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二七:太阳病应该是汗解的,如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来解

9月4日

一二七:「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

太阳病应该是汗解的,如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来解。

过去取汗的方法很多,因为拿不到药,所以用火烤来得汗,一烤的时候,病人反没有汗了,不但没有把汗烤出来,反而令伤寒往里面走,结果滤过性病毒往里面跑,其人必躁。

必躁,就是表邪进入阳明系统,也就是在肠胃里面,肠胃干掉了。

到经不解,就是平常感冒应该一个星期就好了,阳病六日、阴病七日解了,结果时间到了没有解。

必圊血就是大便里面带血,名为火邪,就是表热已经传到里面去了。

「内经」阳伤则吐血,血如果太多,津液伤到了,血会逆经、会叛经。

如果伤到阳,就是伤到胸腔、肺、胃的地方,病人会吐血。

如果是阴伤,就是伤到五脏,伤到子宫、膀胱、大肠,就大便带血。

(0)

相关推荐

  • 《中医脾胃病学》之脾病(下)

    (二)和营卫 脾为营之本,胃为卫之源,调脾胃即所以和营卫.药理研究表明:桂枝汤有抗炎.抗病毒作用.药后啜粥.温覆能加强其作用.桂枝汤亦有抗过敏作用和镇痛.镇静作用及一定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桂枝汤对 ...

  •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七九:用了汗吐下的方法以后口渴了,代表病邪已去

    7月3日 七九:「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所以在病人感觉很渴而且脉浮的时候,就要想到「五苓散」. 如果渴而且壮热,午后潮热,那是白虎汤证,平常看到渴很 ...

  • 伤寒论条辨 八卷 方有执著 陈友恭较

    伤寒论条辨 八卷 方有执著 陈友恭较

  • 伤寒论条辨浅释3——条辨6-8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七.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二七)

    伤寒论第113条辨: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原文解释]病的征象像太阳伤寒症,但脉搏不弦紧反而弱,并且出现口渴,这不是太阳伤寒症而是温病.若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二七

    二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如果太阳病,开桂枝汤吃,没好,结果病人反成烦躁,先刺「风池」.「风府」,再给桂枝汤就好了. 为什么会烦躁?因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二七

    5月7日 二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如果太阳病,开桂枝汤吃,没好,结果病人反成烦躁,先刺「风池」.「风府」,再给桂枝汤就好了. 为什么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五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一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因为病在阳,六天足尽,到第七天的中午,事实是足六天,就是巳时到未时,中午的时候解掉. 所以开给病人处方的时候,如果是太阳病,晚上九点吃药下去,十点的时候,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头痛,如果自己会好,一个星期就好了,感冒到第七天还没好,就要赶快去看医生了. 太阳病,有时候传阳明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