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识小|“菊”与“酒”
晚清吴友如画报“海上百艳图”之“持螯赏菊”图
晚清吴友如画报有一幅《对菊持螯》图,“对菊”即赏菊,“持螯”,通俗地说就是吃蟹,“螯”音ao,螃蟹等节肢动物的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个钳子,能开合,用来取食或自卫。吃蟹最好喝点酒,有利于卫生,所以“对菊持螯”道出了重阳节“菊”与“酒”的要素,应当看作晚清重阳节的风俗图。
先说“菊”,这几天申城的菊花今日开得正盛,它们在各大公园的菊花展上舒展腰身,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走进其中,仿佛置身于七彩花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重阳佳节,恰好是菊花盛开的时节。“不是花中唯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白居易《禁中九日对菊花酒忆元九》]不难看出白居易把重阳节看成赏菊的之佳期。
以九月九日为节,始见于汉代。汉人宫中风俗云:“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菊华舒时,并授茎叶,杂秫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西京杂记》卷四]在古文献记载中,人们可以知道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等是重阳节的重要活动,目的是祈求免灾避祸。唐代诗人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吟到:“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得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洞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写此诗的杜甫,此时年岁已高,头发稀短得连帽子都戴不住,也无法插戴茱萸在头发上,只好“看茱萸”,隐约含有凄凉和痛苦的意蕴。
就如同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家伙”,我虽然还有一些头发,不至于“羞得短发还吹帽”,但我还是喜欢学鲁迅,来个“破帽遮颜过闹市”“管他冬夏与春秋”,茱萸是找不到了,那就到公园里去赏菊。一年之中,无论是清明的“踏青”,还是重阳的“辞青”,都是人们对季节变化的深切感受。一年之中,重阳节是最撩人情思的。重阳节多在深秋,文人多结合自身的生活环境,在秀美的山水景物中感受着生命的永恒与变化。
再说“酒”,元散曲中,描写重阳酒,有写及时行乐的“劝酒,劝酒”,也有写“沉醉方休”的轻松愉悦闲适的村居生活,更多的是写“借酒消愁”的“难比旧风流”。如今酒作为节物不受人们待见,西方的舆论拼命攻击中国白酒,仿佛白酒是毒药,喝了就得死,弄得许多年轻的后生都不会喝酒了,市场上也形成这样的悖论:一方面各种白酒股价涨到飞起,另一方面年轻人越来越少喝白酒,甚至选择“敬酒不吃吃罚酒”。最典型的是,厦门国际银行一新入职员工,在公司聚会的酒桌上因拒绝喝酒,被领导当场打了耳光。喝酒酿成悲剧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令人扼腕。
与重阳节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魏晋文人陶渊明了,他的名字,几乎成为重阳节的代表、象征和符号。纵观历代的重阳诗,诗人们多数对时序之变迁、自身没落的深深感叹。重阳时期的景与诗人情感的耦合,使得愁绪借助萧瑟凄凉之景倾泻而出。物质生活的习俗,总是与人们的“心态”息息相关。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都是整个习俗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元散曲中有关重阳节的篇目,除了欢庆之外,很多都带有感伤的情怀。这也是从古代延续下来的一种基调,由季节而感生的悲秋以及今宵有酒今宵醉的及时行乐思想成为重阳节情感的主旋律。我以为,这种传统还是会传承下去的。
重阳节后世已经演变为“老人节”“祝寿节”“敬老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民俗的真谛之一就是趋吉避凶。但愿这种精神内核能够代代相传,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农历九月初九,也是人们在秋寒新至即将避居室内前的、具有仪式意义的节日。我一直认为,“重阳”这个词真好,它意味着从积弱不振中奋起,历史地看,1949年是一个“重阳”,1978年是一个“重阳”,而当今中国的民族复兴,需要更多的“重阳”,需要中国人精神上的奋起与雄起。
2021年10月13日于沪上“凝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