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彪谈匾额书法(附精选刘洪彪匾额书法作品集!)

刘洪彪

书法报:让您印象深刻的传统匾额书法有哪些?请举例谈谈。

刘洪彪:我20岁前生活、工作在江西萍乡矿务局高坑煤矿。偶尔去坐落在萍乡城中的矿务局机关和紧邻的安源煤矿,总爱仰观矗立在局机关大楼上的“萍乡矿务局”五个遒劲大字,静赏建造于1898年的安源煤矿井口上的“总平巷”三个清朝末年的雍穆楷书,每每生发一种神圣感和自豪感,亦有一种心向往之的憧憬。

参军一个多月,我有幸被派往北京参加电影放映员培训,每逢周日,便邀约战友逛繁华街市、游名胜古迹。就在那些日子里,一批令人赏心悦目的匾额招引我三番五次前去观瞻,如:传由光绪皇帝或举人严寅亮题写的醇厚“颐和园”;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的劲健“故宫博物院”;乾隆皇帝题写的蹙敛“都一处”;150年前由秀才钱子龙题写的圆融“全聚德”;同样出自郭沫若手笔的密致“荣宝斋”;毛泽东于1963年题写的挺拔“中国美术馆”……毫不夸张地说,我20岁上下看到的这些匾额题字,几乎是坚定我学书信念并踏上学书长路的原动力。

书法报:匾额书法在书体选择上有哪些讲究?您一般选择哪种书体书写?

刘洪彪:在以实用为主要功能的古代书法转变为以审美为主要功能的现代书法的今天,匾额书法是少有的功能不变的书法类型。匾额存在的理由,就是要让路人和来客易识好认、一目了然。所以,无论古今,题写匾额多采用楷体和易于辨识的行书,而难于识读的篆、草二体则稀有少见。

为社会各界和文人雅士题写匾额,是书法家日常创作的组成部分,我在数以千计的匾额题字中,使用最多的还是行书,因为行书既能确保大众识辨,又有情绪变化和艺术表现的更多可能性。针对一些特殊场所和索题者的特殊要求,也偶尔用隶书、楷书题写。个别文人墨客的私有空间,也有用草书题写的先例。

书法报:匾额书法在风格取向上有无特殊要求?

刘洪彪:虽然匾额用字多为楷书和行书,但不同环境、不同处所、不同类别的匾额,在书法风格和审美意趣方面,还是要有所契合。题为寺宇庙堂,应端严庄静;题为政府院校,须规整谨肃;题为商厦店铺,要平易清通;题为园林艺苑,可逸雅谐和……

实用时代的书写者们,一旦书成一格便趋于固化,对不同场域、空间的匾额,既无形神改换的主观意愿,亦无韵趣变化的方式手法。于是我们见到的某些名家题写的诸多匾额,就显得面目单一,如从电脑字库中集字而成。

当代匾额虽然仍以实用为主,但其审美功能所占比重大增,故题匾书额几近艺术创作。尽管匾额多为少字数均衡排列,但只要有变化意识和创作欲望,诸如换笔换纸、轻提重按、密布疏置、徐行疾走……都是避免雷同、实现变异的术径。

书法报:匾额书法在章法处理上应注意哪些?

刘洪彪:如果按匾为横式、额为竖式的说法,匾的幅式多与四尺对开横幅相近,额的幅式多与四尺三开、四开竖幅趋同,而这些尺幅的应用,又是书家习以为常的。当代书家在这些幅式的创作实践中,业已完成了在传统形式继承基础上的章法创新:满构图、出穴式、重心偏左或偏右、主体靠上或靠下……展厅里书法作品的章法构成时出新巧。不过,匾额因其面向大众的实用特性,不能完全视之为展厅艺术,去谋求章法布局、空间分割的奇思妙构。

匾额一般都高悬于楼厦门楣、厅堂正墙之上,堂堂正正是其精神指向,安稳平衡是其审美要旨。无论匾、额,正文必须居中,款字、印章不可“喧宾夺主”。当然,安稳平衡并非整齐均匀的同义词,点线的粗细变化,字态的动静相应,空间的疏密对比等等,同样是安稳平衡的艺术表达方式。

书法报:有很多匾额是将书家的作品放大后制作而成,这种方式是否合适?

