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历史记忆 展黑土风采”之龙博珍藏篇 招抚副使之印

中国的篆刻文字自古就有,有殷时的甲骨文、周朝的钟鼎文、秦朝的刻石等等,因其皆是雕刻在金铜玉石上,通称为“金石”。从春秋战国到秦朝以前,印章皆称“玺”。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则规定“玺”为天子所专用,大臣及民间的私用印皆称为“印”。从此以后帝王用印皆称“玺”或者“宝”,而官印则称“印”,将军印则称“章”。

招抚副使之印于1963年在佳木斯市大赉乡南城子村发现。印为铜质,正方形。边长6.5厘米、厚1.6厘米,重755克。印钮高3.5厘米、宽1.7厘米、长3.5厘米,印文为汉字阳文九叠篆书:“招抚副使之印”。

招抚使为临时性的武官。史料中多有记载,《宋史》中曾有提及。《金史·百官志》中虽没有招抚司、招抚使等官职,但《金史·地理志》中提到:单州“兴定五年二月置招抚司,以安集河北遗黎”,《金史·宣宗本纪》中也有兴定二年五月“山东招抚司遣提控王庭玉、招抚副使黄掴阿鲁答等讨平之”、元光末年完颜弼“累官知东平府事,山东西”路兵马都总管,充宣差招抚使”的记载。可见金代末期曾有招抚司和招抚使的设置。在招抚使前冠以“宣差”就更能说明它是在战时临时派遣的武官。这方铜印虽无年款,但根据史料和印制,可推断为金末官印。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中华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把小小的刻刀,玩转方寸石头。从殷商、战国、秦汉、魏晋六朝时期的古代篆刻艺术,到宋金元时期的篆刻巅峰,再到晚清、近现代篆刻大师层出不穷,形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篆刻艺术文化历史。金代篆刻艺术便是祖国篆刻发展史中瑰丽的光环。

(资料提供:黑龙江省博物馆 辛玮)

(0)

相关推荐

  • 皖派篆刻

    皖派篆刻,中国明清时期的篆刻流派.代表人物:何震.苏宣.程朴等,亦或以邓石如.吴熙载.赵之谦等为代表. 邓散木在其<篆刻学>中说:"开皖派者,为三桥高弟何震."&quo ...

  • ​传红色精神 展时代风采|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互联网要始终服务人民与经济发展需求

    回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奇迹,离不开一代代互联网工作者的努力,没有他们,互联网只能是空中楼阁.刘韵洁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任原邮电部数据通信研究所所长,原邮电部电信总局副局长兼数据通信局局长,原邮电部邮政科学 ...

  • 天主教会在平凉的历史记忆,嘉布遣会神父修女在“陇上旱码头”的开拓耕耘

    天主教会在平凉的历史记忆,嘉布遣会神父修女在"陇上旱码头"的开拓耕耘 一,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平凉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 ...

  • 【总113期·历史记忆】老妈的靠山镜

    缅怀历史是对灵魂的洗礼. --七月 作者简介:刘克增,男,1956年12月生于迁安大崔庄镇西密坞村.初中文化.迁安市交通局公路站退休工人.退休后落户石家庄.喜欢吹葫芦丝.喜欢文学,曾经多次在<鸿 ...

  • “扬青春活力 展青春风采”——炫艺舞出青春风采

    "扬青春活力 展青春风采" --高唐县青少年健步走主题活动 炫艺舞蹈队的开场舞<祖国永远是我的家> 五四精神颂 作者:高淑红 风雷五四激波荡,撼地震天豪气扬. 烈火青春 ...

  • 雄安历史记忆之安州二台

    作者:云中子 安州,曾用名濡阳,概因北关外有濡水河,又有易水在城北,其发源自代州.广昌.经安肃.漕河.徐河界,石桥河一亩泉河.滋河.沙河.了河.唐河九河至此,合流为易水,易水有三.分北中南三支,其一与 ...

  • 高中作文写作指导“让城市留下历史记忆”发言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以市花的传说为主题创作的雕塑曾作为某市的城市地标,是该市几代人的共同记忆.后因城建需要,十几年前该雕塑被拆毁,直至去年才在该市新区复原.今年春节期间 ...

  • 现大唐盛景 展青年风采——西美志愿者在行动

    艺术史剧场 值此五四青年节,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和影视动画系联手推出的"艺术史剧场"现身于"建国路老菜场市井文化街区",为广大市民朋友奉上了一场艺术史剧场快闪 ...

  • 【历史记忆】建国后首个五四青年节罕见彩照

    建国后首个五四青年节罕见彩照,9万中国年轻人庆祝自己的节日 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体现了当时中国青年救国图强,体现了德先生赛先生对中国的影响,五四运动因此也被视为中国现代化的开 ...

  • 敬胜堂古建筑中的历史记忆

    敬胜堂古建筑中的历史记忆 敬胜堂建于清乾隆末年(1792年),至今有220年,先祖姻行百六六公,名廷贵,他生于乾隆癸酉年(1753年),享年76岁,学历太学生,是一个医生.夫人唐氏,生于清乾隆庚午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