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个千年不通公路的村子,进出只能靠摆渡船,神秘又宁静
如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冯骥才渐渐远离了作家的光环。并非是他不能写、或写不动,而是他把自己的精力用在了另一件事上——古村落保护。
一年中的大半时间,他都辗转在中国那些濒临消失的古村落间奔走,偶尔在媒体和公众面前出现,冯骥才也一直在谈论古村落。于他而言,古村落的价值绝不小于万里长城,抢救古村落就是和时间赛跑。人们称他为“传统村落保护第一人”。
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因而华夏大地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的传统村落。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大约每年都会有多达九万个自然村消失。村落没有、文化的栖居地就没有了,民族也就不复存在,国家必然出现问题。
幸而有如冯老师一般的人,在一遍遍提醒我们古村落和民族记忆、精神传统之间的关系。才让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很多珍贵的小村子。
No.1
千年不通公路——白雪屯
白雪屯呈半岛状,三面环水、背靠青山。想去白雪屯,只有一条路——坐摆渡船。这里的船不仅可以载人,还可以载车。
在摆渡船上,你可以尽情欣赏这城市少见的秀丽风光。陡峭近乎直立的山峰上,覆盖着深深浅浅的绿色;没有植物的地方则露出岩石的本色,黄绿相间,野趣十足。深吸一口气,悠悠的江风带来草木的馨香,让人沉醉其中。粼粼的水面,被吹出一层层褶皱,打破了山峰的倒影。
千年来,只能靠水路进出白雪屯。一弯碧水,隔离了外界的喧嚣,也保存了白雪屯原始的美。我不禁有些期待,这会是多么与世隔绝的幽静。
到了对岸,只有一条蜿蜒的小路通入山村。看到这个木头牌坊,由此进去,就是白雪屯了。
因为交通不便,白雪屯里的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渔业为辅。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就是甘蔗,整个屯的甘蔗种植面积达972亩。
一阵风来,甘蔗随风摇曳,就像绿色的波浪一般。
不大的村子,民居大多建于建国后,是典型的泥胚砖搭配木头青瓦的穿斗式建筑。风格十分简朴清雅,也是龙州县少有的保存完整的传统村落。
黄色的砖墙看上去很坚固,一排彩色的装饰画点缀了整个墙面。昏黄的夕阳将暖色的光打在墙壁上,古韵十足中,透着淡淡典雅。
在村子里,家家户户门口晒着玉米、笋干。这是他们辛劳的回报,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特产。
一位奶奶,年纪很大了,还能灵活地弯下腰劳作。饱满丰硕的玉米粒,让奶奶从心底里漾出笑容。
这边,阿姨娴熟地切着鲜笋。手起刀落,一片片薄薄的笋片就从她手中诞生了。
另一边,阿姨把已经晒干的笋片收起,它们已经吸足了阳光,即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
我不禁感叹,只是因为偏远、交通不便,多少人错过了这个仙境一样的地方。好在,如今白雪屯的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屯里特有的农副土特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尝到。我们走的时候就买了很多土特产,红糖、笋干、甘蔗酒、桄榔粉……价格并不贵,品质也是没话说。
我是琰棱
带着有趣的灵魂
我一直走在路上
旅行|摄影|写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