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7)

(七)

第三天一早,再次走进旧城雅法门。面前有三条路,首日走过中间的一条,次日走过右边的一条,今天很自然地选择左边。已经把旅游手册中圈过的旧城景点走遍,此时的散步不过是打发时光。雅法门之左是基督教区,游客的焦点都在圣墓教堂,周围的曲折小巷少有人来。基督教区没有犹太区、穆斯林区、亚美尼亚区特征明显,也不代表一个种族,显得格外静谧。路过一家手工瓷器店,陈列着漂亮的瓷石榴,样式虽然传统,彩绘却有不同,就走进去看看。胖乎乎的男老板招呼我随便参观,在画瓷坯的中年女子前驻足一会,又看过些瓷版画后,就发觉与伊斯兰风格的差别。伊斯兰美术遵循教义,基本以文字、花卉和动物为主题,少有人物以避免偶像崇拜,这里却有人物主题,还是王子和公主的爱情故事。看过介绍方知是亚美尼亚的传统瓷画,就买下一块,约好下午来取。重回街巷,继续懵圈,没方向还找不到人问。走到路尽头的铁门旁,以为是死路,刚想回头门却开了,旁边就是新门,古城探秘就是这么有趣。

去以色列博物馆的公交车站在新门和大马士革门之间,由犹太人运营,车况和乘客都与前日所乘的穆斯林公交很不同,更整洁先进。一路行过犹太人西城,环境面貌远胜穆斯林东城。想来也是必然,如果我是耶路撒冷的市长,同样不会对东城多做投入。做了,犹太人觉着浪费,穆斯林也不领情;不做,东西分际日益明显,族群矛盾日益加深;真是两难。

以色列博物馆建在缓缓的丘陵之上,附近还有国会大厦和圣经博物馆等,绿地环绕,景色秀美。赶上耶路撒冷日博物馆免费,由志愿者提供服务,问讯处就站着两位老奶奶。其中一位非常喜欢中国,项链上都挂着中文的“爱”字,破例送给我们一份中文的导览图。博物馆的设计有些怪,展厅入口离大门距离很远,要穿过花园走上山坡,长长的楼梯旁布置着现代的雕塑。以色列博物馆发展速度惊人,馆藏十分丰富,分成考古历史、美术、犹太人生活、死海古卷、青少年教育等很多专区。想看多一些,就走快一些。

我最爱考古历史馆,序厅是一组人形陶棺,距今三四千年。风格类似古埃及石棺,但用简易的陶土制作,两者应有联系。迦南位于亚、非、欧交汇处,考古资源丰厚,从早期文明的古埃及、古巴比伦、亚述、波斯、希腊、罗马;到中古时代的拜占庭、十字军、阿拉伯、土耳其;还穿插着隐修派的文化传承和当地人的融合发展;真可谓看尽西方文明源流。我对早期文明更感兴趣。石器时代的长矛和挂饰有很高的审美情趣,展现出高超的工艺。与中国仰韶文化陶器多用彩绘不同,此地陶器以造型自然写实取胜,人形、羊形储罐非常典型。几尊人形陶俑,形式固定,推测是最早的神祗崇拜。还看到一件三足鼎,鼎身与中国古鼎肖似,鼎后却立有陶人,引起我很多联想。朱迪亚沙漠的洞穴中发现大批青铜宗教用品,也许是人类最早的宗教圣殿遗址。古希伯莱文的专题展示很吸引人,最醒目的位置上原引《旧约·耶利米书》(30.2):“你将我对你说过的一切话都写在书卷上”,死海古卷的发现证明了这点,更多的文字出现在日常陶器用具上,虽然零散不成篇章,却说明文字的使用已在民间普及。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形成统一的经典之后更是意义非凡。《托拉》经卷是记录犹太教经典《摩西五经》全文的羊皮卷,为犹太会堂必备之用品。经卷必须使用方体希伯来文,以手工方式抄录在248片羊皮上,不得刻版印刷,不能有任何错误,书写的方式必须与古代习俗保持一致。犹太人大流散两千年,始终恪守这一传统,人人背诵,代代相传。当犹太复国时,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使用不同的语言很难交流,但都会吟诵《托拉》,很快就以经上的古希伯莱文为基础,结合现代语法,创立新希伯莱文,在所有犹太人中使用。不由感叹中华文字与文明何等幸运,世世代代都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身为华夏子孙,都应肩负传承的责任。明朝顾炎武说:“国之兴亡,肉食者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天下,不是政权,而是文化。玻璃专题展区立意很好,从一个点上折射出这片土地的文化之光。在近东发现了4000年前的手工玻璃,3500年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已经能做出玻璃容器,1500年前地中海东岸的阿卡附近出现了吹玻璃的技艺,后来玻璃在基督教和伊斯兰艺术中发扬光大,成为最重要的装饰品之一。以色列博物馆也有偏颇之处,对于阿拉伯文化介绍很浅,其实自六世纪倭马亚王朝攻占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已经在这片土地生活了一千四百年,其精美的工艺艺术着实可圈可点。从眼前流淌过的文物中,我感受到普世的美,美可以穿透种族和宗教,直抵人心的最深处。

