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破解西游终极真相

上一篇探讨了西游在空间上出现的诸多Bug:表面上看,取经团队走了十万八千里,经过十几个国家,实际上却是像美剧《西部世界》一样,被带进一个虚拟空间,去完成传经游戏设计者希望他们完成的任务。

在人类的认知里,宇宙由时间和空间构成,所有物质的运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既然取经已被证实是在虚拟空间中进行的,那么,时间线上有没有痕迹,来证明这是一个“太虚幻境”?

当然有。

很多朋友早就发现了,第八回和第九回之间的“附录”,也就是讲唐僧身世的那一章,时间开始出现Bug。

附录开篇,魏征建议唐太宗开科取士,太宗准奏,这才引出了陈光蕊考状元的故事。且不说这背景跟史实不符,只看时间设定:“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岁在己巳。”

而就在这一年里,陈光蕊中状元、招驸马、赴任被杀、老婆被抢,然后是唐僧出世、被抛江中,再被金山寺长老收留,取名江流儿……这一组情节紧锣密鼓,在一年之内发生,理论上可以。

也就是说,唐僧出世的时间,明明白白,是贞观十三年。

然后就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觉江流年长一十八岁”,金山寺长老为他“削发修行,取法名为玄奘”。唐僧明白了自己身世,进京找外公为父报仇,一家团聚。

民间传统出世算一岁,长到十八岁,就是过了十七年,只要数学不是政治老师教的,就知道这一年应该是贞观三十年。

再翻到第十二回,唐僧作为高僧的第一次亮相,是在长安城化生寺讲演佛法,唐太宗带文武百官去拜佛食斋,见到唐僧,给了个完美的第一印象。按上所述,这就应该是贞观三十年以后的事了吧?

不,这一回的开头,又明明白白写着:“贞观十三年,岁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

会不会是刻印排版搞错了,把“三十”排成“十三”?

不可能,如果贞观十三年是己巳年的话(历史上是己亥年),那么,贞观三十年就应该是丙戌年,不可能还是己巳。

更重要的证据,来自第十三回开头:

却说三藏自贞观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蒙唐王与多官送出长安关外,一二日马不停蹄,早至法门寺。

出发去取经,还是“贞观十三年”。

综上,从陈光蕊中状元到他儿子玄奘出发去取经,最少十八年的时间历程,都在贞观十三年这一年里完成了。

我们不禁要问,时间去哪儿了?

让我们重回案发现场,看看贞观十三年还发生了什么事。

第九回,情节大家都熟,倒霉的泾河龙王跟算命先生袁守诚打赌,减雨量犯天条被判斩,该由丞相魏征来执刑;袁守诚指点泾河龙王,让他去唐太宗梦里求情。

划重点:入梦。

唐太宗许诺救龙王。没想到,魏征跟唐太宗下棋时打了个盹,梦中就把龙王给斩了。死龙认为唐太宗不讲信用,又进入他梦里讨命。观音适时出现,喝退了死龙,死龙又跑到阴司告唐太宗。于是,唐太宗被梦游地狱,遭遇种种恐吓,最后交了巨额赎金,又答应做水陆大会超度孤魂野鬼,才被放回阳间。

四个梦,一个接一个,唐太宗受尽惊吓,这才有了选高僧主持法会引出唐僧,而前来面试选手的观音又亲自到法会上直指唐僧讲的小乘佛法不好使,只有大乘佛法才能实现超度亡灵的目的 (第十二回) 。

关于这四回的情节,“动机篇”已有深扒,唐太宗的这一连串“奇遇”,都是被设定好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他心甘情愿派人去西天取经。

那么,就按贞观十三年踏上西行之路来算,唐僧取经花了多少年,回来是哪一年?

这一点,倒是有不矛盾的答案:取经用了十四年,最后一回,唐僧取经回来递交通关文牒时,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13+14=27,没毛病。

殊不知,这正是最大的“毛病”:历史上,“贞观”这个年号只存在二十三年。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就死了,太子李治(唐高宗)上位,改元永徽。

也就是说,“贞观二十七年”是一个从来没存在过的时间。

也许又有人会跳起来说,杠精,讲神话扯历史干嘛,书里不是写了吗,魏征在地府走后门让唐太宗多加了二十年阳寿,本来应该是贞观十三年死的,修改后变成贞观三十三年,所以取经回来是贞观二十七年,有问题吗?

拜托,如果是纯架空的神话,当然没必要用史实来抬杠,但是,神话涉及著名历史人物时,生卒年等基础设定就不能脱离史实。

举个通俗易懂的例子:秦始皇派徐福去海上找仙药,这事怎么神话都可以,哪怕你说徐福到了日本不回来,后来当了天皇,现在日本人都是徐福的后代,OK,神话嘛,没问题。但你要是写徐福真的把药丸找来给秦始皇了,他吃了后长生不老,他儿子胡亥都没机会接位,秦朝一直到现在,还是始皇始皇的……你还要不要老爷保号了?

