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归来取出方滨生的楹联细细欣赏
二十年时光,弹指一挥间也。
1994年秋,汉上文化名人张元铁兄台赐来《话说方老滨生先生》的大文,嘱刊发拙主编的《许慎书画报》之上,余遵命予以刊发,并以此与方滨生先生结上了缘。之后几年,余与方先生时或通问,开始了神交。1995年春初,方先生应邀为余主编的《许慎书画报》创刊周年赐来五言楹联一副为贺,余遂在拙报“当代名家贺报刊周年”专版予以刊出,并把此副楹联庋藏箧中。
2010年元旦,当“第三届洪丕谟师生书画展”在重庆石柱开幕后,余带着几位学生有几天时间游山玩水。元月2日雨中游大足石窟。在游览区观音殿门额上,看到“净土珠光”四字,字体熟悉,走近看署款,乃方滨生先生挥题也。落款:“一九八五年岁次乙丑秋,邑人方滨生。” 睹字思人,余又想起了方先生挥赐来的那副楹联。
回到不歌楼,余即取出方先生1995年挥赐来的这副楹联,挂在墙上,进行欣赏。楹联五言行书,138×34cm×2的尺幅,联句:“翰墨弘宗统,文章振艺华。”上款:“许慎书画报创刊周年纪庆,九五年春首,时年八旬当下不减壮思,成都方滨生撰书并贺。”钤印“锦里”朱文和“滨生书印”白文,引首 “至佩其功力之深,深化入微。摘张大千先生题拙书语”朱文大印。此印文出处:张大千某年在台湾看到方滨生先生的书法,连呼:“好字,好字!”并即作题跋:“泰山经石峪,为历来榜书第一,五十年前,予往游泰山,居斗母宫,逾月去石峪,约二十里,予率拓手监拓之,得千四十馀字,坊间所售,才九百馀字,惜未能以自随也。今观滨生书家法挥,至佩其功力之深,神化入微,前尘历历,犹如石峪循行,流连不忍别去时心情也。”大千居士所题跋,是赞誉的方先生追橅《经石峪金刚经》书法。而此副楹联,则是方先生告别了长期钟守的《经石峪》之后,创立了既有传统又具个人鲜明风貌的新书体。这种书体纵横捭阖,大气淋漓,新奇中不离古法,伟岸中透出秀韵,功力内藏,水到渠成。方先生对书法创新,也有独到见解,尝云:“创新至为难,先具百年心。”又“通古浪淘沙,创新沙滤金。”时下乏创新者,多勉力而行,或失之浮躁,或流于狂怪,故难勉有急功近利、故弄高深之嫌。而方先生不慕荣利,脚踏实地走古人之路、走自己之路,再辅以自己的学养品性,由巧悟妙,妙而能达,终于形成豪迈洒脱,外长内敛,不激不励的个人风格,并被世人所认可。欣赏方先生此副楹联,虽是八旬老人手笔,但气势不减当年,毫无“感吾生之行休”(陶渊明语)的情绪。
方滨生生于民国二年(1913),卒年不详。四川大足(今属重庆市)人。居四川成都。6岁入塾,幼年即雅好诗文书画。初习《张迁碑》等,后醉心《经石峪金刚经》四十馀年,深得大千居士推重。晚年跳出《经石峪金刚经》,遂形成自己的书法风格。时与四川书画名家刘孟伉、陈子庄、伍瘦梅、赵蕴玉往来,探讨艺事。生前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协会员,四川书协顾问。出版有《方滨生墨迹》、《滨生吟草》、《书道弘旨》等著作。
方先生早享书名,又擅诗文绘画,书法曾被大千居士极力推崇。近些年,国内多有拍卖其的书法作品,一般三四尺对联在五千六元一副成交,折合才不到一千元一平尺,真的低的不能再低的价位了,还不趁机见一副买进一副。
作者
于建华,法名智凯,“大河鉴宝”书画鉴定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精书画鉴定,富书画收藏,参修禅宗,以笔墨做佛事,善诗文,现已出版书画鉴定方面书籍二十余种。
于建华朱砂《罗汉》,斑竹扇骨
于建华《行书》斑竹扇骨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于建华《行草》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