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什么要在上海滩掏真心话
转:大家一直无法理解马云老师为什么要在上海滩掏真心话,现在看来,是马云早知道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马云讲的是蚂蚁内部讨论过的对“新规”的意见,觉得那个场合发声是阻止“新规”施行的最佳选择。这其实是中国金融选择安全还是效率的大是大非之争,其背后意义之巨大,真非一般人能理解。
“新规”里,主要有三点非常关键。
第一点:在单笔联合贷款中,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什么意思?我举个粟子:小张是支付宝的客户,有很高的芝麻信用分,向蚂蚁用年息10%,借了1万元。蚂蚁找到银行说:我们用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 …… 等等)评估过了,这是好客户,可以借。我们合作吧:我出1%的资金,你出99%;10%的利息,一人一半。
银行一算,你出科技,我出金融。本金9900元,利息500元。5.05%的收益。可以啊。蚂蚁一算。我出科技,你出金融。本金100元,利息500元。500%的收益。更可以啊。两人一拍即合。
但是,新规意见稿规定,蚂蚁出资不得低于30%,这意味着,借给小张的1万元中间,超过3000元必须是蚂蚁自己出的。本金3000元,利息500元。蚂蚁的收益,立刻就从500%,降为了16.67%。
蚂蚁2020年的利润约在200亿左右,如果仅按新规第一条,蚂蚁的盈利能力,将降低30倍,就是2020年的利润约为7亿左右,(数据分析只表示那么个意思),而7亿利润怎么撑得起二万亿的估值?到时投资者遇到的可是比中石油更惨的结局,这就是正规媒体说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意思。
第二点:那收益率低就低点,蚂蚁能不能通过扩大本金的方法,增加收益总额呢?这时,新规中的第二点,就发挥威力了: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你10亿注册资本(后来是加减损益后的净资产)的小贷公司,只能做20亿的生意,向银行、向股东借的额度,甚至涉赌涉毒想洗钱的,危害和风险从规模角度被控制住了。
举个粟子:一辆1吨的车,只能装1吨的货,不超过2吨上高速公路。严查超载。你有1万元净资产,最多只能变着花样玩出2万元资金,当作本金借给客户。蚂蚁自有资金的总量,被盖上了一个非常刚性的天花板。阿里最富有,这一条一设限,就没有办法“富可敌国”。
出资比率设了最低限,资金杠杆设了最高限。两条线一划,蚂蚁的收益总额,立刻就没有想象空间了。你按100倍的PE给蚂蚁,估值也上不了万亿呀。
第三点,那我能不能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突破这两条线呢?原来可以无限制突破,现在被装进笼子了。“新规”意见: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原来如黄奇帆所言,是无限制循环证券化,非常恐惧的一个次贷风险规模,现在这个规模风险管理住了。
举个粟子:小张向我借1万元钱,年息10%。这是一笔债务。如果我把这1万元的债务,通过 ABS(资产支持型证券)的方式,用3%的价格卖掉呢?买的人拿7%的利息,但连同风险一起买走。而我,回笼了资金。
这时,我的自有资金,就从1万元,涨到了1.03万元。我拿这1.03万元放贷,然后再把债务卖掉,自有资金就滚到1.06万元。如此循环,蚂蚁金服的净资产假设是500亿,理论上放5万亿规模的贷都可以,甚至…你想想都会恐惧。
这一条,对ABS的转圈次数进行了限制,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最多转4圈。这个真的非常有必要,对国家的金融安全来说,尤其债市风险来说,可能是里程碑式的管控。
三点讲完,我再多说几句作结尾:昨晚上在写“到底是什么终止了蚂蚁的暂缓上市”,早上醒得早,看了刘润老师的笔记,竟然想在一个频率上了。总之一句话,我个人觉得从国家金融安全角度出发,这个“新规”太有必要推出施行了。从蚂蚁金服角度看,几近其高估值的灭顶之灾,如果它是科技公司,应该不会受此影响太大,而恰恰其实质是金融公司。从上交所角度,暂缓其上市,真的是对广大没有蚂蚁股票的股民朋友们负责,这个真的必须给上交所点赞,中国人从来不缺明白人。而证监会发审委通过其上市决议,没有质疑其赢利的政策风险问题,要么是不够专业,要么是有利益关联,要么是坏分子当道。
我一如既往的敬仰马云老师,但作为一名投资行业的从业者,更关心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稳定,更关心资本巿场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充足的资本金,是规避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高效的信用管理,是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方向。这就是“新规“和“蚂蚁”之间的矛盾所在。用高效的信用管理来规避金融风险是否金融行业改革创新的方向?是否可行?这是马老师要为蚂蚁之类公司去奔走号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