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面并购项目的文章中介绍过几种常用的估值方法,估值的计算是放在了并购模型里面。我最近这段时间比较忙,断断续续地整理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通用估值模型。这个模型参考了n年前公司做美元基金时的模型,虽然基金没做成,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模型里有些内容是涉及国内不常用的知识点。考虑到学习的目的,我还是把它们做进了模型里。
这个模型里面会介绍DCF(现金流贴现法),可比公司和VC(风投)这几种估值方法。另外对于未来经营状况的预测,也不是我之前在并购模型中那样对各种运营条件做出假设,而是按照增长率的方法对收入和成本进行估算。整体来看,这个模型要比我之前介绍的任何一个模型做起来简单,也容易上手,但是基础理论却一点儿也不少。
接下来几周,我们就来看看估值模型长啥样吧。
今天先说一下最简单的一张表,算是背景介绍吧。
图一
这张表是股权结构表,它并没有多少计算,更像是一张输出的结论表。从这个表里,能够看出来新股东出资了14,250,000元。红色方框部分是现有股份数量,绿色方框是新进来股东的股份数量。根据D列中新旧股东的股份数量,可以计算出新股东在目标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8.6%。用14,250,000元除以28.6%的持股比例,得到了49,875,000元的股权估值。在新股东出资前,目标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是18,752,000元(如图二所示),这一轮融资的估值是账面所有者权益的的2.66倍,这个估值结果是否合理,投资人的投资收益如何,就是估值模型要关注的内容了。
图二
你可能会奇怪,我在图一中为什么用股份数量来计算持股比例,而不是用各股东的实际出资金额来计算。在股东溢价出资或增资时,溢价部分做会计处理的时候是计入资本公积,不作为实收资本入账的;各股东的股份比例,则是以财务报表中的实收资本来确定。图二是资产负债表的截图,第一行“实收资本”475万元,是假设每股1元,现有股东的475万股对应的实收资本是475万元。第二行“资本公积-股份溢价”,则是部分股东溢价出资或增资的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