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爱越怕失去爱 | 测试:你的爱情依恋模式是什么?

明明心中是爱,

偏偏说出了恨。

——《我爱你,我恨你》。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矛盾的时候,我们会因为太爱,而有恐惧和害怕,害怕失去,所以常常表达出来的是恨。这种内心的矛盾源自我们和重要他人的依恋过程。

爱情是一个依恋过程

1969年,著名心理学家鲍尔比做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让我们看到了婴儿对父母的依恋有怎样的不同。他让父母带着孩子进入实验室,孩子在地板上和实验者玩耍,这个时候父母走出实验室,过一会儿父母再回来。所有的受试婴儿表现出3种不同的反应模式。

  • 安全型:父母的离开,婴儿会感觉到焦虑,对父母有不舍,但是依然能够很好地和实验者继续玩耍,待父母回来之后,会特别强烈地要和父母拥抱和接近。

  • 回避型:父母的离开,婴儿似乎都没有察觉到,对父母缺少依恋的感觉,父母回来之后,婴儿依然没有很强烈地要靠近父母。

  • 焦虑/矛盾型:父母的离开,婴儿表现出极度的不舍,感觉十分焦虑和痛苦,而待父母回来之后,一方面婴儿非常想要和父母靠近,另一方面似乎对父母有些“生气”而不愿意靠近。

这些不同的依恋模式反映着婴儿与父母的情感联结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今后整个人生。所以鲍尔比说:“人类的依恋行为伴随着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

Shaver(1987)的研究团队一直关注人们在恋爱关系中的特点,他们开始惊讶的发现,我们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就像是我们心灵的内在设置一样,这为我们成年后的爱情提供价值取向。

在此之前,人们看到依恋影响我们生活中面临很多情感联结时的反应和表现。可是直到此时,人们才发现我们在爱情中的表现也是我们和父母依恋关系的反映。所以Shaver说:“爱情就是一个依恋过程。”

你的爱情依恋模式是哪种?

Shaver提出了2个判断公式,能够反映影响我们如何在早期就形成这样的依恋模式,它和我们对于父母形象的感知十分相关。

现在,我们就可以开始做这样一个工作,无论你现在是在地铁上、工作单位、家里还是学校,无论你现在是坐着、躺着还是站着,找一个最让你舒适而放松的姿势,让自己处于十分安全的状态,闭上眼睛,浮现你有记忆以来,最初父母的形象,浮现那个画面,画面中有周围的环境。

那是在家中还是在哪里;

画面中有人物,父亲、母亲、自己,或者还有其他人;

画面中的人物在做事,他们各自会在做什么,他们会有什么语言,父母在和你说什么,他们是怎样的表情,行为和情绪状态。

从以下方面,去感知和评价画面中父母的形象:

你会为父母打几分?(分数标准:-6~6分)

判别公式1:你的父母是否让你感觉被接纳?

有情感反应的父母:画面中的父母会很敏感地回应你的情感需求吗?他们的回应是感情丰富的还是比较情感抽离的呢?

有礼貌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是比较尊重你和体谅你的吗?还是比较简单粗暴一些的呢?

充满爱意的父亲:画面中的父亲对你的眼神、行为和表情中是否充满爱意呢?

自信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是否是充满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是一个好母亲?

接纳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是否对你是十分接纳的,不论你在哭闹还是安静的,她都能够体察你的情绪情感,并接纳你的积极与消极状态?

父母夫妻关系是互相照顾的:画面中父母有互动吗?他们之间是互相支持照顾的吗?

要求很多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会对你有很多要求吗?

父母夫妻关系不愉快:画面中父母会争吵吗?他们有分歧吗?他们对于相互之间的关系感觉如何?

判别公式2: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

幽默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是幽默有趣的吗?是会自娱自乐的吗?是会逗你开心的吗?

可爱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可爱吗?你喜欢这样的母亲吗?

受人尊重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是否是受人尊重的?

拒绝的母亲:画面中的母亲对你慷慨大方?她是否会拒绝你的很多需求呢?

不公平的父亲:画面中的父亲有没有让你感觉到冤枉和委屈?他有没有做出一些让你感觉不公平的行为呢?

