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打坐要领(连载11):有无相对 | 身姿要领4:松腰竖脊(二)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每天,我们将为您诵读一章《道德经》,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我们来调整一下姿势,让自己保持虚灵顶劲、垂帘正视、卷舌藏喉和松腰竖脊的状态。
今天,我们将继续为您深入介绍静坐的第四个要领“松腰竖脊”中的细节。
“松腰”与“竖脊”互为表里
昨天,我们重点说了“松腰竖脊”中关于“松腰”的内容,但要注意的是,在“松腰”的同时,内在还要“竖脊”——这两者是互为表里、相互依托的。这个意思就是说,不能只想着“松腰”,然后整个后背都松懈了;也不能只顾着“竖脊”,于是用力把后背挺成一块木板,整个人都僵硬了……
松腰竖脊,要外松内紧,要注意以虚灵顶劲的姿势,来向上轻顶百会穴;以卷舌藏喉的姿势,来向下微收下颌;再外凸命门穴、内收小腹,用肌肉前后辅助,形成一股上下、前后兼具的合力,来帮助脊柱正直。这时,既不要塌腰挺肚子,也不要挺胸收腹,那都不符合“松腰竖脊”的要领。
另外,此处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松腰”的位置!
这个“松”的位置是在下丹田,也就是腰椎的第四节和第五节之间——腰松则下盘稳固、上肢灵活。要知道,人体手足的动作都是靠腰和脖子来带动的,所以腰是人体所有活动的轴心,其作用是带动全身。松腰,也是让人体带脉通畅、躯体灵活的好方法。
“松腰竖脊”这个要领,其实放在行住坐卧中都是一样的,核心就是身心既要中正挺拔、又要柔软灵活——这正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崇尚的外圆内方的君子之风、天地之理。关于“松腰竖脊”还有一些内容,我们明天继续为您分享。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第十一章《有无相对》。这一章的原文是: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以道为镜
“有”是看得见的物质世界,“无”是无边无际的宇宙整体与起源。人类的生存环境表现为“有”,而心灵和爱则表现为“无”。我们学习经典,就是在“无”上下功夫,注重神性品质的软实力建设。人生中,只有感恩生活的“有”,并重视心灵的“无”,才能让生命更幸福。而很多人只顾着去忙外在世界那一亩三分地的耕耘,却遗忘了内心世界万亩良田的开垦,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第十一章《有无相对》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只有保持心灵的“无”,才能装入最具价值的“有”。
规律二:修“无”就是放下自己,无我才能得大自在。
规律三:心中留有足够的空间,能力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在本章中老子提出了“有之利,无之用”定律,告诉我们:有无是道的一体两面,人生要重视“有”,但更要重视“无”。因为,空无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空杯才能装水,空房才能住人;只有让自己的心达到“无”的广大境界,才能有空间容人容物,才能造就大自在、大圆满的人生。
“无”是一个超越小我狭隘的大空间、大格局,而决定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却正是这份胸怀和格局。人只有学会放下拥有的,才能去把握新机会、进行新创造,这就是事物的道性。
因此,当我们成为自己无形的环境之时,我们就是道,我们就是在把芬芳给予这个世界,而整个宇宙也将透过我们送来爱的祝福!只有虚心,才能有所得;只有虚怀若谷,才可以如海纳百川般地获得持续成长——说实话,“无”要比“有”的作用妙得多!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快乐农夫冥想”。冥想的力量很大,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向自己心中寻找力量,您内在的力量才能绽放。
第十一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人。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人生挑战中,所有丢失的东西和力量都要到内心去寻找。一个人的心灵世界只有建立在无欲、无为的基础上,才能让人生充满着永恒的力量。以道为师,以自然为师,以智慧为重,让自己成为自己,这就是最好的活法。因为,健康、幸福、成功、寿命都是可以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种出来的。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生命的自在圆满不是把自己凌驾于万物和别人之上,而是放空心灵,与世间万物相沟通,与大众相交融,这才是天长地久的奥秘!我们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反应出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我们遭遇到的所有问题,就是我们内在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接受自己的不足,是爱的开始;把仇恨变成谅解,是“无”的大格局!当您把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这四味药调和在一处时,就是一帖专门治理“是是非非”的良方。
现在,就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谢谢您,今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明晚九点,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