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联的隔与合掌
任何一种体裁都有其规则,遵守规则才能玩得合理,玩得舒畅。对联的规则,林林总总,总括起来无非两个字“对”和“联”。前者管形式上的规则-要“对仗”;后者管意义上的规则-要“联”,要和上句有联系。
望坡居士(李景新教授)对第一期《一联诗梦》,提出了指导性建议:“上联出来,对下联的人要考虑与上联意思的和谐,尽量不要东一锄头西一棒。随便拿来一个句子,可能格律上说得过去,但是放到一起作为一副对联看时,就不像了。这一点要十分注意。”说的也就是上下联在遵守“联”的规则上要注意。
究竟怎么来“联”,“联”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什么偏误呢?
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联律通则》第六条有这样的规定:“语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这就是对“联”的具体要求。在这个要求上,初学者容易犯的偏误就是“隔意”与“合掌”。
我们做一个比方,上下联好比在一个“平面内”、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我们知道,“平行”就一定是在同一个平面内,下联的意境、主题必须在上联确定的“平面内”,不然就是所谓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用个当下网络论坛中的术语就叫做-“隔”;再者,平行线毕竟是两条不同的永不相交、不相连接的直线,下联意思和上联意思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了,那就等于是一条直线了,还怎么是平行线呢?这就叫-“合掌。
“隔”这个概念也许最早是王国维先生提出来的吧,王国维先生的话是这么说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那么姑且按我自己的理解给“隔”下一个定义,“隔”是指在意境之中的景或是情在特定时间里不能相互存在或相互融合从而达不到和谐的情况就是“隔”。这就是我给“隔”下的定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意境之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景物不可能同时在意境中出现而我们却把它写在一起了,这就是隔了,比如上句明明写的“明月照西楼”而下面就写“菊花欺细雨”。这样月月和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情况出现在诗词对联之中就造成“景隔”了,(当然特别的气候除外)。或者情感方面上句还写的心花怒发下句就写忧愁满面那么就造成“意隔”(情隔)。
至于“隔”则分为两种情况,一,写景的意境的“隔”与“不隔”;二,是写意或借景写意的意境的“隔”与“不隔”。
那么我们先讲第一种,写景意境的“隔”与“不隔”,根据上面的定义,就是两种或多种景物能相互依存的或在某特定时间能够同时存在的就是不隔,写景一般是有我之境,有我之境简单地说就是作者在意境之中。我们来看一副对联:
出句:静水横舟凭柳钓
对句:微风斜月任松簪
大家看,上联的意境是无人的孤舟系在柳树下,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多么清雅的一幅画啊。
下联:清风轻抚着月下的松树,那么把这两幅画融合,
就是,天上挂着一轮明月,月下的松柳在微风中轻摇,而柳丝垂落到小舟上,小舟下的水面波光粼粼,还是那么淡雅的一幅画。这就不隔了。那么再看下一副对联:
秋月云端见,
春花风里拾。
这副对联大家看,我们先分析意境,天上的秋月在云端忽隐忽现。那么下联你,意境是在春天的花园里摘花。这两幅对联首先春花和秋月是不能同时存在的,也不能融合在一起,除非春月还差不多。这就是隔景。
我们再看一副:
出句,清荷听雨碧波醉
对句,枫叶吻霜霞岭羞
在这副对联中对句的秋霜能和夏天的清荷碧波相互依存吗?不可能啊,也不能同时存在啊。大家可以试试画一幅画,能画出既有荷摇碧波又有霜染枫林的画吗?除非幼儿园的或者是神经病能画出来。
要想在诗词对联里面既想写明月又想写冷雨,那么这中间必须拉长时间,过度好上下的关系。
上面讲的是“隔景”。下面我们讲“隔意”。
