫描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从肿瘤筛查的角度来看,做乳腺X线摄影检查、CT检查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短期内过多的进行CT检查也是对人体也是有害的。
无论是乳腺X线还是CT检查,本质上都是一种具有辐射性的X光技术。
研究表明,电离辐射可以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而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辐射量及辐射时的年龄。
年龄越小,接受的电离辐射越频繁,患癌的风险更高;电离辐射的效应有累加性,如果接触辐射10年及以上,那么可增加60%的乳腺癌患病风险[4]。
当然了,只要不是频繁的做CT检查,一般是不会对身体有太大影响的。目前,国际上多个癌症研究机构和组织建议40岁以上女性应检查以每1~2年的检查频率,参加1次乳腺X线摄影或CT扫描,以此来确保有效的乳腺癌筛查[5]。
PART.04遗传基因,要检测
BRCA1和BRCA2基因是发现较早、研究较为确切、与乳癌发生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携带这类基因突变的女性乳腺癌终生风险为60%~85%,70岁之前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80%[6,7]。
当然了,虽然携带BRCA基因突变,但也不代表一定会患乳腺癌[8]。诱发乳腺癌的原因不仅与突变基因相关,还与环境、饮食、心理以及内分泌状态等因素相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最终决定携带者会不会患上乳腺癌。
不过,NCCN指南建议患癌风险较高的人群,应该从18岁开始进行每月的乳腺自检,从25岁开始每半年进行一次乳腺临床检查,比如乳腺钼靶和MRI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疗。
PART.05
吸烟或被动吸烟,都在将你推向癌症深渊来
有研究者发现,在20岁至44岁的女性人群中,平均每天吸烟一盒,烟龄超过10年者,患ER阳性乳腺癌的风险比少吸烟或不吸烟者高出60%[9]。
香烟燃烧后产生的烟雾里的多环芳烃、芳香胺、尼古丁等的物质,却是危害性极大的致癌物,目前这些物质均已被证明具有促进乳腺癌发生机制[10]。而且,即使你不吸烟,但却长期置身于香烟的烟雾环境中,同样也一样会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PART.06晚育的女性患癌及复发风险更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推迟生育,甚至有一部分女性选择不生育。这是由于很多女性误以为,生育会影响体内雌激素水平,诱发乳腺癌或导致患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风险增高。
但实际上,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示,怀孕会诱发乳腺癌或是增加乳腺癌复发的风险,反而有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认为妊娠对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改善作用[11]。
据世界癌症报告,未生育的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是足月生育妇女的2倍,且生育次数越多,患癌风险越低[12]。此外,还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怀孕次数≥2次就可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13]。
由此可见,生育并不会诱发乳腺癌或影响乳腺癌患者的病情,反而是具有益处的,觅友们不必过于担心。不过,对于正在接受治疗的觅友,为避免药物对胎儿造成影响,建议在停止抗肿瘤治疗大于6个月后,再实施生育计划 [14]。
PART.07大量摄入腌制食品,癌症不请自来
油炸食品的危害大家都心知肚明,然而却对腌制食品视而不见。
腌制食品包括酸菜、泡菜、咸菜等,这些腌制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食物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胺类可以发生反应,有强烈致癌作用的亚硝酸胺,而亚硝酸胺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活性[15]。长期食用这类食品,癌症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
总而言之,为了我们的健康,应警惕腌制食品这类舌尖上的“杀手”,避免长期食用腌制食品,日常适量、适度食用即可。
PART.08慎重长期服用避孕药
2012年,有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女性在18岁之前服用避孕药,与30岁以后服用避孕药的人相比,其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提前4年。这个研究还发现,在22岁至25岁之间服用避孕药,其乳腺癌的发病年龄可提前3年。
此外,研究还表明:在35岁以前服用者比35岁以后服用者乳腺癌的发病率高,生育者服用避孕药比不生育者患乳腺癌的风险大。第一次服用后再间隔若干年,不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而持续服用或近期服用者则增加危险性[16]。
总而言之,对于长期口服短期避孕药的女性朋友来讲,最好还是要谨慎,尤其是妊娠前就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建议定期前往随访乳腺的情况。
PART.09借酒消愁?不可取
酒能助兴,也能让人忘记烦恼,但也会带来烦恼。据美国护士健康研究结果表明:每周平均饮酒3~6杯(1 杯酒约含14g酒精)的女性,比从未饮酒者患乳腺癌的风险高15%,且酒精摄入量最高的女性(每天至少饮酒两次)则高达51%[17] 。
同时,我国在2016年进行的一项癌症筛查也发现,经常饮酒者发生乳腺癌的风险是不饮酒者的2.31倍[18] 。由此可见,随着饮酒频率、饮酒时长和饮酒量的增加,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逐渐增高。
