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人生》学生时代(二)
1960年9月1日,我的中学生活开始了。已是少年的我,心中充满了激情。
太原六中(太原六中前身为太原进山中学,现已恢复原校名)初中部与小五台小学毗邻(称小五台分校)。我分配到初66班,被指定为班长。在班主任指导下,我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领同学们打扫卫生、布置教室。下午,该去领教材了,偏偏又下起了小雨。我只好多找了几个同学,一溜小跑地领回那么多教材,配成套,逐一分发给大家。当了6年小学生,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我感到,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更重了。
1962年上初二时,市里对太原六中进行调整,将高中部师生从新城西街迁至上马街现在的校址,将初中部师生改建为太原十七中,小五台分校撤销。这样,我成了太原十七中的学生。1963年初中毕业前,我加入了共青团。这是我的初中毕业证书。
我上初中的有段时间,母亲因为家里孩子多,家务繁重,经常闹病。父亲平时工作很忙,但每到星期天,只要休息,他就带着我们到单位去,好让母亲有一个暂缓的时间来调理自己。每当这时,弟弟们就像出了笼的小鸟,争先恐后地跑到院子里玩,我却总爱一个人在父亲办公室的书柜里翻书看。有一次,我一眼就看到了摆在书柜最显眼处的四卷《毛泽东选集》,我翻开第一卷,“实践论”这篇文章吸引了我。我虽然看不大懂,但其中许多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事例,却使我有一种“顿悟”的感觉。“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我一边读着,一边情不自禁地拿起父亲办公桌上的红笔,在精妙处画了起来。文章读完了,我看着上面圈圈点点的红杠,忽然觉得不妥:这是父亲的心爱之物啊,我怎么可以随便在上面乱画呢?我有点心慌了。这时,父亲进来了。我赶忙站起来,难为情地把书递过去。父亲看了看被我画了许多红杠的文章,又看了看我,没有说话,把书又放在我的面前,脸上露出了似乎是诧异、又似乎是惬意的微笑。看到父亲这样的微笑,我一直提着的心落地了。那是一个给予我成长力量的微笑,那是一个指引我人生道路的微笑,那是一个点亮我萌动心智的微笑啊!没有丝毫的责备,只有真情的鼓励,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激荡。从此,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读了“矛盾论”等文章,仿佛心中开了一扇敞亮的窗户。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哲学的确是智慧学、聪明学。它可以帮助你拨开迷雾,辨明前进的方向;可以帮助你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可以帮助你分析综合,汲取工作、生活所需要的营养。这一切,都是那个令人难忘的微笑所给予我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