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缓称王

缓称王

知他知己别虚张,内力无凭比外强。

蠢佬方能矜吃草,聪人岂会恨谋粱。

曾经馁殍积三祀,并有黧农殁八荒。

此际唯为近温饱,缘何竟忘缓称王?

【注释】古训铮铮,不妨奉为圭臬。史上很多人,从中获益。因以成句,记于2021年10月14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了解别人,也洞察自己,千万不要妄行虚张,家国的内力,没有凭据证明比外国更强。愚蠢的人才能矜诩宁愿吃草,聪明的人哪里会厌恨谋取稻粱。曾经,饥馁的人殍堆积成三番祭祀,并且,也有黧农殒没于三界八荒。此际黎民百姓只是能接近温饱,为什么竟然忘记了古人曾告诫的:要缓一些称王?

首联中的“虚张”,意思是夸大,亦指虚设,见宋代诗人魏了翁的《再和颠字韵时方议开边》诗:“鼎象亨调戒在颠,或捐常馔美时鲜。鸷形不匿麏投麓,剑影虚张蛟绕船。壮观要还全盛日,图回须似中兴年。掩关雷雹惊春梦,忧国丹心只自怜。”又见宋代诗人刘奉世的《自述》诗:“旦评犹足信,清议讵虚张。”

颔联中的“谋粱”,即谋求粱稻,见宋代诗人苏籀的《韩簿之常山送行一首》其一:“勾稽俛首亲朱墨,甘旨役心谋稻粱。”又见宋代诗人岳珂的《黄鹤谣寄吴季谦侍郎时季谦自德安入城予适以》诗:“一随鹏鹍惊远翔,低头不肯谋稻粱。”还见清代乾隆的《春夜闻雁》诗:“惭愧双鸳池畔浴,为谋粱稻每羁身。”

颈联中的“三祀”,指古代春季三种祭礼的合称,即大祀、中祀、小祀;亦指古代大夫祭祀门神、路神以及大夫亡而无后的众鬼,合称“三祀”;还指三年,见《后汉书·崔骃传》:“乃称疾而屡复兮,历三祀而见许。”又见宋代诗人苏辙的《郊祀庆成》诗:“盛礼弥三祀,初元正七年。”

这一联中的“黧农”,指面色黝黑的农民,见姚锡钧的《秋望》诗之一:“如何袖却凌云手,閒看黧农度陇行。”

这一联中的“八荒”,指八方荒远的地方,见《汉书·项籍传赞》:“并吞八荒之心。”颜师古注:“八荒,八方荒忽极远之地也。”又见唐代诗人韩愈的《调张籍》诗:“我愿生两翅,捕逐出八荒。”还见明代诗人苏伯衡的《中丞刘先生斋阁前山茶一枝并蒂因效柏梁体》诗:“芳气氤氲满中堂,大君尺剑定八荒。”以及李大钊的《青春》:“秦政并吞八荒,统制四海,固一世之雄也。”

尾联中的“缓称王”,语出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意思是,在群英逐鹿,争夺天下之际,当首先积蓄好力量,缓称王,不做众矢之的。见清代人张廷玉的《明史· 朱升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