我们可以对以上问题进行-6-6点评分,公式1、2各自的后两题反向计分(例如:要求很多的母亲计-6分,夫妻关系愉快的计6分。原则就是积极的正分,消极的负分)。拿自己的平均分来和下图进行比较(横坐标公式1,纵坐标公式2):

Shaver的工作团队发现:

1.安全型依恋的成人,会在公式1和2上有略高的分数;

2.回避型依恋的成人,会在公式1和2上有较低的分数;

3.焦虑/矛盾型的会在一个方面有很高的分数,另一方面有很低的分数。

亲密关系中,你的需求是什么?

那么不同依恋类型的成人,会在爱情中、在和他人的亲密关系中有怎样的不同感知呢?他们对他人的期望和自我的价值有怎样的不同呢?

  • 安全型:这类人在亲密关系中会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认为他人是可信赖的;对自我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是受人喜欢的。这是一种最为健康的依恋模式。研究会发现,有大约62%的人是安全型依恋(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 回避型:这类人常常怀疑是否存在天长地久的爱情,认为自己的快乐不需要爱人的参与,像一个孤独的骑士,永远特立独行。研究会发现,有大约23%的人是回避型依恋(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  焦虑/矛盾型:经常陷入爱情中,但很难寻找到真爱。他们热烈地追求爱,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可是常常会被爱情所伤害,因为他们太想独占这份爱,渴求得到对方的一切,对于对方任何的离开和忽视都十分敏感和焦虑。

研究会发现,有大约15%的人是焦虑/矛盾型依恋(Campos, Stenberg et al., 1983)。

很有趣的是,当我把这三类描述给别人看的时候,更多的人觉得自己更像是研究中占比最少的焦虑/矛盾型。我们太在乎爱了,我们太害怕失去爱了,所以在爱情中焦虑和徘徊,好像完全安全和完全回避的才是少数。

后来,我在Fraley(2002)与Mikulincer & Shaver(2007)的争论中找到了答案。

Fraley(2002)认为我们和他人的依恋关系源于我们早期和父母的依恋模式,这种关系建立起来之后会持续保持稳定,影响我们一生。

这种悲观主义的色彩的决定论深刻影响了一批心理治疗师,他们非常强调早期的影响,认为62%、23%和15%的比例是一个几乎稳定的数值,它代表了我们一生中和他人相处的模式,我们应该觉察到自己的模式,就像本文前面让大家去做的觉察一样,然后学习如何接纳和适应自己这样的模式。

爱,是我们改变的契机

可是Mikulincer & Shaver(2007)却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的确依恋关系起源于早期和父母的依恋模式,可是这种依恋模式并不是绝对不可变化的,它虽然相对稳定,但是伴随着我们的人生经历,是会不断变化的,是一种流动中的相对稳定。

它用内部工作模式来解释这一现象,我们早期的依恋关系决定了我们对自我和他人一种内部感知,我们有一个自己是否受人喜欢爱戴的信念,也有一个他人是否会信任、喜欢和关注自己的信念。

这个信念是我们内部的一个感知,它虽然深藏在内心深处,不常常被我们觉察,但是生命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依然会触动到它们,让它们发生变化。

例如,一个有安全依恋的人在成年后多次遭遇恋爱的失败,有些失败来自一些意外事故或无奈的人生选择,让原本安全依恋的人感受到和他人依附的不可控制和难以预测,这打破了原本的依恋关系中的安全感,逐渐产生了不安全的因素,从而越来越趋向于矛盾的状态。

当你理解自己后,就会拥有治愈的能力

我们的依恋经历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爱情世界。有很多人会责怪自己,为什么我们面对爱情的时候,有诸多的不可为,无法做到很多很多事情;然后他们会害怕自己面对孤独,害怕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

可是,我们更应该先去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早期的依恋模式,也理解自己过去经历的依恋关系,它们给现在的自己以怎样的感知和影响,这一切都不会消失。

很多人在失恋之后都会问:“我要怎么忘记TA?”我倾向于认为,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TA,那段人生经历已经永远存在于那里,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不用时常去回想那些事情,但是它们就在那里——成为了我们依恋关系的内部工作模式,我们带着这个新的模式继续我们日后的人生。

作者 | 曾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乎ID:曾旻,科普作者,出版知乎盐系列《直面创伤》。

参考文献:

Bowlby, J. (1969). Attachment and Loss: Attachment. V. Basic Books.

Shaver, P., & Hazan, C. (1987). Being lonely, falling in love.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2), 105-124.

Hazan, C., & Shaver, P. (1987). 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3), 511-524.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07).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Guilford Press.

Fraley, R. C. (2002). Attachment stability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 Meta-analysis and dynamic modeling of developmental mechanism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6(2), 123-151.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