考古历史馆旁是犹太人生活馆。展馆从生死与婚姻开始,一步一步讲到宗教建筑、历法服饰,从不同的侧面诠释犹太人的生活特征。最突出的展品是从欧洲、亚洲、美洲移来的四座犹太会堂内饰,统一的宗教内涵,不同的表达方式,应该就是犹太人既忠诚传统,又善于学习的最佳写照。对一个迁徙流散的民族而言,坚守传统可使宗族不致湮灭,但鲜明的特征也很容易招致误解,甚至被区分被迫害。匆匆走过美术馆,只在熟悉的莫奈、梵高和高更画作前略停了停,说实话我对西方艺术的知识少的可怜,只对文艺复兴和印象派稍有感触。看到一些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画作,真心羡慕,可惜在我年少时连美术课都很少。审美教育目前在中国依然不足,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死海古卷馆并不在主体建筑中,白色的外观象征着发现死海古卷的瓦罐盖子。馆内严禁拍照,中间的环形区域陈列着一幅长卷《以赛亚书》(A卷),周围展台则是其它古卷残片。1947年死海古卷发现于朱迪亚沙漠的昆兰洞穴,大致在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世纪抄写完成,主要写在羊皮卷上,也有部分用沙草纸书写,其内容主要分为三个范畴:圣经手稿、宗派手稿和经外书。展馆外的影音厅循环播放死海古卷的故事,展现昆兰隐修士的生活,吟诵、祈祷、抄经以及严密管理经卷等情况。死海古卷的发现是基督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证明旧约中除《以斯帖记》之外各卷都成书在基督之前,而且古今内容完全一致。文艺复兴之后对旧约中许多预言是先写的还是后补的争议不断,严重动摇基督教的信仰基础,古卷一出,所有争议和猜测都烟消云散。死海古卷对犹太人的意义同样重大,证明了3500年来摩西五经(《托拉》)被严格准确的复制抄录,旧约的故事就是犹太先民真实的历史。在死海古卷馆的幽暗灯光下,我对犹太人传承的毅力心生敬畏。死海古卷馆外还有第二圣殿的模型,两者基本同一时期,辉煌的圣殿早被摧毁,羊皮的经卷幸得长存,不由为犹太民族的苦难与坚韧长长叹息!

博物馆设有餐厅,简餐味道还不错,顺便整理思绪和心情,准备去大屠杀纪念馆。“通过艰辛努力,你们创造了世界上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这片土地不仅历史、文化富饶,机会众多,而且精神富足。我们所在的这所博物馆便传递了这种精神。从两座圣殿,到光荣的马萨达要塞,我们看到了一种难以置信的信仰和毅力。正是这种信仰激励着犹太人相信自己的命运,战胜绝望,并在这里创造出一个令其他民族不敢想象的未来。”

(0)

相关推荐

  • 犹太人不信耶稣,来到哭墙的犹太人,都被当场的气氛所感染而落泪

    翻开西方的历史,你会发现,神话故事模糊了真相.翻开<圣经>,你会发现,神话传说里,记载的,都是人的故事. 犹太人不信耶稣! 原因说起来,是特别的伤! 没人能够否认,基督教源于犹太教.基督教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 曾经走过的路 都应不可忘记 (一) 一直想去以色列,一直觉得那里乱,始终没成行.真下定决心,反倒容易了,签证也不繁杂,费用还低,一给就是五年,相当划算,唯一的缺点是持有以签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2)

    (二) 吃过两顿饭,睡上一个觉,飞十一小时,来到以色列.走出机舱门,觉得哪哪儿都新鲜,这完全是心理作用,本古里安机场就是个现代建筑,也就马赛克拼嵌画有点当地特色.通关时依然忐忑,生怕一言不合,把我拒之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3)

    (三) 出门够早,游完西墙广场和圣殿山也不过9点,在粪门旁的售票处买好戴维森中心和大卫城的门票,并报名参加11点戴维森中心的英语团,心里估摸着两个小时逛完戴维森中心应该差不多,脚下加力前往大卫城. 大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4)

    (四) 耶稣最后的时光在耶路撒冷.礼拜天骑驴荣耀进京,礼拜一耶稣洁净圣殿,礼拜二宗教领袖冲突,礼拜三阴谋杀害耶稣,礼拜四客西马尼被捕,礼拜五受审被钉十架,礼拜六主被安葬坟墓,之后是复活升天.第一天的后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5)

    (五) 原以为辛苦一天,今天会醒得迟些,睁开眼看手机才六点,还是决定起来,出门散步.尝试着坐一段轻轨到大马士革门,票价也是5.9元.耶路撒冷的轨道交通仅此一条,看上去更像有轨电车.叮叮当当声中,轻轨平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6)

    (六) 旧城的人越聚越多,比例最高的是学生,穿着白色的汗衫,成群结队,欢乐热闹.总体感觉这两日见到的犹太人,无论传统的黑衣黑帽,还是年轻的白衫学生,都不是很有礼貌,也不是很守规矩,比中国人还嘈杂呱噪,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8)

    (八) 大屠杀纪念馆建于小山之巅,主展馆劈开山岩而建.步入馆内就看到一条尽头光明的笔直长廊,但不能直接通行.观众必须穿过两侧压抑黑暗的展厅曲折行进,一幕幕大屠杀的场景如怪兽般扑到眼前.除了实物和文字,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9)

    (九) "世上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上有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上的这段文字仿佛是世上最好的旅游广告,可真想寻美而来的游客一定会失望.我在耶路撒冷的第 ...

  • 不可忘记——我的以色列之行(10)

    (十) 第一次在海外自驾,我很谨慎,早早下好离线地图,提前设置上今天的目的地,再检查一遍车况,没问题,一脚油门出发.昨天的大拥堵让人心悸,今早的路面上却没几辆车,顿时信心大增.透过车窗再看一眼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