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火车准时的神话,被私有化毁了?
全世界可能都觉得德国人严谨又守时,整个德国社会也运行得井井有条。我在德国的几年,除了个别奇葩,打过交道的大多数德国人都比较准时,做事情也令人放心。
但守时这一印象和严谨的神话,大概会被德国铁路系统扔在地上踩得粉碎。
外国人刚到达法兰克福机场,迟迟不来的通往市区的地铁就能让人气得跳脚,但又一头雾水,深深怀疑自己是否身在传说中严谨的德国。
德铁到底靠不靠谱?
德国铁路深深扎根于其工业文明,其铁路技术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铁路系统,铁路系统供应商也接到大量海外订单,创造了不少营收,30多年前德国高铁的行驶速度还曾创下历史纪录。
德国高铁
但抛开老黄历,谈起今天的德铁,实在是奇葩中的奇葩,可以吐槽的点不要太多:
车厢里的基础设施令人难以恭维,内急的时候却发现洗手间是坏的,有时候夏天不开空调(其实是没有或者坏了),下冰雹下大雨的天气却大开冷风;
信息系统更新日常滞后,经常发车前一分钟才通知要换站台;
连年上涨的票价让人叫苦不迭,如果是出发前临时买票,4小时以上的最高速列车ICE动辄上百欧;
最令人诟病和难以忍受的还是各种理由引发的列车晚点或者直接取消,这也让乘客觉得这车票实在不值这个价格。
乘坐德铁的旅行仿佛是一场充满不确定的冒险,不知道火车何时才能出发,更不知道何时能够到达。
因为德铁迟到而迟到的小学生,满脸写着高兴,而他妈妈并不
德铁也因此成了一个大笑话。谈论德铁算得上是一个和德国人开启对话的万能话题。
德铁在电影院投放过一则广告吹嘘自己的专业性:三位主人公都要去柏林,一位开车被堵在高速公路上,一位坐飞机遭遇晚点焦躁地在候机室等待,而选择德铁ICE的三号男主早早到了目的地,还悠闲地喝上了咖啡。
广告刚刚结束,观众席马上报以大爆笑式嘲讽。
我读研的大学在法兰克福北边一个小村,第一年期末考试前两天到法兰克福见朋友,准备搭晚上七点半的车回家,到了火车站发现所有能回家的车都因中途一站的电缆线路故障而被取消,德铁App显示当晚只有十点半的一趟火车且正常发车。
我只能在火车站蹲守三个多小时,期间没有收到任何更新的消息或听到车站广播。按耐不住的人们早已挤满站台,一个个翘首以盼宛如沙漠里的狐獴。
然而直到发车前五分钟广播才姗姗来迟,报告车次已经取消。一时间骂声响彻天空,还有人怒摔水瓶。旅客被坑得死去活来,但又毫无办法,只得哗啦一下散去了。
我在朋友家借宿了一晚,买了转天的大巴票才成功回家,能回家准时参加考试可以说非常幸运了,因为接下来一周所有从法兰克福出发向北的火车,都被取消了......
等候多时的列车被取消是家常便饭,上图第二趟地铁被取消
除了这次遭遇,还有大雪天被抛在荒郊野岭等车;打工回家本来只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结果花了四个小时;其他车厢旅客打架,等警察来的功夫眼睁睁错过下一班车;好好地坐着车,车却突然往回开……这样的经历数不胜数。
急吗?当然。投诉吗?抱怨吗?大概率只能得到“嗯我们也暂时没有消息呢,真的抱歉”这类回复。
德铁为什么会晚点?
晚点最常见的理由是技术故障,除此之外,有人或野生动物突然闯入铁轨;有乘客突然晕倒;车上发生争执需要停车报警;火车司机没来上班;天气不好;员工罢工;时刻表丢了;火车头丢了;法国人交车交晚了......甚至不明原因都能导致晚点。
关键时刻德铁也“不负众望”:2017年德铁宣布慕尼黑—柏林段高速列车提速,行驶时间由6小时缩短至4小时,默克尔出席了发车仪式。
为庆祝这一盛事,两辆特别列车从柏林出发。其中一辆车载着100多名政要和记者,一路上多次因技术原因停车,晚点2个多小时,被网友疯狂吐槽提速了跟没提一样,车票还更贵了。
根据德铁官方统计数据,远距离火车准点率能达到70%多,但这一看起来尚可的数字背后是晚点6分钟以内都算准时,还有大量被取消的列车没有被计入其中,这一数据的水分可想而知。
记者吐槽列车由于故障停在了半路的隧道上
那么从根本上来看,是什么导致德铁大量晚点呢?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1. 铁路建设和维护
火车铁路段三天两头总有施工,有些是长期项目,有些是每年的例行维护,这样一来经过的车辆势必会受影响。铁路维护是为安全着想的重要工程,但难以忍受的是德铁远超计划时间的维护工期。
法兰克福市内陆铁,多个站内常年都有施工工地
2. 车辆损坏
根据2018年的一份报道,德铁只有五分之一的高速列车ICE功能完好,漫长而炎热的夏季会损害列车,还有许多车上的洗手间和空调有问题。
没有太多时间全部修理损坏的列车,只会修理最必要(比如和安全相关的)的部分。
3. 缺乏人力
德国铁路工会称,德铁面临着包括火车司机、乘务员、修理工在内大约6000人的缺口。冬天的流感季或者员工无法出勤都会导致车辆晚点或取消。
工会指责德铁雇佣员工太少,德铁反驳这一说法并表示已经创造了一万个新岗位。不过工会还是不买帐,认为德铁做得不够,现有员工经常要加班。
本来就人手不足,现有员工因为薪资太低、加班太多总闹罢工,自然发不了车。
罢工期间各种延误/被取消的车次
4. 铁路网问题
德国的货车、区域内和远距离列车经常共用铁路轨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辆车晚点就会导致其他列车大面积晚点。