隔意就是后面内容的情(志向、品格)和前面的不一样。如果是对联,那么上下联所表达的情(志向、品格)不一样,就不能完美地表达作者的意图,那就是隔意。上面讲的写意是指借景表达作者的情感或品格,写意一般是无我之境,简单地说就是作者跳出意境,在高处立体地看事物。下面我们看一副写意联:
水有青山歌婉转
花无绿叶梦支离
这副对联里面上联意思是,水因为有了山的相伴才唱出动听的歌。
下联,大部分的花如果没有绿叶陪衬就会容易凋谢,就没有希望了。(可以理解为;花因绿叶梦香甜,这样是不是和上联情感一样啊,但是这样的写作手法就和上联合掌了。)所以春雨琵琶用反写的方法避免了合掌而且表达的情感和上联一样,
上下联表达的是一个主题,所以是一副比较好的对联。也不会隔意。
再看一副对联:
一管凄凉寒此夜
满怀伤痛瘦残身
这副对联上联是凄凉寂寞的情感,下联也是满怀伤心,所以情感是一致的,基本是一副合格的对联。
再比如;
春花红一瞬
秋菊香三秋
这副是写意联,就是作者不在出句或对句的意境之中,而是跳出来,把这两种事物拿来比较,一贬一扬,上下联表达一样的品格情操,所以写意联这样是不会隔景的,也不隔意。
再如,
分一缕春光入户
带三分萧瑟回家
上联的意思是,希望春天带来好运气给家里增添和煦的气氛,而下联呢?带回来的是失望,颓唐,所以上下联的情感不一致,这样就是隔意了。再如:
春风得意,
寒露浸心。
上联是喜气洋洋,而下联却是悲悲戚戚,这种情况就是隔意,因为上下联的气氛不能融洽。
至于“隔”与“不隔”必须要认真审明前面的意思,后面的要连贯,一脉相承。才能不隔。
一、对联的“隔”与不“隔”。
1.什么是“隔”。
对联论坛中有人把“隔”又叫“隔景”或者“隔意”。“隔景”多指在风景联中上下联描写的景物,时间空间相距甚远。比如:一个还在春天,另一个却跑到冬天;一个在中国,一个在美国。例:
“雨润飞红春色好,
霜白落叶月光寒。”
上联写的是细雨飞花春意盎然,下联转而描写深秋冷月枯叶寒霜。上下联画面杂乱,而且季节相隔。这种理解有合理的因素,但不完全是“隔”的内涵,我们不能说只要上下联写的景物、时间、空间隔得远就是犯“隔”了,“隔”与“不隔”,本质上应当看其内在的意境和逻辑关系。
上面这幅对联显然意境也是相去甚远的,一个春色盎然,情感欣悦;一个秋色萧索,情感暗淡;整个联究竟要写什么?要构筑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感情?两者有何内在联系?都是很难说清的。因此只是“对偶句”,而不是“对联”。
律诗中除了对仗的句子外还有题目、还有与其他句子的照应和概括。但对联只有二句,读此二句你就得让读者明白你写的是什么?情感是什么?意境是怎样!?
我们再来看:
“春种一颗粟,
秋收万斗粮。”
一春一秋,一种一收,是否隔呢?否。二者是有紧密的因果关系的,讲述有辛勤必有收获的道理。
再比如: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二者描写不同的事物,且在不同的场景,隔吗?两句统一于“不经过历练和磨难练就,不可能有所成就”的这一道理中,这就是二者有机的内在的联系纽带。很显然,没有“隔”。
有的对联单拿出来看是“隔”的,如果作者有特定的创作背景或主题,应该交代清楚,不然读者不好理解,交代清楚了,自然就不“隔”了。
比如:
“夏居月下听鸣竹,
秋伫篱前数落花。” ——自题
上联夏景,下联秋景,隔景吗?隔意吗?我们要看一看二者有没有内在的、有机联系。
整幅对联是表现作者恬淡,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的,截取了夏秋两季不同的景物,对于自然更替乃至世事沧桑赋予作者的独特感悟。貌似隔景隔意,实则联系紧密。如果这幅对联单独拿出来,不从具体的环境中分析,很可能会得出隔景的观点。?
再比如:
“千树桃花万年药,
半潭秋水一房山。”
单看无疑也是“隔”了,一个春天,一个秋天。但这是苏州圆妙观七星潭阁联,有了特定的背景,统一于“七星潭阁四时美景”这一主题平面内。
因此判断“隔”与“不隔”,关键看上下联是否形象思维和事理逻辑思维上是否保持一致,这个“一致”,也并不一定要意象非得高度的集中在一个时空内。
下面请再看一个论坛联赛的联:
“出句 :秋叶动春心,红妆羞试枫思嫁;”
对句1:湖光摇夜梦,星火暗怜月问寒。
对句2:锦涛知民意,善策普施国运兴。
对句3:青梅煮陈酒,绿野欢歌地焕新。
对句4:腊梅迎夜雪,白氅轻脱瓣逸飘。
对句5:冬花惊雪魄,玉面笑开梅说亲。(古音)
对句6:寒梅添雅趣, 粉面淡描花想容。
对句7:青丝伤别梦,绿鬓愁凝柳盼归。?
