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从来不发脾气可能是一种危险的人格,需要引起重视

年轻的都市女性小王是一个与众多同龄人相似的女生,在大城市奋斗拼搏,有着不错的收入,但是也到了而立之年。之前相处十分融洽的男朋友就在最近突然性情大变,一改之前的完美人设。

就在最近,因为一件小小的事情,小王的男朋友毫无预兆的发了脾气,甚至达到了即将分手的地步。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一件生活琐事。

尽管小王也有些许悔意,她认为自己不应该在一开始保持一种比较强硬的态度,但是男朋友脱口而出的“对你忍无可忍”犹如惊天霹雳一般,让小王始料未及。

男朋友的反应犹如已经被压的喘不过气一般,发泄出来的他如释重负。

眼前的所见所闻让小王觉得难以置信,因为他们相处了好多年,平时的男朋友几乎是一个完全不会对她发脾气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十分照顾她的感受,并且在与别人交往时也是一样的谦逊温和。

实际上,这种在社会交往当中几乎从来不发脾气的人并不是一个比较好的交往对象,甚至可以说他们这种性格特点是十分危险的。

内心情感的抑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会结识这样的人,他们性情温和,为人谦逊,很少与人发生争执,即使遇到某些情况,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也同样会比较温和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会动怒。

他们有这样一些特点:

1、其实不是不会动怒,而是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

2、他们会抑制自己的需求,无论是生活需求还是心理需求;

3、活得很累,做什么事情都会限制自己的内心想法。

这种抑制其实是十分不利于心情的抒发的。我们可以想见,当内心积压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情绪,但是出于各种原因自己并未发泄出来时,思想和情绪上承担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情绪由于某种因素被“点燃”时,最终的结果有可能是难以预料的。

著名心理学巨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代表作《自我与本我》当中,系统的对于个体对自身的看法提出了观点,他将人类的自我认知分为“自我、本我、超我”三个层次。

本我是相对比较基础的一个层次,受人类生理影响比较大。当这一层次的自我被压抑太长时间时,自我层面的人格就会失去控制,进行一些不受控制的行为。

c类型的人格

心理学家弗里戈曼曾经将不同的人格类型做了区分,其中的c类型人格便是指那些习惯于压抑自己情感的人,在心理学领域,这种类型被称为“癌症”

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外在体现为一种大包大揽的样子,他们在外人眼中,性格温和,平易近人,对于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都体现出一种比较无所谓的状态。

这样的人在别人那里的口碑往往很不错,因为他们与别人相处时会比较平静,没有什么争执。

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也说“君子日参省乎己”,做一个品格优良的人,是应该一定程度的克制自己的一些脾气的。

但是我们应该掌握这个度,毕竟过犹不及,太过于压抑自己的性格会对自己的身体与心理都造成损伤。

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有规律的、适度的进行内心压力的发泄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从个体角度来看,这种行为有助于其卸下内心积压的负面情绪,在之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工作与生活。

从集体与社会角度来看,这种行为同样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

比如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安全阀”理论以及著名社会冲突论学者科塞的研究,适度的集体性的情绪发泄是有利于整个共同体往好的方向发展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Thibaut, J.W. & Kelley, H.H. (1959)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groups.New York: Wile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