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里很有效的奖励贴,在家用为啥就不香了?

攒“星星”换奖励这种激励方式对咱们来说都不陌生了。

有一回去OK幼儿园开家长会,看到班里的墙面上贴着不同项目的三份“星星积分表”,其中一个妈妈打趣地苦笑说:现在的娃们KPI考核还不轻啊

因为对鼓励孩子的好行为确实有效。在国外的幼儿园、幼教机构中,也大量被使用到,也算是全世界育儿届的通用工具了。

和直接的物质奖励相比,奖励表是一种更先进的奖励机制。

它需要通过积分、贴纸、小红花等可量化的积累,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再换取相应的奖品。这可以有效避免孩子把“良好表现”与“物质奖励”直接画上等号。而且通过这个方式的长期训练,孩子的行为更能够形成固定的习惯。

但为啥奖励表这样幼儿园老师用了就见效的方式,搬回家里就不灵验了呢?因为真用起来这里有不少门道!

01

你家的奖励表有一样的“失效”经历吗?

先分享一个好朋友在家里使用奖励表的例子,看看是不是与你家情况差不多?
朋友对正在念大班的娃教育培养思路蛮明确的,就是每天一定要保证运动(跑步)、英语学习和固定的自主阅读,与此同时要养成自己收拾和早睡早起的习惯!
所以在奖励表上列了这五项,每天每完成一项就能到一张星星贴纸,按一个月30天计,5个项目全部集满可获得的贴纸量是150。不过她想着也要给一定余量,所以和娃约定,只要100张就可以兑现愿望,娃的愿望是买一个电话手表。

规则执行的前两天,娃兴致很高,每样都完成,顺利地拿到了所有星星贴纸。

但是,慢慢的情况就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才第4天,娃就开始问我朋友:“妈妈,如果我不跑步了,还能攒到100张星星贴纸吗?”

“为什么不跑步呀?”朋友问娃。娃说太累,每天跑腿很疼。

朋友就拿出纸笔给她算了算,扣掉跑步,其他四项如果都能坚持,最多能攒到124个奖励贴,依然可以达标。

这么一算,娃毫无负担地把跑步放弃了。

朋友虽然有和娃讲道理,告诉她坚持是对自己有帮助的,但是孩子依然想放弃,朋友也没太坚持,想着孩子把她认为最累的一项给排除了,想必剩下的几项会好好坚持的。但事实证明,太乐观!

娃很快有了第二个想放弃的项目。她说,每天收拾自己的房间太麻烦,能不能不收?朋友说,如果放弃,奖励贴可能达不到100个了。

娃有点慌,但最后收拾屋子还是变成了两三天一次

于是5项任务就这样变成了3项半,想要攒足100个奖励贴,意味着后面已经没有放弃空间了。

但是没过几天,娃又来吞吞吐吐地说,她不想跟读英语了。

“如果英语不读了,愿望就没办法兑现。”这次朋友比之前着急了,想要努力说服娃坚持,因为再放弃,不仅定好的奖励娃肯定是拿不到了,更重要的是奖励表设立的意义就一点也没有了。

最后好说歹说,孩子勉强答应继续英语阅读。但就算这样,中间还是有几天,娃非常执拗地选择“放假”。计划结束时数了一下,攒得的贴纸是97张,没有达标。

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从当初的约定来说,不应该奖,因为任务没完成。但不奖吧,朋友老公的一番话又有点道理,虽然总体看是没达到,但是她有几项还算是坚持下来了,如果这次不奖,这几个坚持下来的好习惯貌似也没被认可,一并被“抹杀”了。

你们看,一方面,原本的激励似乎带来的效果只能算平平;另一方面,规则设置的不合理也把我们自己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最后心愿给不给兑换又成大难题。

奖励表的意义不如预期,朋友有些失落!我们俩一交流,发现有奖励表的设置其实很有讲究,有几个关键点没做对就会导致效果差很多~

02

奖励表要有效,这3个关键点要做对

1、奖励表不要是多任务掺杂的,更适合单项任务。

大家仔细琢磨一下,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奖励表基本都是分单项任务的。如果是多项任务放在一张奖励表里,会导致目标分散,实施起来一定是难的。

