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旅游产品中的沉浸式体验?

本文经肖远山公号授权转载。

在三峡考察期间,看到了当地在旅游体验设计上的巨大差距,有些还停留在本世纪初的纯观光游阶段。

这也可以解释,为何整个三峡区域的游客结构,以老年人居多,白帝城这样全中国人尽皆知的大IP,一年接待量不过数十万,体验方式的落后,是当地游客量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

沉浸式体验这个词并不新鲜,但大家对它的理解恐怕存在较大差异,今天就用这一篇,用我的个人逻辑,帮各位同业一起捋一捋,它是什么?为何重要?如何打造?

到底什么是“沉浸式体验”?

相信大家都听过无数遍这个词,上个月文旅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落实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发展的通知》指出,进一步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打造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新场景,助力企业激活消费市场。

嗯,它已经是行业战略发展方向的高度了。

我们先统一认知,如何用更清晰可量度的方式来理解它,不妨听听我的见解。

▲到处都是“沉浸式”体验产品

几种常见误解

VR\AR\MR技术运用到体验场景,是不是沉浸式体验?可以进入的夜间灯光秀是不是沉浸式体验?

我个人认为,科技进步带来了体验升级,但过分强调通过人机交互信息技术实现的体验场景,不等于沉浸式体验。

▲VR虚拟现实:完全在虚拟世界里,没有真实内容

通过现代化的声光电技术,在景区尤其是夜间打造一个虚拟和现实结合的视觉内容,也不等于沉浸式体验。

我的理由有二:其一,在服化道的配合下,不需要任何信息技术也可以实现沉浸式体验;

▲AR增强现实 : 将虚拟对象叠加到现实世界中

其二,如果受众只能被动的看,哪怕再好看,虚拟得再真实,这个“沉浸度”也是有限的。

▲MR混合现实 : 在虚拟中保留现实,将现实转化成虚拟

那如何定义沉浸式体验呢?

二个核心要素

我们先来看百科的说法,沉浸式体验(Flow Experience)在心理学领域是指: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投入情境当中,注意力专注,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即进入沉浸状态。

简而言之,就是体验内容不受外界干扰的活动,虚拟现实等智能化手段,可以帮助实现这个状态,但反过来不等于只要使用了技术就能实现。

比如我正盯着前面的美女浮想联翩,你硬给我带个VR头盔说回到侏罗纪去打恐龙了,你觉得我能进入沉浸状态吗?

或者我正走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的高楼大厦间,突然有个街区用声光电技术虚拟了清明上河图的场景,我还是会很出戏的。

▲teamLab也是一个典型的沉浸式展览

除了不受外界干扰之后,我再加一个核心要素“主宾交互融合”,这个才是让受众能够过滤掉不相关感觉的关键,视觉加上听觉是基础,受众自己成为场景的一部分,就能加快融入形成沉浸状态。

在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的红庙学校,游客在80年代风格的教室里,集体起立喊“老师好”,感觉像进入了《夏洛特烦恼》;而在“椅镇”剧场,观众和演员角色互换,演员表演观众行为,作为表演内容......

▲开业后这里成为文化人打卡圣地

一处完美案例

对,上面所提到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我认为当下国内文旅业最完美的沉浸式体验案例之一。

和王潮歌导演参与主创、我非常熟悉的“印象系列”不同,印象系列最大成功之处在于人员和光线的运用,视觉上是无敌的,情节也是感人的,但我始终知道自己是买了200块钱门票的观众,他们在演给我看。

而在这里,在边长328米高15米的幻城里,21个(3大主剧+18个小剧)剧场,总时长700分钟的剧目,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上演,游客穿梭其中,像是在游览景区,也像是观赏剧目,其实每位游客,也是戏剧幻城这整场“节目”的一部分,完美实现了“主宾交互融合”。

分割独立的剧场设计,也满足了“不受外界干扰”的前提,门口大片的麦田都是有意为之,一下子就把人的心绪从水泥城市中拉了出来,告诉我们:这个有关“土地、粮食”的故事要开演了。

▲那条缝就是幻城的大门

沉浸式体验为何那么重要?

沉浸式体验最早是在戏剧表演上的创新,逐渐被大型商业综合体引入,现在俨然已经成为整个文旅业的下一个风口。

除了盲目的跟风造势者,为什么大家都在追这个风口,它对旅游产品有何重要价值呢?

▲博物馆也在打造沉浸式体验

迎合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剧本杀有多火,不用我重复了,此轮哈尔滨疫情的1号传播者,带火了她去过的子不语剧本杀。

这个从欧美传入的实景社交推理游戏,在年轻人的追捧下,发展速度相当迅猛,2020年末,国内剧本杀线下门店总量突破3万家,去年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家新店开张。

▲年轻人就是喜欢这个味

为什么年轻消费者青睐它而不愿意去旅游景区走马观花呢?区别在于,这个是可以亲身参与和“深度沉浸”的,而传统旅游景区除了看,还能干啥?

