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出势大力沉的重球?物理学和哲学为我们指了一条明路

我们在看职业比赛和打业余比赛时,经常碰到势大力沉的“重球”。这类球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和尾劲,非常难处理,可谓是所有人的噩梦。

能打出势大力沉“重球”的最典型代表就是德尔波特罗和小威廉姆斯。只要让这两位球员早早到位站稳了打,就能击出一记非常暴力的球,破坏对方的回球节奏,迅速获得优势。因此,德尔波特罗的正手也被称为“雷霆正手”。

每一个打网球的人都梦想自己也能打出像德尔波特罗和小威廉姆斯那样雷霆万钧的重球。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重球呢?又如何打出重球呢?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被击打后的网球因运动而具有能量,这种能量被称为动能。我们所说的重球,大概就是指被击打出去的网球具有很高的动能,也可以简单理解为:动能越大,球就越重。

在物理学中,动能用Ek表示,物体的动能等于质量与速度平方乘积的一半。

这个计算公式告诉我们,网球的动能与球的质量、球速的平方成正比。网球的质量是恒定的,那么决定网球动能的唯一因素就是球速,这也符合我们对重球的认知——球速越快,球当然就越重。

在不考虑网球质量的情况下,假设你的球速为1,这个时候球的动能就是0.5;当你把球速提高50%到1.5时,那么球的动能将变成1.125,动能提高了125%。也就是说,球速提高一点点,球的动能就以平方的倍数增大。这与我们平常打球的感受也是接近的,球速只要稍快一点点,处理起来的难度就会成倍增加。

这样想来,要想打出重球,就要把球打快。我们常常用“锤击”来形容德尔波特罗的雷霆正手,似乎施加给球的力量越大,球的飞行速度就越快。

是这样的吗?

这个想法既对也不对。要想把球打得快,需要施加更多的力量,而力量来自于包括胳膊在内的身体。于是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要想把球打快,就要把胳膊、身体练得更强壮一些。但是,并不是胳膊身体越强壮越有力量,打出来的球就越快,德尔波特罗的胳膊以及整个身体显然没有纳达尔强壮,但他的球速却比纳达尔快得多。

那么,决定球速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汤姆·帕里(Tom Parry)是IMG学院的球拍服务主管,也是一名长期服务于巡回赛的技术人员。在谈到这个话题时,他强调的第一点就是拍头速度。帕里说:“你必须用足够的拍头速度把球打扁。否则,这些僵硬的拍线就容易伤到手臂。如果你看到纳达尔的球在线床上的高速视频,就会发现网球像煎饼一样平坦。”

除了上面提到的动能公式,物理学中用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来表示力的大小。这样来看,要想给网球施加更大的力,则需要更重的球拍和更大的加速度。帕里关于拍头速度的解释,更准确的表述应该是球拍在击球之前的加速度。

这同样符合我们的直观认知——加速打出去的球显然比匀速打出去的球更快一些。所以,职业球员们不仅挥拍的平均速度快,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他们在击球前有一个加速度,这才是他们球速很快的秘诀。

当然,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也不能忽视球拍的因素。给球施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球拍的加速度,还取决于球拍的重量(准确地说,应该是球拍的质量,为便于理解姑且改为重量)。

我们以棒球为例,一根棒球棒的质量大约为900克,如果我们将其换成质量小一些的细木棒,那击打出去的棒球速度肯定会变慢。同样道理,如果你以相同的速度去挥两个网球拍,显然更重的球拍会让球的飞行速度更快。

但现实问题是,你不可能选择最重的网球拍,因为挥拍速度会因为球拍重量增加而大幅减慢。你习惯用一把280克的网球拍,如果突然换成310克的球拍,你会变得非常吃力和不适应。更要命的是,多出来的30克不仅不能显著提升你的球速,反而大大增加你受伤的风险。

所以,最理智、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努力提高拍头的速度,尤其是在击球前要有一个理想的加速度。在观看职业球员挥拍慢动作时,我们会发现球员在击球前拍头会有一个明显的加速,其原理就在于此。

让我们把上面的分析简单做个小结。球速主要取决于球的动能和击球的力量,这都与球拍的重量和挥拍速度有关,更准确地说,与击球前的加速度关联度更大。

那么,提高球速的关键就变成了如何提高拍头的加速度,而鞭打动作是让球拍产生加速度的常见技巧。在看纳达尔打球时,我们会发现一把坚硬的拍子在他的手上就像一条柔韧的鞭子。与其说他在用球拍打网球,不如说他在用一条鞭子击打陀螺。

网球教练经常鼓励球员说,“甩起来打!”于是有些学员就开始加力,这样反倒变得更加紧张,于是把球拍握得更紧,胳膊的肌肉变得僵硬,这样打出去的球速反而会变慢,并且很别扭,也更容易受伤。

正确的方法当然是放松,首先要保持心理放松,然后是手臂肌肉及全身的放松。只有放松才不会僵硬,只有放松才能让你的各个关节变得灵活自如,只有放松才能让你的整个手臂与球拍变成一条柔韧的鞭子。

一条柔韧的鞭子抽人和一根僵硬的棍子打人,毫无疑问鞭子更容易产生皮开肉绽的效果,其原理就在于此。

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如何打出势大力沉的“重球”,前面讨论的范围仅限于速度,而我们都知道,势大力沉的“重球”之所以可怕,不仅在于它有极快的速度,还在于有令人恐怖的旋转。

