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痛苦起于执念,觉者明于顺应

一、

痛苦是因为执念,执念是因为停留于事物的表象,无法察觉其事物本质的演变规律而造成的结果。

正所谓“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只有不执着于事物表象之上,才可称之为智者。

因为在这个世上,任何事情都不是恒定不变的,事物的好坏同归于一,而“一”并非是一个固定不变的象,而是一个统称,包含了事物的演变,起始到结束,更包含了事物的好坏状态。

《道德经》之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起始于道,道生出一,这个一包含了事物的不同面,不同的演变状态,也包含了事物循环往复,生灭转变的规则。

一个人只有站在道的角度去看事物不同的演变状态,才会不执念于事物的片面之中,这就是超脱于世俗表象的智慧。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知成之必改,则求成之心不必太坚;知生之必死,则保生之道不必过劳。

既然知道成功必定会有失败的伴随,那么追求成功的意愿就不必太执着;既然明白有生必有死的道理,那么对于养生之道就不用太花心思。

事物有成有败,这是事物的演变规律,人生有生有死;这是人这一生必然存在的状态,好坏、成败、生死,这都是代表了事物不同状态的演变。

所以面对世事的时候,能了解事物的所有演变规则,就不会只注意事物的表象,这个时候也不会停留在事物的某一片面状态中,更不会因此轻易的生出纠结之心,从而摆脱执念。

就像佛家说,人生的每一刻际遇都是“因缘和合”共同组成的切面状态,在人生这个错综复杂的因果状态之中,很多事情都不是恒定不变的,会有着各种不同的状态出现,而我们的主观感知总会执着于事物的交合点之中。

智慧的人能够坦然顺应,而愚昧者只能固执执着。

能顺其自然者方为智慧,在人生中,也能因为自身的坦然而变得更加随和;反之,无法摆脱执念,身处于局限之中时,则处处受拘束,一言一行都会带着枷锁,这便是执着的痛苦。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列御寇给伯昏无人表演他的射箭技术,把弓拉的很满,同时在手臂上放一杯水,箭射出去的时候,每一只箭都可以正中靶心,而列御寇好像一个木偶人一样可以不动声色。

伯昏无人说:“这是有心射的箭,还不是无心射的箭,我要和你登上高山,站在高耸石头之上,下面是万丈深渊,你还敢射吗?”

于是伯昏无人登上高台,脚踩危石,脚下万丈深渊,背对着深渊向后退,脚跟一半悬空。

他请列御寇上来,列御寇害怕的趴在地上,站都站不起来,冷汗直流到脚跟,伯昏无人便说:“至人,上观青天,下测黄泉,纵驰八方,神色不变,现在你惊慌失措,神色不定,想射中目标就很难了。”

二、

因为身居于悬崖之上,脚踩于危石之间,自己的心不再是自由的,而是由恐惧造成了枷锁,这个时候连站立都很艰难,更不要说还去正常射箭,这就是心有枷锁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人生也是如此,当一个人过度在意某一个片面时,就好像脚踩危石一样,内心也会形成约束。

好的人生是能够顺应事物自然状态演变,不局限于某一个片面之中,才能真正逍遥的度过这一生。

有一天,一个名刹古寺来了一个侍女,想要剃发修行,这个侍女年轻漂亮,还有一种不可侵犯的气质。

当时住持就拒绝了她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虽有女子遁入空门,但是修行对于女人来说太困难,而且因为女子本身貌美,到时候未能修成正果,反而玷污佛门,所以感觉不太合适。

而侍女听了之后,就在寺庙门前跪了三天三夜,住持最后被她诚心打动,于是剃发修行,取名慧春。

慧春就住在寺庙旁边一个小尼姑庵里,为人平易亲切,看见来往路人都会端茶送水。

有一天慧春捡了很多柴堆在庵前生火,随后自己坐在火旁坐禅入定,住持听了之后赶忙去看,问她:“慧春,你在里面打禅热吗?”

