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诊的操作程序之识脉

古人认为脉诊分为“识脉”和“审脉”二个过程。古人把认识和体会脉象中的特征称“识脉”,而对所搜集到的脉象特征,依据中医方法论进行分析,并最终形成能够指导辨证论治的结论,称之为“审脉”,这是辨证思维过程。今天主要来谈一谈“识脉”。

经过一系列的脉诊前的准备工作(平臂、布指等),从我们的手指接触到患者的桡动脉的一刹那,就进入了脉诊的实际体会过程了。第一步是调动运用手指的感觉,这是“系统辨证脉学”不同于其他脉象著作的一个地方。之前的脉象著作和大学教材都是直接讲脉象特征与机体状态的关联关系,而对如何获得脉象特征,则缺乏详细论述。我们讲脉诊首先依靠的是手指的感觉,对一个感觉功能不健全的人来说,脉诊就无从谈起。对大多数人来说,手指的感觉是正常的,但是手指感觉正常不能与具备诊脉技术相等同,只能说是具备了资质。就如同我们都会喝茶,但是绝大多数的人却不会“品茶”;都能够听到音乐,但却不一定能欣赏音乐一样。诊脉技术的掌握需要正确方式、方法的指引,是一个慢慢体悟,切磋交流,不断升华的过程。

一部中国历史,通过文人的记载,得以流传下来。但是,中国历史上有重文轻武,重理论轻技术实践的倾向。孔子不是还轻视过种田的老农吗。轻视技术阻碍了中医的传承,多少好的技术都失传了,只留下了书。这个话题不再说了,留给大家思考的空间。

谈到手指的感觉,这是一个人们知之甚少的领域,只有神经生理学上的那点东西。心理认知的实验都是从视觉、听觉等做起,古人在这个领域也没有太多的研究。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的感觉有许多古人给予了系统认识,既知道我们机体所具备的功能,又知道运用这些功能所探知自然界物质的属性。如视觉,古人分成了“五色”,味觉和嗅觉分成了“五味”。这些感觉都作为客观证据直接的进入到了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中。但是手指的感觉乃至皮肤的感觉古人却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总结。在一个对自身的生理功能没有清晰认识的背景之下,就进行对认知对象的研究,确实困难重重。脉象系统研究之难就在这里。

回顾一下,传统脉象系统中,古人就没有运用到寒热的感觉。《内经》中有独寒、独热,却最终没能被传下来。由此看来,古人有很多的感觉没有运用到脉诊中。这就是本书主张脉诊要回归人们手指感觉本体的原因。

感觉的分化等,已经讲过多次了,再谈一下传统脉学的描述系统。描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对事物进行形象化的阐述。传统脉象的描述系统就是古人借助于自然界许多形象的事物给出的比喻性阐述。有些是对手指感觉的直接“借喻”,借我们对别的事物的感觉来描绘脉象特征,“如按琴弦”、“如按葱管”;有些是对心理感应的“借喻”,“如病蚕食叶”、“如盘走珠”。“如盘走珠”是没法触摸的,所以是一种心理的感应。总之,古人对脉象特征的描述和命名没有一定的规律,特征的命名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但是,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留给理论研究者。

会意、摹写的方式是古人常用的对自然界描述的方法,如月亮的火山影古人称为“玉兔”,并演绎出一系列的故事。桂林的漓江上有一座山的峭壁上有石纹组成的图案,古人称为“九马画山”,可以看出是九匹马的外形,可是克林顿游漓江就一匹马也没看出来,可见西方人的思维认知习惯和我们是存在差异的。

由于条件的限制,古人对脉象的命名也只能这样。但是要看到这种描述系统本身存在着许多的局限。如弦为“如按琴弦”,首先,琴弦的质地有不同,手感也会相应的存在差异;其次,手按在一个什么状态的琴弦上?静止的还是在弹奏中的?如果是静止的就是体会出一种绷直和张力高的感觉,如果是弹奏中的琴弦呢,除了上述的感觉之外,一定还有振动细颤的感觉。没有给出特定的条件,得出感觉是不一样的。

再举个例子,古人有用视觉的心理感受描绘脉象的“如盘走珠”。那么,“如水漂木”的感觉是什么?是运用视觉还是手指触动的感觉?如按琴弦,有“按”字,是指的手指感觉;如水漂木有“按”字吗?没有。所以,歧义多呀,最终解释权还是问王叔和吧。通过这里想必也能使大家领略到了解神经生理的重要性吧。

再者,古代的一个脉象会随着所对应的疾病和症状的不同,出现不同。如古人认为弦脉主痛、痰饮、抽风、肝郁等等,其形态上是存在差异的。这是实际操作层面需要掌握的,所以古代的脉象指的是一个脉象域特征,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特征。从实践工作中了解了古代脉象的操作的宽泛性就体会出脉象描绘系统改革的必要性了。

谈了这么多才实际进入如何对实施脉诊了。如何探察脉象特征是一个操作习惯问题,有时也与就诊的患者及医生了解的程度有关。比如一个没有任何不适的人,想通过脉诊了解下机体的状况,该如何诊脉?当然是运用整体的感觉去广泛注意脉搏中所存在的特征,体会一下体质、个性、不良的饮食习惯、既往情志刺激、衰老等一般的情况。接下来就有两种方式了。在广泛注意的同时对已经发现的一些脉象特征,转而进行重点关注,然后对可能出现的演变特征进一步搜查,如发现一个饮食积滞的特征后,就要测测血糖的情况;另外是在广泛注意之后,是分部位、分时间段、分血流层的逐一搜查,发现和体会脉象特征,这是金伟先生常采用的方法。有些已经确诊了的患者来诊,可以直奔主题,去探查患病的部位,发现其特征如何,病情如何。然后进入到广泛注意,探寻整体或各个局部还有哪些脉象特征,统统进行搜罗,寻找出内在的联系。总体来说,就是要“注意”脉象的“背景”和“图形”。运用娴熟了就可以随意的进行“注意”对象之间的变换了。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一点是,一般来说脉象背景占据整体,图形只是局部或微观。个别情况下则反之,如肝气郁结脉泛化可以出现多个部位的“气鼓”脉,看上去像是背景脉象,只留下寸脉或尺脉留有肝气郁结的局部脉象,看上去像图形脉象。这是由于这个肝郁脉图形太强大了,把整体脉给变形了。所以,脉者要分清,这个背景是不是“原生态”。

古人描述的诊脉过程过于模糊,当时没有认知心理学的支撑,文献里记载的又还原不了,只能靠各种差不多的猜测来揣摩原意,难免有偏差。

“系统辨证脉学”做的正是把诊脉的过程分化,把握每个细节,如运用感觉通道的逐一开放来完成信息的采集,再运用中医理论加以分析,处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