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70后
60后70后,你还记得小时候秋收的样子吗?来看看济南宋大哥的回忆
2021-10-08 21:30·飘零章丘行
图文/宋斌
“民以食为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三秋季节了,五谷丰登的喜悦早就渲染了整个秋天。今年的秋收因为连绵秋雨而推迟了十来天了。
我小时候过秋,在生产队时大人劳动的场景记得很少。因为不让带孩子去地里玩,刚割完的玉米茬子很锋利,一不留神就会被划伤出血。
真正的记忆还是从包产到户开始。那是在我13岁时,刚上五年级。我们家五口人分了一块六分的地,一块半亩的地,一块石灰茬上的四分地。还有一分半自留地加二分山上饲料地,全部加起来不足二亩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我们北方秋收主要是玉米和谷子,大豆,高粱,芝麻,花生一类农作物。等到九月份玉米叶子发黄了,就开始掰棒子了。一大早,天刚亮,还有露水时,我们就拉着地排车,推着小车来到地里,大人孩子一起干活。掰的棒子扔一堆堆的,然后开始装麻袋,装化肥袋子,把它架小车上推出地头。田间阡陌纵横,推着一独轮车玉米也很难走,必须大人推车,我和二姐拉车才行。到了大路边再把成袋的玉米装地排车上。装满一车就往家拉,也是父母拉车,我们在后面推车。到了家再卸下来摆在公路边晒。这样秋收不用在家碾场了。
玉米掰完了就得用镰刀割玉米秸了。这活我们姊妹三个也能干了,把割了的玉米秸平放在地里晒几天干了,再捆起来才拉回家留着烧火做饭用。
玉米地也是一块块地去收割,一块地都得干大半天。这样错开也好,等待玉米秸都干好了运走了,再把玉米茬刨出来,刨一个用撅头砸出土来,晒干了运回家烧火做饭用。等到每块地都平整了开始把家里的大粪推来扬到地里。“庄家一枝花,全靠粪当家”。再凉几天就要耕地了。与其说是耕地,不如说铲地了,因为我们生产队的地太小,机器根本掉不过腚来。所以家家户户都是铲地得多。用四叔当年说的话是“蝈蝈、蚂蚱,小螳螂齐上阵”。我们用铁锨铲地,用掘头刨地,不到一会手里就起来水泡了。
那时也没有手套可戴。到了晚上回家把水泡挑破了放出水来,明天继续干。孩子多了也就不金贵了。父母用铁耙把地搂平,经常是铲一会儿就得搂完,要不地里水分被蒸发了。一块地也得铲一天,母亲直接带着两顿饭来,经常是油饼就着腌鸡蛋吃,喝两暖瓶绿豆汤。省下回家吃饭的空能多干点活。
地整平后,父母开始挑沟子。一般用长麻线撤在地两头,按照这条线用板撅把土放在麻线下面圩成堰级子,用来浇地用。一般一垄地是和桨子一样宽,圩完了一垄垄的也很好看。
开始播种了,都说小麦早种十天才早收一天。一般是在秋分后,最晚不能超过寒露节。早了麦苗长的旺冬天容易冻死了。那时麦种都是自己留出来最好的小麦。借来桨子,把麦种盛里面,父亲架辕,母亲中间扶篓,我和二姐一边一个往前拉。父亲掌握着我们速度和走直线,还得看着麦种下不下,要不走空了还得补苗。大姐和妹妹在后面踩沟子,踩一下这样小麦才能好好发芽。
收谷子容易些,先把熟透的谷穗用剪刀剪下来放布袋里,再把杆草割了晒地里,干个差不多就捆起来拉回家。谷穗也是放马路边晒干,用碌碡(lv zhu)压出谷子来,再用碾子脱出小米来。
芝麻地一般在山上,旱地,浇不上水,靠天吃饭。只要秋天看到芝麻壳发黄不长了快开口时就得收割了。晚了芝麻粒会洒落出来的。割完按照一捆十五公分的直径用草绳系住。推回家放在北墙根的太阳下晒,傍晚时候拿个大笸箩用擀面杖打芝麻。那些芝麻壳会张开嘴,哗啦啦掉下来。用芝麻可以换香油,麻汁吃。
“一麦没有三秋长,三秋没有一麦忙”。麦收入了仓,种完玉米算是过完了。而过秋则不然,得把玉米粒脱出来晒干入仓才算。而脱玉米粒那时都是靠手工了。掰下来的玉米棒子,要把玉米皮一层层扒出来,不急着脱粒就把它两个一组系住皮挂起来盘在立柱上慢慢晒。
啥时候不忙了在脱粒,一般到了冬天晚上没事时,一家人坐在大笸箩边,拉着呱,说着话,母亲用穿锥在棒槌子上穿上三道槽沟,这样就好克棒子粒了。一般是一只手抓着,一只手不停的用大拇指往下搓玉米粒子。好搓的可以用双手拧几下就出来玉米核了。我们家地少,一般下来几天就晒干入仓了,从来到不了冬天脱粒。
母亲用小车推着玉米粒带我去碾子上碾成玉米糁子,泡水里一夜后再去水磨磨成浆糊样,发酵后摊成煎饼。煎饼和玉米窝头就成了我们童年的主食。
因为我们是从小干农活长大的,所以更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所以我们也从来都不浪费粮食。也很珍惜小时候干活的经历。有的父母说,咱们那个年代吃苦了,说啥不能让孩子再吃苦。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吃苦哪来的甜蜜?没有艰辛付出咋能守住来之不易的果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