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念,天地皆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题:人生一念,天地皆知?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文/姜子说书
《西游记》故事里,凤仙郡因为得罪了玉皇大帝,换来了三年的干旱,最终,在孙悟空的说和下,凤仙郡的民众头顶着香炉,手拈着柳枝,都念阿弥陀佛,求得甘露雨水。作者是怎样评价此事的呢?
这一声善念,果然惊动上天,正是那古诗云:“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西游记》原名《西游释厄传》,作者认为,乾坤无私,善恶都是有果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其实,上面的那句古诗,早在南海观音菩萨留残步看望孙悟空的时候,就已经一字不差地说过一遍了。南海观世音菩萨接着还给孙悟空补了一段《圣经》:
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适之。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当年当上了齐天大圣,却依然不能奉公执法,他狂妄自大,说了什么不善之言呢?大圣道:
“他虽年久修长,也不应久占在此。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变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乱,永不清平!”
于是,千里之外的雷音寺,来了个西天佛老,把美猴王压在五指山下,历经整整五百年的沧海桑田。这便是“千里之外适之”,亦是孙悟空得道之后所经历的第一个五百年之劫难,天灾雷劫。
《西游记》故事里,孙悟空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道高德隆,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真的是因为每个人修仙都要经历这五百年一次的天劫吗?其实不然!
祖师道:“此亦无难,只是你比他人不同,故传不得。你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
地煞数怎么比得上天罡数?小聪明如何胜得过大智慧?“愿多里捞摸”的孙悟空,终究是吃了贪心的亏,因小失大!“少腮”即“少思”、“少识”,缺乏大智慧!
因为少识,孙悟空失去了本来面目,丢失了初心,这件事,西天如来佛祖知道,乌巢禅师知道,南海观世音菩萨知道,天地皆知,独独孙悟空自己不能自知,一念之故也!
何为“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西游记》故事里,南海观世音菩萨是慈悲的教主,她曾经在鹰愁涧对孙悟空说了什么呢?菩萨道:
“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假若到了那伤身苦磨之处,我许你叫天天应,叫地地灵。十分再到那难脱之际,我也亲来救你。”
这便是《西游记》作者笔下的“人生一念,天地皆知”。《西游释厄传》是修心之作,西游世界的本质,其实是心的世界,佛与魔及众生,一切都是“心猿”,万境皆由心。大抵我们的人类世界亦是如此。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明刊百回本《西游记》、《西游释厄传》、《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