PART.10年龄越大,乳腺癌发病风险越高
据最新国内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临床中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6岁~60岁。其中,特别是以45岁~49岁以及60岁~64岁又是两个重要的发病年龄高峰期。
除此以外,有研究发现,当女性的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3岁或者绝经年龄超过50岁,以及初生育年龄处于35岁之后,那么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也将显著升高[19]。
由此可见,任何年龄段都可能患乳腺癌。只不过,女性绝经后、月经初潮年龄过小以及生育年龄大于35岁这三个阶段,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更大。
END
患不患癌有时候就像买彩票。有的人一买就中大奖,而有的人即便接触了多种致癌因素,也就是多买了一些彩票,但这类人就像“中奖绝缘体”一样不中招。不过,这不意味着这类人永远都那么幸运。
而对于已经不幸确诊为乳腺癌的觅友,不要相信偏方,应相信医生和经过科学验证抗肿瘤的疗效,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成功对抗肿瘤。
封面图片来源:稿定设计
责任编辑:乳腺癌互助君
参考资料:
[1] 廖少玲,郑婉婷,陈殷琴.罗伊适应模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紊乱与重塑中的应用 [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1):18-20.
[2] Farrell C,Brearley SG,Pilling M,et al. The impact of chemotherapy-related nausea on patients' nutritional statu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quality of life[J]. Support Care Canc,2013,21(1):59-66. DOI:10.1007/S00520-012-1493-9.
[3] Sustained weight loss and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women ≥50 years: a pooled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data.doi.org/10.1093/jnci/djz226
[4]郑莹,施亮.中国乳腺癌发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C].第四 届上海浦东乳腺癌高峰论坛论文集,上海,2016:216.
[5]李爱华,叶研,孙志峰,云水英,田兴宽,胡在方,沈壮.乳腺癌与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20,36(15):2157-2160.
[6] Mehta A, Vasudevan S, Sharma SK, et al. Germline BRCA1 and BRCA2 deleterious mutations and variants of unknown clinical significance associated with breast/ovarian cancer: a report from North India[J]. Cancer Manag Res, 2018, 10:6505-6516.
[7] Bayraktar S, Arun B. BRCA mutation genetic testing impli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J]. Breast, 2017, 31:224-232.
[8] 欣欣,吴君,吴世凯,全景.安吉丽娜·朱莉 并非中国女性的榜样[J].健康之家,2013(07):34-42.
[9]吸烟与ER阳性乳腺癌相关[J].中国肿瘤临床,2014,41(16):1016.
[10]左晶晶,陈晨,曾曼丽,李曼,胡章威,陶泽璋.吸烟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16):3180-3183.
[11] 万芳.乳腺癌与生育内分泌[J].健康人生,2019(11):24-29.
[12] BRINTON L A. World cancer report:Reproductive and hormonal factors[R]. France:IARC,2014.
[13] 刘阳,杜松明,杨月欣,等.少量饮酒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的 Meta分析[J]. 营养学报,2017,39(4):343-348.
[14]年轻乳腺癌诊疗与生育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肿瘤杂志,2019(07):486-495.
[15]曾瑶池,胡敏予.食物中 N-亚硝基化合物与肿瘤关系的 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8,15( 2) : 151
[16]王靖.长期吃避孕药的人会不会得乳腺癌?[J].抗癌之窗,2018(05):36-37.
[17] KEY T J,APPLEBY P N,REEVES G K,et al. Body mass index, serum sex hormones,and breast cancer risk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 J natl cancer inst, 2003,95(16):1218-1226.
[18] 廖先珍,颜仕鹏,石菊芳,等,城市女性乳腺癌高危评估及筛查结果分析[J]. 实用肿瘤学杂志,2016,30(3):245-248
[19] 陈跃.如何自我排查乳腺癌[J].健康博览,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