上述对句,哪些“隔”,哪些“不隔”呢?
如果仅从意象的时空角度衡量,全部都“隔”了:1没有确定季节;2无关风景;3春夏之交;456为冬天;7为春天。
“隔”确且说是“隔意”,出句的意境主题为:作者在秋天观赏到枫树叶逐渐转红后的联想,她(枫叶)是否也像青春少女一样,动了春心想出嫁而羞涩地试穿着红妆?从这个主题意境上看,显然1234意境跑偏了;而567同为拟人手法写儿女情思。因此前四个对句犯“隔”,后三个则不隔。
2.隔与“反对”。?
就一副对联而言,一般上下联的联意存在着“并立、对立、顺连”三种方式,反映在对仗上即所谓的“正对、反对、串对”。
A.正对:上下角度不同,意思互补,内容相似或相关。如:春风绿处梅花落,溪水暖时燕子归
B.反对:上下一正一反,意思互衬。对比尖锐分明。如愿做梅花清傲雪,不学芦苇荡摇风(新声)
C.串对:又名流水对,上下联意思顺连,在语法上形成一个复句,构成顺承、递进、转折、选择、假设、目的、因果等复合关系。
如:
“常借一弯明月钓,
每收满篓彩霞归。”
反对“字面上看,很可能上下联说的不是一个场景或事物,但它依旧统一在一个主题内。
试比较:?
1,春花花易老,秋月月长清?
2,秋月云端见,春花风里拾?
这两幅对联景物都是一个春、一个秋,是都隔了呢?还是都没有隔?还是一个隔了一个不隔??
我们来分析:1句是个意境联,用春花作比喻、秋月作反衬,两者统一于”青春易逝的感慨中,显然是副好联;而2句是个纯粹写景联,仅仅描写了两种不相干的季节景色,无病呻吟,就隔得厉害。
义理性的句子,用“反对”比较常见而已。?
用“隔”的概念来读《笠翁对韵》以及有关的对联启蒙教材, 就发现里面有些句子是隔的。
但那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为,教材只是为对句需要,让小孩子初步明白大概怎么回事,另一方面其性质又有点像“平水韵字表”,是个材料汇总,但不能说,对联就该那样对。
我不妨来例举:
“春日园中莺恰恰,
秋天塞外雁雍雍。”
这是声律启蒙中的原句,上下句的情绪相反,主旨关联并不大,当是明显的隔..
对诗词境界,又如何判定其“隔”与“不隔”呢?下面对其争论部分进行梳理。王国维认为白石写景之作,虽格韵奇高,然给人的感觉,如“雾里看花”,终隔了一层。对南宋诸家之词,持强烈的否定态度。他这一观点,引发学术界的巨大争议。
唐圭章先生认为“白石天簌人力,两臻绝顶,所写景物,往往遗貌取神,体会入微。而王氏以隔少之,殊为皮象。“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极写扬州乱后凄凉境界,令人感伤,何尝有隔?“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则写云山幽境,万籁俱寂境界。“清苦、商略”皆从形容山容云意体会出来,极细极妙,亦不能谓之隔。
对于王国维先生所说的“隔雾看花之恨”,夏中义先生认为:白石的景物造型确实朦胧,但这朦胧不是因为意气不足而施放的人工烟幕,而实在是有难言的苦衷但又不能不吐,于是就曲折而晦远。
从这些争议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境界的领悟是因人而异的,也就是“隔”与“不隔”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
从写诗人表现在写作技巧上,所能达到的效果有没有达到“不隔”?作品的内容是有其时、空条件的,其产生如此,其感人的效果亦如此。
从读者的角度看,就是被认为具有不隔效果的作品,是否被生活在另一个时空的人所会感动,恐怕也不好回答。是故,“隔”与“不隔”的说法,似乎应进一步就作品的精神内涵去思考。
朱光潜在“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里讲到: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是成正比的。深人所见于物亦深,浅人所见于物亦浅。同一个世界,呈献给诗人的都是不一样的新鲜而有趣的境界。比如陶潜“悠然见南山”时,杜甫眼前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李白却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辛弃疾却想到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到了姜夔,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片自然就是一种心情,不同的人,不同的时、空,其感悟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对读的人来说,因其学识、体悟差别,自然是深人所见亦深,浅人所见亦浅。“隔”与“不隔”就争议很大了。
那么,“不隔”的景、物、情又以何作为标准呢?欧阳修在《六一诗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余曰:“语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则道路辛苦,岂不见于言外乎?
