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简史12:1985年-中国硬笔书法的里程碑 《1985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字帖 》刘惠浦、赵彦良、曹宝麟、任平 等

本书为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十名特等奖获得者的作品专辑,每人约15页,像是十位书法家的精品展,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十名作者当年的创作水平。

对于坚守在硬笔阵地的同道,以现在的眼光审视,肯定会觉得其中一些作品也没有过于惊艳之处,这是时代使然。但即便是在异彩纷呈的当今硬笔书坛,我觉得像马明、刘惠浦、赵彦良、曹宝麟、任平等人的作品,依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值得反复品读观赏!


怀念1985 

中国硬笔书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滥觞,短短五年的时间,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性普及活动就在1985年被彻底催燃。

今天,我们每一个涉足或者涉及硬笔书法的人,在回首21年前时,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个硬笔书法史上的高度!

1985,这一年应该是硬笔书法史上非常具有意义的一年,也应该是具有里程碑高度的一年。首先,1985年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不仅仅属于硬笔书法,它也应该是中国书法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100万投稿者,这说明了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至少有100万以上喜欢书法或者喜欢写字的人,拥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着实让人慨叹!以后任何一次硬笔书法比赛、任何一种规模的比赛、任何一种形式的硬笔活动都没有超越这个人数。虽然在此之后硬笔书法的热潮继续了10年左右,但似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队伍在逐渐的减少。但是,1985,无疑为今后硬笔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土壤。没有这么大的一个受众群体,硬笔书法很难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和规模;没有这么大的受众群体,硬笔书法也禁不起20余年的衰减仍然有这么庞大的队伍存在。

其次,这次大赛为中国硬笔书法今后的发展贡献了几位非常成熟且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硬笔书法家。这次大赛产生了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浦、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十名特等奖作者。这十名作者他们的作品、风格、审美取向、取法、表现方法、技法无疑都是相当成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的作品已经标志着中国硬笔书法创作的成熟和艺术高度,直至今天,他们中有半数的作者的创作仍然为硬笔书法界无法超越。其中前五名(拙文的排列顺序,当时的排列顺序记不清楚了)作者现在已经基本都是毛笔书法领域的高手。

我一直觉得,1985年那个比赛,那十名特等奖作者包括一等奖中的王正良先生,他们的对毛笔书法的取法,无疑是给当时的硬笔书法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为今后硬笔书法的取法和创作提供了极其光明的道路!表现技法上,曹宝麟的美工钢笔、任平的粗笔头钢笔、刘惠普、马明的蘸水钢笔等等这些特殊(当时就是特殊了)工具的运用和表现出来的意趣是非常有引导意义的;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普、仇寅、张杰他们直接取法毛笔书法的风格表现,无疑又使得硬笔书法法具有了浓厚的艺术色彩和艺术情趣;赵彦良、张秀、葛全胜、顾仲安、张杰包括王正良先生的普通钢笔的细线条运用,为硬笔书法的今后普及奠定了大众化的基础和信心。

从1985年这次大赛开始,从这十名特等奖开始,他们成了硬笔书法界的十种经典风格被效仿、模仿、开发、繁衍。他们的取法、技法也几乎成了硬笔书法今后的宝典被传承下来。包括1988年冠以“国际”定语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所再次涌现出来的硬笔书法标志性人物谢非墨、王惠松、吴舫等也无不是受到了那次比赛风格导向的影响----深入、直接取法毛笔书法。放眼20余年来中国硬笔书法所出现的精英人物,他们的取法、创作无不是深入的在毛笔书法中吸收和探索。所以说,1985年,那十个特殊的时代人物为中国硬笔书法界所提供的创作,提前为硬笔书法的成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天,硬笔书法的发展似乎已经冷清了许多。受众、参与人数的下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无奈;精英人物的跳槽和流失,有着很多的遗憾;近10来年硬笔书法创作似乎也出现了停滞状态,鲜有突出作品和精英的出现,也使得硬笔书法在走向上让人迷惑和迷茫。这里面应该分析、值得分析的原因很多。要解脱硬笔书法的当前状态,梳理这二十几年中国硬笔书法走过的道路,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梳理,我们或许能找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怀念1985,并不是一种怀旧情绪,我想通过这种怀念,不仅仅要唤起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发现被我们遗忘的什么;不仅仅要怀念1985,我觉得我们硬笔书法界还有必要怀念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通过怀念来唤醒硬笔书法!

齐玉新   2006年7月20日凌晨


字帖摘录

《1985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字帖》

出版社:《东方青年》杂志社
出版年份:1986年

未完待续......
内容源于网络由 练字以后 收集整理。
本期的《中国硬笔书法简史》就到这里,这是练字以后的连载栏目。由练字以后公号首发,如转载请说明出处。

只讲干货,没有套路的书法账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