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灿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当日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重性抑郁障碍占2.0%。该调查历时近9年,对73000多名6—16岁少年儿童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和资料分析。
同时,另一个数据也广被提及:今年三月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达24.6%。
可以说,在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高压职业人群四类抑郁症重点人群中,青少年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一些人可能不理解:年纪轻轻、正忙着读书或刚工作没多久的小年轻,怎么就抑郁了?不了解不可怕,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途径去了解、学习。一方面,是青少年面临的现实困境。其实,很多人已经有基本的观感了:很多年轻人是独生子女,从小承载着父母的高期望;在学校,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升学压力;在生活中,不少人又容易陷入网络成瘾等泥淖。加之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冲突,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甚至精神障碍。另一方面,是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对此,主流舆论这几年是有明显进步的,很多人已能意识到,抑郁症不是娇气、不是矫情,不是“忍一忍”“想开一点就过去了”;再深入点,一些人还能知道,抑郁症不单纯是心理问题,它也包含由心理引发的生理变化。但得承认,比起越来越普遍化、年轻化的流行趋势,社会整体对青少年抑郁症的认知,还显得滞后和不足。大力普及关于抑郁症的常识,让更多人正视抑郁症,破除偏见,从而真正关怀、帮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还需下大力气。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提出高中及高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异常者重点关注。在日常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设置心理辅导(咨询)室,配备专业教师授课,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这是一个好开端,它不仅会给饱受抑郁症煎熬的学生提供切实帮助,也向社会释放了鲜明信号:抑郁症是疾病,需要重视、及早治疗。这精准突破了长期以来抑郁症治疗的一个难点:患者或疑似患者因为“病耻感”,担心遭遇异样眼光、影响工作生活,而讳疾忌医,错过治疗最佳时机。有人可能会问,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真的“有用”吗?不妨举个我知道的例子。我的一个师姐,刚工作时,心理压力非常大,失眠、掉头发。她想起大学校园里有间挂着心理咨询室的小房子,在某次回校时走了进去。没想到,老师和蔼又专业,跟她聊了很多,当场就极大化解了她的困扰。直到现在,他们还保持着联系。进入社会后,个人的勇敢和“自救”,是与舆论的理解支持同等重要的力量。我在某社交平台看到过一个患抑郁症多年的男生,发文叙述了自己从怀疑发病到确诊,从坚持服药到领导同事知晓后释放的善意。后来有新同事入职,他甚至会主动说起自己的病情。这篇网文引发了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共鸣,也鼓励了很多人走进医院接受检查。它也是亲历者突破自我的勇敢行为和现身科普,让更多人真正走进抑郁症患者的内心,知道他们的心理和诉求。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说过:“伤害人们的并非事情本身,而是人们对事情的看法。”或许,抑郁症患者自己和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摘掉无形的有色眼镜,以对待其他生理疾病一样的眼光看待抑郁症,给予抑郁症患者更多关怀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