这也是德国高速列车快不起来的原因,高铁没有专用铁路线,总是走走停停,无法提高时速。
5. 天气原因
狂风会吹倒树木,挡住铁路或压断电缆,积雪会让铁轨更滑等等各种各样的恶劣天气都会影响列车行驶;低效的清理工作也让德铁的正常运转雪上加霜。
6. 不重视铁路发展
有联邦议院议员认为德国不重视铁路的基础建设,而把大量精力投入到公路建设上。交通部长自然不肯背这口锅,他表态已经为铁路建设投入越来越多的资金,也分析了铁路部门的问题所在,会有针对性地做出改善。
7. 人为破坏
人为破坏指的是故意在铁轨、站内放置疑似危险物品(经常被证实是青少年的恶作剧)。
人口密集的北威州在2018年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人为破坏铁轨事件,导致当时所有区域列车绕开交通枢纽杜塞尔多夫长达一个月之久。
人们不得不转乘市郊铁路线(S-Bahn),本来半小时的路程常常变成两小时以上的长途旅行。
德媒关于北威州铁轨“人为破坏”事件的报道,标题:人为破坏:持续到晚间的列车晚点,来源:www.wz.de
晚点的话怎么办?
德铁造成的晚点自然不能让乘客承担后果:根据晚点时间的不同,乘客有权向德铁要求索赔。比如晚点超过60分钟,可以获赔票价的25%;超过120分钟,获赔票价的50%。
光是乘客方面德铁就赔出了巨额资金,赔款数额还在年年增多。因为晚点还要向政府支付罚款。这样看来,好像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条件差,晚点多,赔钱多;没钱改善条件,晚点更多,赔得更多......
疫情期间大家都不出门,德铁自然赚不到什么钱,疫情过后几乎每辆车上都配备了查票员,因逃票而交罚款的队伍越来越长
为了减轻晚点对乘客造成的影响,德铁也做出了努力。
凭良心来说,德铁App做得还是不错的,配备了晚点警报功能,开启推送就会通过邮件或者短信获取列车实时消息。
德铁官网、App和社交媒体平台会提前发布道路施工、修改线路等消息;如果列车晚点,一般会有替代的交通方式,比如接驳大巴。
如果身在火车站,得知列车取消可以马上到服务中心咨询换乘方案。
疫情期间法兰克福火车站大厅有关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提示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些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
晚点警告不总是准确,提示晚点但车准时来甚至提前到了的可能也存在;作为列车晚点的替代接驳大巴往往要等很久;如果出现大面积晚点,火车站的客服中心会被挤爆,想问询也排不上队,而能得到的回复往往也是“不清楚,再等等看”。
除了极小的村子,每个城市火车站都设有德铁的客服中心
而且德铁乘务员本身的业务水平也值得质疑。有一次我从哥廷根到法兰克福,半路突然停车,不能再往前开了,要返回哥廷根,请大家都下车。
列车上唯一的乘务员被焦虑的群众团团围住问还有没有别的车,但她一直说不知道,后来改口让大家跟着这趟车回哥廷根,在哥廷根等一个小时坐下一班去法兰克福的车。
我大吃一惊,如果是技术故障,以德铁的维修速度,两个小时能修好?下一班车不还是没法往前开吗?
我赶紧看了看App实时信息,显示旁边站台有一辆慢车可以换乘,但我不确定信息的准确性,想问一问乘务员。
还没挤到忙着给大家发索赔表格的她身边,就听到一位中年男子举着手机大喊说他查到了一辆车,是不是可以坐呢?
乘务员找到救星一般,指着这位男子对疯狂的人群说“大家都跟这位男士走,他手机有网!”
我又一次震惊,内部员工的消息难道比乘客还滞后吗?她手上的对讲机是摆设吗?她难道不会用自家公司的App吗?
我刚来德国的半年,经常坐火车去周边玩,德铁的表现令我哭笑不得,向室友提出了疑问,他说听父母说德铁90年代私有化之后才变成这个样子,他爸妈可是相当怀念以前的日子。
今天,在欧盟倡导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的大背景下,2020年起远距离车票的增值税率降低,德铁也表态会针对晚点问题做出改善,希望真的能变好吧。
参考资料:
https://www.muenchen.de/aktuell/2017-12/muenchen-berlin-in-4-stunden-die-schnellstrecke-startet-am-sonntag.html
https://orange.handelsblatt.com/artikel/52145
https://www.faz.net/aktuell/wirtschaft/schneller-schlau/deutsche-bahn-kommt-2570-tage-zu-spaet-im-jahr-16404359.html
https://www.wz.de/nrw/vandalismus-sorgt-weiter-fuer-bahn-chaos_aid-3327034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ID:huanxingxingqiu),作者:Momo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