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茶联想到人生
饮茶后有股清新 生动的茶器充盈於茶人胸腹之间,这既是大自然的生气,也是生命体的生气,更是茶人心胸中孕育的生气。唯有生气,天地得以清,生命得以动,心情得以宁静,生气之时意大矣。
茶,还讲究温而含蓄。茶既被上升到阳春白雪,茶在上层并称为琴棋书画诗酒茶;但茶又能走进生活,自古就有一句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独占一位。不只是代表茶在百姓心中的重要,它也最能代表茶谦和温雅的性情,淡泊而明性,能容天下。只有把茶的综合起来看,才最能代表茶叶的真正精髓:茶积香淡散,味苦而后甜。尤似人生少不更事,愣而不知进退,而后,逐香渐郁,人生也开始丰和日盛。
饮茶使我不只感悟到茶文化在中国古代已融入先贤的“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并被赋予“淡泊、朴素、节俭、清廉”的人格理念,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还从中感悟到了禅意,即悟到佛家“禅茶一味”之说。饮茶的过程,也是认识自己、把握自己的过程,也是“苦静凡放”的修 炼过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西汉末,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初,在封建统治阶 级中间流行。佛教宣扬因果轮回,慈悲为本,体悟空性等教义。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思想意识形态和教义上竭力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并互相渗透互为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追求茶道要有仪式感、要高雅的当下,潮汕人的茶不是高高在上的,是植入生活的一种习惯,而这样的“习惯”,饱含着他们对茶的深情。真情流露,才是喝茶的精神。有多少仪式感,都比不上真心喊一句“不如呷茶去”!
自古以来僧人多爱茶、嗜茶,并以茶为修身之侣。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多有自己的茶园,同时,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并发展制茶技术和茶文化。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的说法。唐代《国史补》记载,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均出产于寺庙。僧人对茶的需要从客观上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为茶道提供了物质基础。
所谓宽容,不是忍受或者忽略,而是终于懂得欣赏;茶无完茶,却可以不完 美的茶泡一段完 美时光;人无完 美,亦可以懂得欣赏自己,欣赏一段不完 美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