比如,上面我朋友的奖励贴计划里,包含了5项任务,于是相对应的就有5个目标。很显然,这对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来讲,太复杂了。更糟糕的是,计划启动时,朋友把这个5目标任务高度概括成了一个目标——良好的习惯。

这直接导致了在各项细分任务上,方法和路径的不具体。就拿英语阅读来说,是没有任何具体的细化的,所以孩子中途遇到困难,是很难坚持的。

所以用奖励表这样的形式,针对单项具体的是最合适的。
对于3-5岁的娃、正处在养成各种好习惯的阶段。所以在国外这个年龄阶段,奖励表被用得最多的就是如厕训练和做家务(主要指收拾自己房间的玩具)。

然后每个具体的单项会有可量化的细节,比如鼓励用小马桶的奖励表,会在表格上注明如厕环节中每个细节:比如 “我说了我要用小马桶”、“我自己脱了裤子”、“我坐在了小马桶上”、“我一整天都没有尿裤子”……这对于孩子而言就很具象,好理解,大目标都拆解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实施起来就容易很多!

也可以是只针对某个需要被鼓励的行为,比如鼓励不爱吃蔬菜的娃,以次数计。而且不要把奖励实现的过程设置得太长,一般把实现的“步数”保持在10个以内最好。也就是奖励表上只有10次,每完成一次就立即贴上,达成之后马上兑现奖励。

所以后来我的朋友就改成了专项奖励表,比如给英语学习设定的就是两周的时间跨度,每天的任务分成了3块很清晰的内容:听2首英文儿歌、看1集英文动画片、跟读2个英文绘本。

除了容易进入的儿歌和动画片,在绘本跟读上,朋友也有设计过难度系数,头几天的绘本相对容易,孩子完全没有心理负担。后来坚持得也很好!

对于5-8岁稍大些的孩子,用这个方式比较适合来调整他们的某个暂时性的坏行为,比如暂时性的写字姿势问题。

2、实施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关注,不要忽略孩子的内在动机

朋友说给孩子列的这个奖励计划表是完全忽略了孩子原本比较好的愿意学的内在动机的。就像她孩子本身也很喜欢自主阅读的,但是后来一切继续下去的动力就变成了“电话手表”。这和原本设置奖励表的初衷背道而驰了,原本是希望外界激励刺激自主性,结果把原本的一些自主性都给泯灭了

所以在奖励表实施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被关注,这一点很重要。

OK是个情绪容易崩溃的孩子,一点点自己无法应对的小事就会哭鼻子。刚上中班那会儿,有次带他和班级几个同学的爸妈一起出去玩,突然就听他哇哇大哭起来。一问原来是他从餐厅服务台要来的吸管被同学小马全抢走了,想再去服务台拿时,那里也都没有了,于是大哭起来。

我一边安抚他,一边也跟小马说,你可以问OK要一些,但不能全部抢走了。小马还给了OK一些,但OK还在那哭,他原本计划要搭个东西。我告诉他,你可以尝试邀请小马和你一起搭,哭也不解决问题。OK慢慢平静下来,也接纳了我的建议,去和小马商量,但小马对搭建并没兴趣。不过这次OK没有大哭,而是将手里仅有的几根吸管玩了起来。

看到OK这次的情绪处理有进步,我想到了一个激励方法,“其实如果你喜欢吸管的话妈妈也可以给你买。每次遇到问题,咱们都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能够想一想,不是动不动就哭,妈妈就奖励给你一颗小星星,积累到5颗小星星后妈妈就买一包吸管送给你”。

回家后我就让OK自己画了个特别简单的小表格,并且看好他喜欢的吸管的样式,就启动了以“情绪控制”为目标的奖励积分表。除了兑现当天的1颗小星星,剩下的4颗小星星OK用了不到两周就攒齐了。(其中3次是他自己口述在幼儿园发生的事,但我确认了细节后就给他了,这种方面不必太较真,目的只是要孩子有这个意识。)