刘洪彪:匾额的大小是根据楼堂馆所等建筑物的体量决定的,而题字的大小并不一定要根据匾额大小原大书写。古代文人雅士并无写大字榜书的习惯,当代名流大家也鲜有作大幅巨制的尝试,故大众所见匾额题字,绝大部分是将小字放大后制作而成,有的甚至是从书写者的书札、文稿和碑帖中集字拼就。这种小字放大和集字拼缀的方式,古今一贯,完全可行。

当然,大字和小字的笔调、线质、气势、墨韵大相径庭,其美学品质和艺术感染力显异。在当下,如果有条件、有能力,确定好匾额尺寸后,原大书写和制作,其视觉效果和审美价值将大为提升。

书法报:商业门店的招牌作为匾额的重要形式之一,当下被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电脑字所代替,请从文化和审美的角度谈谈您的看法。

刘洪彪:将商业门店的招牌以电脑字整齐划一地代替,无论从实用还是审美的角度看,几乎是百弊零利,我个人很不赞同。

匾额文化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匾额是建筑物的眼睛。招牌是匾额的衍生物,或者说近似的表达方式,在全世界的城市风景中都是一抹亮色。一块好的匾额、招牌,可以令人望而悦目,过目不忘;观之赏心,刻骨铭心。好的匾额、招牌,本身就是思想凝结、艺术集成,其美形美质,既能招徕嘉宾顾客,又可修成史料文物。

一条街,所有匾额、招牌同色同字,单一死板,不仅害得路人驻足辨认如大海捞针,须“众里寻他千百度”而费事耗时,甚或导致心急气躁,而且街区面目雷同,生机锐减,这无异于是对城市文化建设的破坏和倒退。

此风之根源,是某些决策者、管理者对传统文化的极度无知和美育的严重匮缺,采取这种方式,实是不作为、乱作为的懒政怠政之举。此风若刮遍全国,那真是一场文化与艺术的人祸,将被世人和后人耻笑和唾骂!

书法报:有的地方对原有大家熟悉的匾额以不易识读等原因提议更换,对此,您看么看?

刘洪彪:更换为人熟悉的匾额,绝对要慎重,这如同一个人的姓名、一种产品的品牌、一条街道的名号、一座城市的称谓,随意更改,将麻烦不断,甚至后患无穷。当然,更换与否,也不能一概而论,要综核名实。如果匾额题字属篆书、草书或古已有之的异体字,既然“大家熟悉”,说明它已经具有标识、符号作用,就不必以“不易识读”为由更换之。如果匾额题字确有错误,铁定“硬伤”,或为“江湖俗书”,就必须更换,以免继续以讹传讹,贻害世人。

拥有更换决定权的官员,切莫以个人认识能力和审美水平妄下决断。领导者并非全知全能,楼房怎么建筑,桥梁怎么架设,产品如何研发,农田如何耕作,术业有专攻,要听专家的。一个城市的匾额是否要更换,由谁题写,不要以个人好恶取舍,要以文化部门、艺术机构和书法专家的意见为主。

书法报:当代匾额书法发展还面临哪些困境?振兴当代匾额书法,您有哪些建议?

刘洪彪:匾额书法在全国各地的历史传承、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是有差异、不平衡的。我曾经在很多城市看到匾额书法的兴盛,他们在主要建筑、旅游胜地、名寺古刹、机关学校、文艺场所,都镌刻嵌置着名家题写的匾额,彰显着民族气质和文化厚度。

同时,我也看到一些城市的匾额被单调的电脑字和丑陋的“江湖字”所充斥,使得城市形象粗俗而浅薄。对前者,我时萌再去一游的欲念;对后者,我每生尽快离开的厌烦。造成如此反差,有历史的原因,有主政官员意识、能力欠缺而耽搁,有经济条件的制约,有地域文明程度的影响。要振兴当代匾额书法,需要综合治理,需要久久为功。

我倒觉得,所有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如果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利用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人脉资源,帮助一座城市、一条街道、一个景区、一所学校,哪怕是一幢楼、一间茶社,挂上文质兼美的匾额,试想,全国各地如此星星之火,总有一天将成燎原之势。

近些年,我应地方政府和民营企业之邀,曾为萍乡武功山、汨罗屈子文化园、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宜春二十四桥明月园等处策划并征集名家匾联,打造出多个匾联艺术高地。据我所知,许多同道朋友都在为此尽心竭力,成绩显著。我想,这恐怕是当代匾联书法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希望所在。