速度令人猝不及防,而旋转则令人手足无措。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强烈的侧旋球让原本已经站定了准备击球的人不得不再次调整站位,球员变得非常慌乱局促。

又快又转的球在落地弹跳后转速可能变得更快,窜起来的高度会比我们想象的更高,带有侧旋的球还会出现意外的变向,处理起来更加困难。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某人的球不仅又快又重,而且尾劲十足。这显然不仅跟速度有关,与旋转也有密切的关系。

这样分析下来,要想使你的球变得更“重”一些,盲目地换更重的球拍显然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应该将关注和改变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挥拍的速度,在确保速度的同时还要增加必要的旋转。极快的拍头加速度使球变得更快,而施加了旋转的球则变得更安全,更容易落在界内,并且对方更难处理。

速度和旋转是网球在飞行状态中的两个要素。可能有人说,我只会打平击不会打上旋。实际上,就算再不会打上旋球的人,打出去的球也是包含旋转的。平击球和上旋球实际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球与球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是在平击多一些还是旋转多一些。

从根本上来说,这个问题属于哲学的范畴。平击和上旋是共生的,不同球员在不同时候对于平击和上旋的比例分配也是不同的。如果我们硬要将其区分开来的话,平击和上旋不同的分配比例决定了不同的击球风格。

如果你崇尚暴力速度,更喜欢平击,那你可能会欣赏和模仿德尔波特罗;如果你注重安全和控制,更喜欢旋转,纳达尔则是你学习和崇拜的偶像。(来源:网球之家 作者:云卷云舒)

(0)

相关推荐

  • 深度技战术贴:乒乓球的“手感”该怎么培养训练?

    2021年72篇 "手感"在乒乓球运动中是一个专业术语.抛去先天天赋,后天怎么样培养和训练,这也是球迷们很关注的问题. [乒谈]认为大家要知道的是,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延伸问题,也是 ...

  • 如何来进行改善上旋球的技术?

    对于在学习上旋的技术时,小伙伴们应该会听过这样的一种说法,当你在打上旋球要击打网球的中下部,由下向上刷球,但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打法,那对于在网球培训机构中进行学习时,我们有该如何来进行学习呢? 这里 ...

  • 体育馆中心|运动技能——网球(2)

    网球的每一分都是从发球开始.与其他技术相比,它是唯一可以完全由球员自己控制的击球. 侧上旋发球 侧上旋发球就是充分利用身体的转动,结合手腕的爆发力与灵活性,使球拍在球面上滑动,使发出的球带侧上旋,它的 ...

  • 准备好了吗?打出小左曲球就是这么简单

    一个动作让头痛的右曲球变成有力小左曲球 你的开球总是右曲,很可能因为你摆出了打右曲球的预备姿势:双肩瞄准目标左侧,右臂高于左臂.想发射小左曲球,预备时应让双肩略微朝目标线闭合,同时让右臂低于左臂.只需 ...

  • 「详细解释」满足这些条件,你也能打出速停刹车球!

    我们在观看比赛转播时,经常会看到职业球员打出精彩的刹车球--小球好像听到口令一样,在果岭上弹起,一.二,两下就停住了. 看似神奇的刹车球是怎样打出来的呢?今天,中国十佳高尔夫教练.安德·王雷高尔夫学院 ...

  • 「秘诀」像美巡赛球员一样打出会"刹车"的球!

    这小球会"刹车",是不是很神奇? 这其实就是在美巡赛中常见的低弹道.高倒旋击球!这种击球的特点就是落地后反弹少,且能够依靠倒旋起的刹车作用迅速停住. 今天,高提士高尔夫技术导师.高 ...

  • 技术 | 如何像职业球员一样打出势大力沉的正手击球

    很多网球选手都希望自己击出大力且有速度的正手有攻击性的球,在此我们研究切磋一下怎样达到这个目标和适合采用的办法,希望同行展开讨论. 目前ATP和WTA顶尖高手握拍姿势基本都是半西方式握拍方法,即拍子平 ...

  • 想在原有水平上打出更好的球 首先,要了解这6个方面

    想必身边有不少朋友,水平停止在了某个层次,例如3.0. 怎么进阶呢? 可以看一下这六个方面,而后结合自己的情况思考一下. 一.关于发球 有些朋友一发速度惊人,甚至可达180km/h,但是进球率只有可怜 ...

  • 技术 | 击出重球最关键的一点

    在网球运动中,球拍触球时间只有0.004秒,然而,在上旋球与下旋球.平击与上旋.一发与二发中,我们会感觉到触球时间是不同的,能很好的体会这些不同,就会慢慢培养出网球的"手感". 网 ...

  • 网球技术 丨击出重球最关键的一点

    在网球运动中,球拍触球时间只有0.004秒.然而,在上旋球与下旋球.平击与上旋.一发与二发中,我们会感觉到触球时间是不同的,能很好的体会这些不同,就会慢慢培养出网球的"手感". 网 ...

  • 物理学、哲学与现实,为什么物理学无法解释生命和意识?

    大多数人认为在学校学习的一些数学知识与现实的世界几乎没有关系.以希尔伯特空间为例,这是一个无限维度的领域,充满了向量.我根本没有探索希尔伯特空间,甚至找不到一扇可以窥视里面的窗户.我把它想象成一个非物 ...

  • 物理学需要哲学,哲学需要物理学

    「反对哲学」是一位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基本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奠基人斯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写的书中有一章的题目.温伯格雄辩地论证,哲学对物理学的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