通过几次的反复练习,OK在情绪控制上的意识比之前的确强了很多,而我兑现奖品只花了12元

但其实后来看,吸管对OK并非是最重要,反倒是他的每一次“攒星”都有被我关注到、给到及时表扬,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很大的鼓励和认可。当他在向我描述他如何控制了一次情绪后,我会非常真诚地说出他哪里做得好、进步在哪里。

所以,简单粗暴地定个奖励表,就如朋友所言,每天读10分钟英语,但如果过程中并不关注孩子是否遇到困难了、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最后要么是孩子主动放弃,要么是孩子会觉得是在受操控。

在使用奖励表时,如果只看行为和结果,不顾孩子的心理和过程,最后的效果一定不会好。

3、奖励设置,应弱化物化价值,可以是给到孩子额外的特权。

积分奖励表如果用奖品作为动力来刺激孩子学习,比如做到了买个玩具,长此以往他们的出发点也会越来越功利化,让孩子把行为和物质划上等号。

尤其是价值较高的奖品,看似会在一开始刺激孩子,但会让孩子丧失规范行为、强化学习本身可以带来的获得感,在某种程度上反倒削弱了孩子的内在动机。

而且如果奖励是物质,孩子放弃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因为孩子会在过程中去算计和衡量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比如每天9点上床坚持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奥特曼,在坚持到第3天的时候,他可能就会改变主意想:相比每天可以晚睡1小时,奥特曼或许还可以有别的方式获得,用牺牲玩的时间来换取太不划算。

所以在奖品设置上的策略是,尽量采用非实物的奖励,比如可以是额外的特权或者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一定是要实物的奖励,奖励要尽可能小,并且能代表一份心意。

和第一次设置“电子手表”这样的终极大奖不一样,后来朋友和孩子约定的奖励调整为了“为期15天的早餐自由点餐特权”。没想到孩子觉得超级有兴趣。

4、一个阶段结束,要和孩子进行及时复盘.

无论最后兑现与否,我们都要和孩子一起就前一阶段的活动做一次梳理,引导孩子全面认识和评估期间的获得以及存在的问题。

就比如我让OK对自己情绪有意识地管理之后,我跟他回顾了每次做到以后,他和身边的小伙伴都会有怎样的感受,顺带说说情绪管控好会对他有哪些帮助。而前面提过的朋友让娃坚持英语学习,一个阶段的奖励兑现后,朋友让娃进行了一次app上的阅读能力测试,结果,孩子测出了最佳,系统给她的阅读推荐书目,直接提高了两个等级。朋友就着这个足够惊喜的结果,又给孩子安利了一遍听与读的重要性。孩子一听有道理,完全没有因为奖励活动结束,失去继续学习的热情。

03


奖励表在8岁以后要及时撤出

这就是奖励贴的良性循环,它的存在是为了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当孩子还没有形成自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时,外部的激励是可以推动好行为的发生的。

但如果当孩子习惯了奖励时,这套系统就会开始失效,甚至会起到惊人的反作用。

除此,这也和刺激点有一定相关性。3岁孩子可以为了一颗糖屁颠屁颠读英语,5岁孩子为一件心仪的玩具“吃苦”一星期,但8岁呢、12岁呢,微小的奖励其实已经毫无吸引力。

所以,在8岁以后,奖励贴应该彻底撤出孩子的日常。

其实归根结底,奖励贴、行为表不是孩子必需要的东西。如果你非常善于鼓励和赞美孩子,非常能和孩子沟通清楚坚持一件事的目的和意义,那么,不需要任何的奖励贴、行为表,你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的“人肉奖励贴”。

如果你决定要用奖励表,那么一定要知道,它只是工具而已,使用工具的基础 是人,也就是你有关注孩子过程中好的行为并且鼓励。

激励孩子的方式还得回归到走心的、真诚的、关注的。学会如何鼓励孩子是爸妈一辈子的功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