二、什么是合掌
1.什么是“合掌”。
一联中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
父母 对 爹妈,标准的合掌,两句话完全同义,根本就没有下联的必要。注意合掌指的是上下联的“句义”是否重复,而非单个的词或语素是否义同。有人理解为只要上下联中有意义相同的词就叫合掌,这是不对的。
举例说明: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这是毛泽东的诗句,是否合掌?如果只看词,无疑“英雄”与“豪杰”;“虎豹”与“熊罴”都合掌。但两句句义是不同的,而是各有侧重,出句是英雄行为,对句是英雄胆识。因此不算合掌。
换个角度,即便上下联中没有语义相同的词,也可能是“合掌”。举例说明:
“门前种下梧桐树,
台上吹来碧玉箫。”
上下联没有同义的词,但出句和对句在同一个典内,种梧桐也是引凤 吹箫也是引凤,所以合掌。
我们看一些常见的春联:
“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茂达三江。”
这两副对联便是标准的合掌。
2.合掌与正对。
有种说法叫“反对为优、正对次之”,其实也不是,两种对仗形式各有千秋,只是“反对”效果可能更容易出来。
在古人诗联中正对还是多数。正对,看上去两句意思相近,其实是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来写,彼此互相补充,共同来说明一个主题,而不是同义说明一个主题。试看:
“绽衣秋日里,洗钵古松间”(王维)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
类似这样的联句在前人诗联中不胜枚举,如果仅从单个词语上看,“绽衣“ 和 “洗钵”;“细雨”和“微风”;“里”和“间”,不能不说意近,甚至相同。
但这是正对,两句毕竟还是写了不同的事物,互相补充,统一于一个主题。王维的句子写隐居的高雅生活行为;杜甫的两句都是写春天的不同景物。
的确“隔意”与“合掌”是初学对联比较纠结的问题,对的近了可能合掌;对的远了又可能犯隔”,对联就是要掌握这个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对联也体现出了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如何做到 “异而不远”又“和而不同”,正是对联的魅力之所在,也是我们孜孜钻研的学问之所在。
这两串“合掌对”拟得很好很有启发性:
其一
瞧对看,听对闻,上路对启程。后娘对继母,亡父对先君。醪五两,酒半斤,扫墓对上坟。乞援双瞎子,求助二盲人。岳父有因才枉驾,丈人无故不光临。十分容颜,五分造化五分打扮;两倾姿色,一半生就,一半妆成。
其二
行对走,跑对奔,早晚对晨昏。侏儒对矮子,傻子对愚人。观浪起,看波兴,闭户对关门。神洲千载秀,赤县万年春。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大德似天高,天高加一丈;恩深如地厚,地厚减千分。
合掌原是佛教的用语,指两手合十。后被联界借用,指联对中对仗的一种毛病。到底“合掌”的定义是什么?,诗、联界众说纷纭。《王力近体诗格律学》说:“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咏崇先寺云:'花明正要微阴衬,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黄不如厉者,以如字与似犯重。竹垞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常以为戒。”(卷五·二二),在这里,袁枚并没有给“合掌”下定义,只是说“如字与似字犯重”。将这种毛病或瑕疵称为或纳入“合掌”,是后人的主张。
王力在《诗词格律》一书中说:“在一首诗中偶然用一对同义词也不要紧,多用就不妥当了。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做'合掌’,更是诗家大忌。”
显然,王力给出的两个定义是有不同的。前一个定义重点在对偶中使用“同义词”上,凡有这种现象就是“合掌”;后来的定义放宽了些,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才叫“合掌”。“合掌”的概念被对联使用后,要求对联避免“合掌”,因为“合掌”是在浪费文字,囚锁思路,困窄联意。对初学对联的人,或者不注意的人,往往容易犯“合掌”的毛病(下面所举的例子,个别联的语句的平仄结构,可能以2007年6月1日颁布的《联律通则》试行,有些出入)。例如:
华夏/江山/迎晓日;
神州/湖海/沐朝阳。
从对联格律的三大基本要求(平仄、词类、语法)来看,这副对联完全符合。但是它上、下联(比)对应的短语完全同义或近义,这便导致“合掌”。下一对联有“合掌”的嫌疑:
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韩信墓前的祠堂联)