(注①:老爷保号,潮汕话,神明保佑)

同样道理,你神话唐太宗死后成佛成仙成玉帝,这都没问题,但历史上的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死,你再怎么神话,都不能有“贞观二十七年”这个时间点出现。

那么,是百回本作者不懂历史,所以才会这样错乱?

不管作者是不是吴承恩,一个被认定的事实是,百回本成书于明朝。那时候的文人,经史子集都是必修课,又不是现在的网络作家,怎么可能不懂这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

不绕圈子了,直接上答案。

西游错乱的时间线,正是为了告诉我们终极真相:取经,既是在虚拟空间里进行的,也是在虚拟时间里进行的。

什么叫虚拟时间?

地球上人类感知的时间,其实是相对的。还记得书中“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设定吧,听起来是神话,但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宇宙中巨型黑洞产生的的超大引力,会扭曲附近的时空,让时间变慢。电影《星际穿越》都看过吧,虽然是科幻,但基础设定却是严谨的科学。

既然从陈光蕊考状元到他儿子玄奘去取经,这最少十八年的时间都可以在同一年里面完成,为什么取经的十四年不可以是在同一年甚至同一月、同一天、同一时辰里完成?

那么,如何让凡人在极短时间里感知到漫长的时光并相信这是真的?

最简单的办法,小孩子都知道,就是上面划过重点的:做梦。

龙王入唐太宗梦中求情;魏征梦中把龙王斩了;龙王又入太宗梦中讨命;然后唐太宗在梦中又游了一趟地府……既然这一切都在梦中进行,为什么就不能梦中就把经给取了?

知道“黄粱美梦”或“一枕黄粱”这两个成语吧,讲的是同一件事:卢生在邯郸旅店住宿,等店家开饭时打了个盹,做了一场享尽荣华富贵的好梦,几十年时间,醒来后发现,店家的小米(黄粱)饭还没有熟。

电影《盗梦空间》,你入我的梦,我入你的梦,梦中梦,梦外梦,在梦中杀人、救人、窃取商业机密,甚至窃取别人思想……而梦中梦的时间,跟“现实”中的时间比,可以是几何级数的加快或放慢。

还有今年重启的《黑客帝国》,印象深刻吧,你以为的“现实”,都不过是集体被入梦,而你的肉身,正在为它们制造源源不断的能量。

科技能到达的地方,神话早在那里等着。

现在可以总结了:取经,其实是一场游戏一场梦

主梦者是李世民,其他那些角色,都不过是NPC,或者像泾河龙王一样被引入李世民的梦境,完成恐吓他、威胁他、感化他的任务。造梦者的目的,就是要李世民带领大唐走上全盘佛化的道路,实现东土西化。

只有在梦中,各种时空错乱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比如不断重复的“贞观十三年”,从没存在过的“贞观二十七年”等。而西行路上十几个国家,所有的山川、城郭、风土人情,全是大唐江山的复制,那是因为李世民从没去过西域。

而这个大梦,是从第九回前面的“附录”开始的。全书在一百回之外还有“附录”,正暗合了“梦境是人生的附录”这一常识。

所以,所谓的“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还有赚足眼泪的“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都不过是宣传的需要。你敢问路在何方,我就敢答路在梦中。

可以想象,在唐太宗将唐僧“取”来的经“传布天下”(第一百回)之后,取经团队为取得真经、造福东土大唐百姓而不怕牺牲、扫妖除魔的英雄事迹,是容不得一丝质疑的,前面的“动机篇”扒过,早在取经开始之前,朝堂上激辩要不要全盘佛化的时候,唐太宗最后就一锤定音:

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第十一回)

怕了吧。

只是,李唐王朝覆亡之后,勘破西游梦境的大有人在。比如,公认最好的《西游记》续作,明末浙江作家董说的《西游补》,该书开篇即注明“入三调芭蕉扇后”,也就是六十一回之后的“附录”。

全书十六回,只写了孙悟空的一个梦,在梦中,他撞入鲭鱼精幻造的“青青世界”,穿越到过去未来,化身为不同历史人物,乱入各种历史情节,最后是一位坐在莲台上的尊者唤醒了他:

尊者道:我是虚空主人,见你住在假天地久了,特来唤你。

“坐在莲台上的尊者”自诩“虚空主人”,怕孙悟空在“假天地”呆太久了,特来唤醒他。孙悟空醒来后,跟唐僧说起他的奇遇,师徒有一番满满都是玄机的对答:

唐僧便问:“悟空,你在青青世界过了几日,吾这里如何只有一个时辰?”行者道:“心迷时不迷。”唐僧道:“不知道心长还是时长?”行者道:“心短是佛,时短是魔。”

没错,爱因斯坦也这么说:“时间,只不过是人类的错觉。”这属于狭义相对论;而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也只不过是人类的错觉。

再看西游全书结尾处,在念完四十九位佛号之后,结句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摩诃般若波罗密。《西游记》至此终。”十方是指多重空间,三世是多重时间,而《心经》的全称,正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前文说过,《心经》是佛学的提纲挈领,精华中的精华便是这一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轮回的时间中,万有皆是虚空。

施主,今天你选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

或者,来斤潮汕牛肉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