原文标题:文质兼美——刘洪彪谈匾额书法

记者:印兆麒


刘洪彪匾额书法

注:所发刘洪彪先生题字图片,由葛蒲南书法工作室收藏并提供,特此鸣谢。如需订购刘洪彪老师题写斋号请联系真舍:13913975327(微信同号)

兰亭会五周年庆

张天翼总执行作品收藏专栏

图框软件效果
作品实拍
作者:张天翼
作品名称:皓月禅心
作品尺寸:70cmx15cm
作品价格:168元
注:作品价格会有略微调整,此价格仅为此次活动专享,不代表作者日常润例。收藏作品须添加兰亭会~小杜,以第一位到款为准,口头答应、其它账号到款概不生效。
(识别添加添加兰亭会~小杜)
作者简介:张天翼,别署真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博士班(哲学方向)在读,江苏省书协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新阶层联谊会监事。师从乐泉、华人德先生,作品入展中国书协、江苏书协和江苏文旅厅主办的各项展赛,入展江苏书法奖、江苏文华奖等。
11月5日晚兰亭会迎来了书法界中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刘洪彪先生。
距北京之行拜访张旭光老师才两周有余,三周内分别见到国内书坛最有思想行草书大家,并聆听了两个老师的对于书法的理解,真的太幸运了。从张老师的“合理生发”到刘老师的“书法家的四具备”,体悟颇深,被他们的极富哲理的思辨所折服。
中国的书道传承千年,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书法作品如何做到“起承转合”、“制造矛盾又解决矛盾”是我们在创作常常思考又很难解决的问题。
刘洪彪与张天翼
今晚,兰亭会雅叙茶馆迎来了这样一个人:竹影交映清雅幽静实木台阶上,走来了一位身着正装,气宇轩昂,两鬓斑白负手而行的花甲老人,身上透着一股肃穆之气,进门后,我们一众学生向老师,他微微一笑,一一点头示好。早有耳闻刘老师乃军人出身,百闻不如相见,今日得一见,刘老师可谓神采奕奕,气宇非凡。寒喧过来,一一落座,张天翼亲自为大家泡茶,刘老师也非常亲和随性,毫无架子,我们甚感轻松,这也与他的为人和性格完全吻合,一位同道提出关于刘老师为什么没有收徒一说,刘老师以为:能者皆师,不要那些陈旧之礼法,怎么舒服怎么来。
接下来诸位书法提出来了很多问题,刘老师有问必答,知无不言,敢说真话,相较于当下一些因为名利而针锋相对的书家来说,刘老师一身正气,不在意此,相谈之中,军人的一种浩然正气发散开来,对我们来说,影响最大。而后刘老师说到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书写者情感的外延,在书写情趣启动下的超然映现。我想所谓的“雅俗共赏”,与真正意义的书法艺术精神相悖甚远。当今时代是一个“高速度,快节奏”的时代,这也对我们的书法艺术的走向带来了影响。尤其对草书的影响深远。刘老师说:“创作时要轻松,要自如,要随意,要书卷气,要书写性。”
随后,刘老师对我们的作品进行了逐一的点评,每看一幅便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又用其哲理性的观点点醒我们,实乃妙哉,在点评其中一位书友时,老师说:“你写的不错,但是流利不等于流滑,我们书写固然要熟能生巧,熟练之后行笔容易过快,过于流利就会导致流滑。”
刘洪彪与书友在兰亭会
刘老师谈及成为一位真正的艺术家需要具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风向标级的作品;第二,要有独到的艺术观点;第三,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第四,需要良好的人品。并遂一展开来认证他的观点。引发了我们的深深的思考:一个书家有没有意义?要看他所做的探索、实践,对当代书法艺术的走向有没有影响。要是可有可无,那你这个“名家”就谈不上有意义。所以在今后的书法史中我们能不能有些亮点,有痕迹,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这也是我的愿望和志向。
我一直在想:我们的书法作品难道像某个古人吗就行了吗?难道只能跟着古人亦步亦趋、学点皮毛?古代经典是必须学习,必须传承,取法乎上,没错,很正统。但这不是终极目的,那是手段,是为自己后面的创作做准备。最后我们要走出来,根据时代特征的需要,根据我们对书法的理解,来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书法艺术形象。
书道值得我们用一生的精力去探索,我们要永远都保持创造精神,让我们的书法作品有生命力。
——张李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