有人认为此联“合掌”的理由,是“生死”与“存亡”完全同义。该联的联意是:生死之命运都与“一知己”萧何相关;得以生存和导致诛杀乃因“两妇人”(“两妇人”指淮阴城下的漂母和长乐宫中的吕后,前者是韩信的救命恩人,后者是诛杀韩信的主谋)。
对这种情况,有些人提出所谓的狭义合掌、部分合掌、异位合掌、小合掌等理论,这些理论还是围绕“同义词、近义词”做文章,而从佛教的“两手合十”的内涵相比,“狭义合掌”、“部分合掌”、“异位合掌”、“小合掌”显然不是“两手合十”,这不是对“佛祖”大大不敬?其实,古人早有说法,南宋魏庆之在《诗人玉屑》中就明确指出:“两句不可一意”。对仗中“两句一意”应是“合掌”的本质。我们再来看下联:
大棚/常年绿;
温室/四季青。(尹贤著的《对联写作指导》)
我们在此不说此联的平仄违律,只讲“合掌”。此联的“大棚”和“温室”并不完全同义,“棚”和“室”是两种不同的建筑物,它们前面的修饰词“大”和“温”的含义完全不同。但此联乃然是“合掌”,理由是室内种的蔬菜一年四季都是绿油油的。因此,我们在作对联时,就要认真思考,通过不断推敲,避免“合掌”。
其次,撰写对联如何避免“合掌”
在构思、立意时就要统筹全局,安排好上、下联的布局──这是对联创作中避免“合掌”的根本。只要在上、下联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空落笔,上、下联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就不会重复,就不会“合掌”了。下面选择避免“合掌”的表现手法,供读者参考。
1、时空对。上、下联分别从时间和空间构思落笔:
人间/岁月闲难得;
天下/知交老更亲。
──【清】佚名赠友联
莫放/春秋/佳日过;
最难/风雨/故人来。
──【清】孙星衍自题联
2、形声对。上、下联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构思落笔:
画阁/镜中看,幻作/神仙/福地;
飞泉/云外听,写成/山水/清音。
──【清】佚名题趵突泉
一片/湖光/比西子;
千秋/乐府/唱南朝。
──【清】李尧栋题莫愁湖
3、今古对。上、下联分别从过去和现时、古代和现代构思落笔:
旧事/总惊心,阶前/桧贼;
感时/应溅泪,庙侧/花神。
──【清】佚名题西湖岳庙
望重/南阳,想当年/羽扇/纶巾,中贞/扶季汉;
泽周/西蜀,爱此地/浣花/濯锦,香火/拥灵祠。
4、动静对。上、下联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事物构思落笔:
小楼/容我静;
大地/任人忙。
──【清】杨应琚题罗浮山酥醪观楼
功名/事业/文章,他生/未卜。
嬉笑/悲歌怒骂,到此/方休。
──【清】鲍桂星自挽联
5、纵横对。上、下联分别从景物、事件的纵向和横向构思落笔:
积石/导流/趋大海;
崆峒/倚剑/上重霄。
──【清】左宗棠题拂云楼
6、远近对。上、下联分别从近景和远景落笔:
对岸/绿杨,摇乱/三春/旗影;
出场/红杏,招来/几个酒人。
──【清】戴鸿庥题杏村古酒
7、前后对。上、下联分别从空间的前后或时间的先后构思落笔: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坟前/愧姓秦。
──【清】秦大士题岳墓
为过去/古人/重写照;
看将来/吾辈/亦登场。
──【清】蒋士铨题戏台联
8、俯仰对。上、下联分别从空间的俯瞰和仰瞻构思落笔:
玉宇/琼楼/天上下;
方壶/员峤/水中央。
──【清】赵翼金鳌玉蝀桥
9、有无对。上、下联分别从有什么和无什么构思落笔:
并无/半点/生机,饿死/不如/读死;
只有/一条/活路,文通/即是/运通。
──【清】钱沣自题联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清】百龄引苏轼诗句戏题联
10、收放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思路的聚拢和开放构思落笔:
不设/樊篱,恐/风月/被他/拘束;
大开/户牖,放/江山/入我/襟怀。
──【清】朱彜尊题山晓联
11、轻重对。上、下联分别从内容、气势的轻重构思落笔:
小筑<于>山水间,直以/云霞/为伴侣;
大名<在>欧苏上,尽收/文藻/助江山。
──【清】佚名贺梧门书屋落成
12、别物对。上、下联分别从不同的事物构思落笔:
鹤舞/关河动;
云飞/楚塞长。
──【清】顾景星题黄鹤楼
酒/不能豪/偏爱客;
米/犹难索/更藏书。
──【清】吴嵩梁题赠昌彝
13、别景对。上、下联分别从不同的景物构思落笔:
九曲/初通/三岛近;
万山/遥拜/一峰尊。
──【清】黎士弘题九曲溪
14、别位对。上、下联分别从我方、他方或此方、彼方构思落笔:
富贵/无常,尔小子/匆忘/贫贱;
圣贤/可学,我清门/但读/时书。
──【清】佚名题宅中飨堂
清风/有意/难留我;
明月/无心/自照人。
──【清】王夫之题湘西草堂
15、问述对。上、下联分别从设问题和叙述或回答问题构思落笔:
有客/临舟/怀帝子;
何人/下榻/学陈公?