而慧春平静的回答说:“冷热不知。”

这一句“冷热不知”之中藏着人生最好的态度,就是顺应自然,并非是真的不知,而是不入心,察觉事物生灭之理之后,一切随其自然。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自然演变的状态,而一个正确的认知与伟大的人格,一定是具备完美的心智,能够应对人生的好坏变化,而不是轻易的随着世事变幻,轻易的执念于一时得失变化之间。

不管这种认知是经过世事锤炼得到的返璞归真,还是本身就有高于世俗的智慧,这样的精神,才是真正觉醒的状态。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

  • 什么是执念

    我是 这样理解执念的,执着于这年头,并孜孜不倦的行动,为了这执念甚至甘冒生命的风险.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2018年的时候,69岁的夏伯渝终于登上珠穆朗玛峰,而且他的双腿已经截肢,而这截肢也是因为在登顶 ...

  • 破执,破我之执念

    破执,破我之执念.为何人人都会有执迷不悟的时候,就是执念太强,处理一些事时太过于偏执,一条道走到底.因为执则迷,迷则不悟,所以说"执迷不悟".那么何时才能破执,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 ...

  • 《小窗幽记》:以慧眼观尘世,跳出世俗局限

    一. 世人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我"字,人皆以"我"为中心,所以在"我"身上产生的事情便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我们经常习惯性地说"我的 ...

  • 执念最后会变成什么

    看到很多人把执念故事化.想象化,甚至是美化,突然好奇执念究竟应该是何种意思. 百度上给的释义是:因执着而产生的不可动摇的念头.可形容因为对某事物的极度执着而产生了过度追求的念头.知乎上有网友的解释是: ...

  • 《庄子》:放下自己的偏执,才不会成为思想的囚徒

    一. 庄子曾经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支离叔和滑介叔两个人在冥伯的山丘上和昆仑的虚无之所里游乐观赏,那里曾经是黄帝休息的地方. 不一会,滑介叔的左肘上长出一个瘤子,他感到十分惊恐,并且厌恶这个东西. 支离 ...

  • UC头条:《庄子》: 内心存在执念, 人生便有“心笼”

    点击加载图片 能够让你感到痛苦的事物都是你过分在乎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我们在控制事物,而是事物奴役了我们. 当我们过分在乎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得失都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外在的因素我们无法 ...

  • 《庄子》:不执念于世俗悲喜,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尊重

    你面对人生时的态度,就是对于生命所赋予的意义.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一. 人从虚幻中来,又到虚幻中去,人生本无"实相",我们存在于世间的状态,也不过是体验生命的过程,而 ...

  • 庄子: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却成了禁锢内心的深渊

    庄子:人生过度执念的外物,却成了禁锢内心的深渊. 古人常说: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大凡是生活的智者,无论处在什么样的境地和状态中,他的心思都会将"向外求"转化为"向内寻& ...

  •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就是执念太深

    我们一直以为"执着"二字,是很好好的,是值得推崇的,但若在这两个字前面加上一个"太"字,那便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了,可见,太过于执着也并不是什么益事. 一个人要是太 ...

  • 庄子:一个通达的人,不再辩解,不再执念,不再哀愁,不再留恋

    德的最高境界是"和",也就是你内心充盈,在外的一切全部忘却的状态. 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状态,所以,人在这个世界上,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 <庄子 ...

  • 《人生感悟荟萃:人一生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源于内心的执念》

    人来到这个世上,苦,是必经的过程.人这一生,所有的烦恼和痛苦,都源于内心的执念.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人之所以活得那么累,就是因为欲望太强烈.我们出生时一无所有,我们离去时也是两手空空. 但却总在活着 ...

  • 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来自源于内心的执念

    今天分析一个女命的八字.因为经常在网上写一些关于命理的文章,有很多网友也希望能给他们看看八字,希望从命理方面找出自身问题,加以趋吉避凶.把这个八字分析作为案例分享给大家,供广大易学爱好者参考. 格局层 ...

  •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不拘泥于对错,放下执念,境界高一点,就能不为世俗所累。

    庄子说:"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不拘泥于对错,放下执念,境界高一点,就能不为世俗所累.   话说某一天,有个人乘着船渡河,行进过程中,眼看着前方有一艘船就要撞过来了.这个人连忙大 ...

  • 《庄子》:内心存在执念,人生便有“心笼”

    一. 能够让你感到痛苦的事物都是你过分在乎的,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我们在控制事物,而是事物奴役了我们. 当我们过分在乎一件事情的时候,这件事情的得失都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而外在的因素我们无法控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