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系列之百闻不如一见

百闻不如一见

出处《汉书·赵充国传》
  充国曰:“百闻不如一见。兵难渝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释义意思是听到一百次不如亲眼见一次。表示听得再多也不如亲见可靠。
  故事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召集群巨计议,询问谁愿领兵前去拒敌。七十六岁的老将赵充国,曾在边界和羌人打过几十年的交道。他自告奋勇,担当这一重任。宣帝问他要派多少兵马,他说:“听别人讲一百次,不如亲眼一见。用兵是很难在遥远的地方算计好的。我愿意亲自到那里去看看,然后确定攻守计划,画好作战地图,再向陛下上奏。”经宣帝同意,赵充国带领一队人马出发。队伍渡过黄河,遇到羌入的小股军队。赵充国下令冲击,一下子捉到不少俘虏。兵士们准备乘胜追击,赵充国阻拦说:“我军长途跋涉到此,不可远追。如果遭到敌兵伏击,就要吃大亏!”部下听了,都很佩眼他的见识。赵充国观察了地形,又从俘虏口中得知敌人内部的情况,了解到敌军的兵力部署,然后制定出屯兵把守、整治边境、分化瓦解羌人的策略,上奏宣帝。不久,朝廷就派兵平定了羌人的侵扰,安定了西北边疆。

(0)

相关推荐

  • 导给你安排工作,怎么接?这里有个标准套路!

    每天为你深度解读<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26卷,汉纪十八 汉宣帝神爵元年(庚申,公元前61年) [原文] 时赵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使丙吉问谁可将者.充国对曰:" ...

  • 文学知识故事集•平定西羌,“百闻不如一见”225

    22.平定西羌,"百闻不如一见"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意思是说听到一百次也不如见到一次,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这句俗语源自<汉书· ...

  • 前60年5月,赵充国用31200名俘虏、...

    前60年5月,赵充国用31200名俘虏.5000多饿死鬼.还有7600多颗脑袋告诉汉宣帝: 种地比打仗好使! 宣帝元康年间,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诸羌时,先零羌头目要求渡湟水.向北迁徙.这违背了汉朝孤立 ...

  • 成语故事系列之口蜜腹剑

    口蜜腹剑 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空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释义:比喻口头上说话好听,像蜜一 ...

  • 成语故事系列之举一反三

    举一反三 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的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 ...

  • 成语故事系列之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 "开诚布公"这则成语的意思是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为成语"开诚布公",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 ...

  • 成语故事系列之井底之蛙

    井底之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 ...

  • 成语故事系列之九牛一毛

    九牛一毛 汉武帝(刘彻)听说李陵带着部队深入到匈奴的国境,士气旺盛,心里很高与.这时,许多大臣都凑趣地祝贺皇帝英明,善于用人.后来李陵战败投降,武帝非常生气,原来祝贺的大臣也就反过来责骂李陵无用和不忠 ...

  • 成语故事系列之江郎才尽

    江郎才尽 出处<南史·江淹传> 尝宿守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

  • 成语故事系列之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 ...

  • 成语故事系列之火树银花

    火树银花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五万多盏灯,号为 ...

  • 成语故事系列之纪昌学射

    纪昌学射 甘蝇是石时一个著名的射箭高手.只要他一拉开弓,野兽就要伏在地上,飞鸟就要掉下来.甘蝇的弟子飞卫曾向甘蝇学射箭,学成之后,比师父的本领还高.后来纪昌要拜飞卫为师学射箭.飞卫对纪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