16、怀望对。上、下联分别从怀念往事和想望未来构思落笔:
依然/极浦/遥天,想见/阁中/帝子;
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清】佚名题滕王阁
17、行感对。上、下联分别从作者的行为和感想构思落笔:
揽胜/我长吟,碧落/此时/吹玉笛;
学仙/人渐老,白头/何处/觅金丹。
──【清】佚名题黄鹤楼太白亭
18、景人对。上、下联分别从景物和人物构思落笔:
地居/黄运中,水欲治、漕欲通、千里/河流,涓滴/皆从/心上过;
官作/军民主,宽以恩,严以法,一方/士庶,笑啼/都到/眼前来。
──【清】张鼎题徐州府道署
樽前/帆影,槛外/岚光,数/胜迹/重重,都向/江头/开画本;
楼上/仙人,阁中/帝子,溯/游踪/历历,又来/亭畔/吊忠魂。
──【清】佚名题大观亭
19、景情对。上、下联分别从状景和抒情构思落笔:
北迎/拱极,西接/延青,共分得/一池/烟水;
春步/柳堤,秋行/蔬圃,最难消/六月/荷风。
──【清】佚名题兴化柳园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清】陈大纲题岳阳楼
20、景事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和事件构思落笔: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指/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清】佚名题碧山书屋
21、景史对。上、下联分别从景观和历史构思落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气力。[侭]朱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清】孙髯翁题大观楼
22、流水对。上、下联一意相承,不能颠倒的对联叫做流水对。
无可/奈何/新白发;
不如/归去/旧青山。
──【清】郑心一自题
大抵/浮生/若梦;
姑从/此地/销魂。
──【清】曾国藩嵌名题赠“大姑”
通过以上二十二类构思落笔,不同构思作出的对联,其意境是不同的。我们清楚地看到,在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寄意、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时空构思落笔,肯定还会有多种手法。例如:1998年,中国楹联学会、中央电视台等八个单位联合举办的,主题为“环宇大团圆”的海内外征联。其中一等奖的对句:
出句:[任是]海角天涯,此际月明千里共;
对句:[何分]苗笙藏鼓,今宵春好八音同。
该对句紧紧围绕“环宇大团圆”的主题,避开出句以景色为主的构思,选择热闹欢乐的画面,以乐器对地理,以春色对明月,以声音对距离。一静一闹,一声一色,当称佳配。
我们在创作中,只要举一反三,对联能够远离“合掌”,达到精彩纷呈的目的。但是,我们还要注意,对联本身是一种以对称为特点、受格律约束的独立的文学体裁。每副对联一定要能够完整表达一个主题思想。而主题思想的表达是通过上、下联的句意来实现的。我们在采用手法上,一定要紧紧围绕同一个主题思想。否则就会出现“隔”的毛病,隔得无边无际,让读者无法理解,不知所云,失去主题思想,就称不上是独立体裁──对联。
同义词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不同。如“人”和“民”,“民”的外延比“人”的小。它的范围是“人”当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问、询、访”三个词中“访”的适用范围比较小,通常指君长就重大问题向臣下征求意见。
2)性状情态不同。如“坐、跪、跽。”
3)程度深浅轻重不同。如“饥”是一般的饿,想吃东西。“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长时间未进食,受到死亡的威胁。另外,一般的病叫“疾”,病重叫“病”。一般了解叫“知”,深刻了解叫“识”。
4)侧重的方面不同。如“恭、敬”“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5)感情色彩不同。如“诛、杀、弑”“杀”是中性,“诛”表示杀死有罪者,含罪有应得的肯定意味。“弑”用于下杀上,含犯上违礼、应予贬责的意味。
6)语法功能不同。如“耻、辱”中“耻”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辱”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