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闪的红星》读后感
今天我看到了一颗“星”,有人会问,我们在天空中,每天不是都能看到吗?可这颗“星”确实不是普通的星,它是一颗“红星”,它就是著名作者李心田的名作—《闪闪的红星》。
那是1934年,七岁的潘冬子看到受伤的父亲,把最后一支麻药让给了别的同志,自己却强忍着疼痛把子弹硬生生的从腿里取出来。冬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想父亲的精神真是可敬!那时他就暗下决心,要当一名红军战士。就在那年,冬子的妈妈,被汉奸胡汉三吊在树上活活的烧死了,冬子伤心欲绝,强忍着内心的疼痛,下定决心励志一定要当上红军,最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战士的带领下,冬子勇敢的把胡汉三杀死了,他终于给妈妈报仇了,最终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当他带上了那颗闪闪发光的红星时,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更加鼓舞着他向前进。
这本书令人难忘的事是潘冬子在米店发生的事情。它让我明白了在那段时期,那段中国境内战火连天,粮食缺少,供不应求。那些有钱人不仅不扶贫济困,还囤积居奇,抬高物价,从中获利,那些官员不但不管,还支持他们。这正如书中的那句话:沈老板和孙局长他们是一条道上的人,他们是一丘之貉。那些没有米吃的穷人,也是一条道上的,他们团结一致,共渡难关。这让我们深为我自己所处年代感到幸福,我们不但衣食无忧,而且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为我们提供的待遇,让我们免费上学,免费提供饮用的矿泉水。如果谁遇到了困难,民政会为他排忧解难,大家也都会伸出友爱之手,尽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使他尽快解除困难,让我们感到身处如今的中华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书中的潘东子勇敢、机智的品质,也让我十分敬佩。我印象最深的是潘冬子送盐的一个小片段。红军在山上,鬼子便把山封住,如发现带了盐就不让上山,还要枪毙。潘冬子与邻居老伯收集了村民们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一竹筒盐给红军送去,上山时,他们面对搜查的鬼子,老伯一时间没想出办法,一筹莫展时,潘冬子眼珠子不停地转。突然,他眼睛一亮,发现旁边有个池塘,灵机一动,提着盐筒跑到池塘边,先往盐筒里灌一些水,接着搅成盐水,然后把身上的棉袄脱下,最后把盐水倒在棉袄上,穿上棉袄,提着一筒水走向搜查站。终于他们顺利地为红军送去了盐。
读到这里,我真佩服起潘冬子,小小的年纪,不但沉着勇敢,而且机智灵活。如果换作是我,我的勇气肯定要比他差,我的思维反应能力也没那么敏捷,我或许会很软弱无助,我不敢去想象……而潘冬子再经历一系列的打击后,他变得更坚强,用自己的能力为母亲报了仇,使我们悲愤的心得以平复,更加敬佩潘冬子这颗闪闪的红星。
今天的我们,要是看到这颗“红星”的时候,难道心里能平静下来吗?不能,因为这颗“星”,是用了多少革命战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换来了我们现在幸福和平的生活,难道我们不应该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吗?相比之下,我们当代少年,天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想吃啥,想买啥,只要提出来,父母家人都会尽量满足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可还是挑三拣四的不懂感恩,有时还耍耍公主脾气和少爷范,难道我们不应该深思和检讨我们的行为吗?和冬子大无畏的精神相比,我们是多么的渺小不堪一击,有的同学遇到小困难就屈服了,想想我们死去的烈士,我们的困难算得了什么。
让我们呼吁新时代的少年,一起加油,一起努力,把我们伟大的“红星”,红色精神传承下去,让那种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地刻在心里,刻在脑海里!加油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