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文化的多元性
□戢持渊
遵义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包含方面多元宽广,初步梳理,有如下特点:
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遵义已发现柴山岗、马鞍山、董公寺等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史记·西南夷列传》有一些零散记载。到了汉代,出了三位大儒:第一是中国文字学的宗师尹珍,第二位是中国第一个注《尔雅》的舍人,第三位是从司马相如学赋的盛览,他写的《列锦赋》可与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媲美。明末清初,一大批明朝遣臣逃到遵义。他们隐居乡里,开馆讲学,著书立说,著作颇丰,对推动遵义的文化作了很大贡献。著名的有巡抚钱邦芑,御史陈启相,东林党首领邹元标之子邹之麟。
遵义的沙滩文化是以郑子尹、莫友芝、黎庶昌为代表的沙滩学者群,学养深厚,在清中叶后100余年间,共著书153种,计1200万言,内容涉及经、史、子、集、诗歌、科技、艺术等若干领域,梁启超、张之洞、胡适、钱钟书等人都有极高的评价。浙江大学编的《遵义新志》特定“沙滩期”为“全国知名文化区”。
遵义因深厚的汉文化影响,科举时代全省中举人数均名列前茅。20世纪后期崛起的“黔北作家群”和“诗乡”等,也绝非偶然现象,皆与遵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有关。
独树一帜的土司文化
自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杨端从长安起兵,在遵义建立起世袭的土司制度,传及29代,历时700余年,跨唐、宋、元、明四朝。杨氏政权相对稳定,使播州的经济文化持续发展。宋元时谓中国的土司为“思播田杨,两广岑黄”为最,其中播州杨氏为第一,面积约有7万平方公里,建立起了一支拥有10余万人的军队,其经济实力可想而知。
杨氏土司的文化遗迹有唐代杨端写的《罗氏忠爱堂谱序》。1982年列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杨粲墓,规模宏大,石刻精美,是中国宋代石刻的艺术宝库,还有保存较好的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
意义深远的长征文化
1935年1月,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驻黔北,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段革命历史,在中国历史上是辉煌的一页。
红军入黔北二进遵义城,四渡赤水河,在遵义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址和文物,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中华苏维埃银行旧址、中央领导人长征时旧居、红军烈士陵园、万人大会会场等。以遵义会址为中心的纪念体系日臻完善,一批革命历史地已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享誉世界的酒文化
遵义的酒文化也极为悠久,早在汉代武帝派唐蒙出使西域,有取回枸酱回长安的记载。在市境内出土的宋代酒具、石刻,已有酒的生产和饮用等佐证。20世纪50年人全国评的八大名酒,遵义就有茅台、董酒两个品牌,而茅台酒一直居于榜首。
茅台酒在全世界享有盛名,其产地也是国内外友人和旅游者向往之地。遵义的酒文化蕴含丰饶,是遵义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人文荟萃的西迁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于1938年迁都重庆,浙江大学等著名学府相继迁来遵义,大批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在遵义讲学和著书立说,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使遵义的文化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浙江大学的著名教授竺可桢、梅光迪、张荫麟、费巩、缪钺、丰子恺、苏步青、王淦昌、贝时璋、谈家桢、李熙谋等60余人,在战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科研和教学,获得了丰硕的成果,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李约瑟博士于1944年到遵义考察了浙江大学后,称浙大为“东方剑桥”。
西迁院校在遵义产生了文化财富,并留下一批历史遗址。在遵培养的学生,现获国家院士称号的就有40余人。
原始古朴的仡佬文化
遵义的仡佬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史记》中称为“僚人”,由于他们长期独立的生活习惯,与外界相对交往少,古老的民族文化受外界影响较少,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面貌。
仡佬族的饮食、住所、服饰及民风民俗,古朴纯正,很有地方特色,尤其是仡佬族的傩戏,被学术和艺术界定性为“中国古文化的活化石”。傩戏面具有佛、道、儒等各种流派,脸谱形态各异,形象生动。仡佬古墓葬、石刻等现存较多,尤其是古墓数百处,有岩棺、悬棺、竖棺、倒棺等10余种。还有婚丧嫁娶的歌舞,古老的神话传说,说唱教化的劝善歌谣,调情纵歌的民间小调,处处是民族文化艺术的展示。目前,道真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对仡佬文化的收集和研究已初见成效。
此外,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独具风采的名人文化,都很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