文旅业的同仁纷纷看准了机会,景区+剧本杀、民宿+剧本山、小镇+剧本杀层出不穷,在刚过去的国庆节,为了继续填满让年轻人好奇的内容,网红重庆把室内玩的剧本杀搬到了室外,以整个城市为剧场,打造一场史无前例大规模的沉浸式旅游活动。

我一贯对于过热的项目持有保留,剧本杀只是沉浸式体验的一种,何必一窝蜂凑热闹。

但我们必须明白,90、95以及即将出圈的00后,他们字典的第一个词是“我”,“我在其中”是满足年轻消费者的必要条件,带有沉浸式体验的旅游产品才能打动他们。

▲某剧本杀体验馆的场景

带来超强的自传播能力

不仅年轻人和女性,孩子、中老年人,统统都爱拍照和拍视频,拍完了就发,但只有风景、美食的内容,朋友圈已经审美疲劳了。

原来的体验方式,商家在展示游客在拍,主宾之间产生不了呼应,只有当游客拍摄时他们自己就在其中,再通过微信和抖音、小红书传播,其他人看到了他们认识的人也愿意继续发,分享的裂变性越大,产生的裂变效应也就越强。

谁不想在这个故事中,自己就是主角呢?一旦满足了这个需求,还怕他不去费力传播吗?好的沉浸式体验,最节约宣发费用。

环球影城的“话痨威震天”案例,就是如此,游客成为了网红段子的一部分,而且每个人的段子还不一样。

传统文化的新式表达

我们总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好的旅游产品,必须根植于好的传统文化土壤。

同时,持续走红的河南文旅宣传爆点告诉我们,年轻人不是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你要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去表达。

浩浩汤汤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分散在全国各地有无数的文化内涵可以去挖,打造为新的文旅体验产品,既可以繁荣国内旅游市场,又让更多人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这也是文旅部《通知》要求“打造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新场景”的目的。

如果你是旅行社,打造好产品中的沉浸式体验,是你的差异化竞争门槛;如果你是旅游景区,增加丰富多样的沉浸式体验,可以解除对门票经济的依赖。

▲北京通州的《夜游京杭大运河》

满足客户需求、自带传播能力、遵从国家意志,这么好的事,值得大家尽快行动。

旅游沉浸式体验设计要点

沉浸式体验成了一门经济,蛮多专业机构已经开始专门聚焦这个领域,除去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我认为有几个设计上的要点。

同时我仍认为,信息技术不是沉浸式体验的充分条件,越强调技术则建设投入越高,项目风险越大,不宜本末倒置。

▲猜猜这是景区、餐厅还是博物馆?

围绕文化IP构建故事

每个人都需要故事去暂时逃避烦恼,沉浸式体验所沉浸的也就是这个故事,但没有文化底蕴和关联气场,这个故事很容易让人出戏,就不“沉浸”了。

要让游客共情,就必须利用当地的天然优势,从大家熟知或便于理解的一个IP入手去构建故事,如关羽之荆州,玄奘之西安,岳飞之杭州,而不是用光影技术整一个洋不洋土不土的场景。

▲这景区不但不沉浸,却成了笑话

举个例子,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诸葛亮用八阵图智退东吴大将陆逊的故事,传闻这两处分别是奉节城东江边的水八阵、白帝城东北草堂附近的旱八阵。

水旱八阵到底是真的还是传说我们不知道,但用现代化的技术还原实现这个场景,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就应该设在当年的夔州,现在的奉节。

在长江水面和白帝城旁,让游客穿着古代铠甲进入八阵图,迷路走不出来的时候,扮演黄承彦的演员现身指路,要比现在只能看旧房子和塑像好玩多了。

▲电视剧中的八阵图场景

游客要成为故事主角

剧本杀很火,很多景区也在搞,但有一个问题,剧本杀时间太长了,能参与的游客肯定是少数。

很多景区有拍照服务,也满足不了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市场需求。

景区\旅行社首先编写一个时长2-3分钟、符合当地情景的剧本,设置10人以内的角色,先把这个剧本的短视频,用群演拍出来,作为样片。

然后提供服化道的配合,让参加体验的游客只需背很短的台词,每人出镜1-2个场景,演技自由发挥即可,再把他们剪到之前的样片里。

打磨熟练以后,每小时就可以出一集,参演游客都是主角,每个人都会拿着到处发,相比现在拍一组照片要收2百,性价比高多了。

▲在风景区换装拍照价格不菲

私密场景或全环境融入

上面这个设计有一个前提,要找到相对封闭的场景,不然路人甲乙丙丁乱入,就不好看了。

私密场景的营造,是创造沉浸式体验的必要手段,如果场面再大一点,甚至可以做全环境融入,比如夜游项目。

▲国外的沉浸式夜游项目

晚上人少,加上灯光的配合,更像那么回事。

游客本人沉浸其中,有别于各地一拥而上的实景演出,同样可以丰富夜间的旅游产品。

▲晚上确实比白天好“忽悠人”

服化道也很重要

如果不用信息技术去打造沉浸式体验,那就需要足够的服化道配合。

难吗?

难,但这会成为产品的竞争门槛,而且溢价能力非常强,比如有沉浸式体验的产品,一日游卖出了1380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