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给你家小孩看病的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2018年1月7日,河海医院儿科贴出一则告示:因我院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明确。

2018年5月,江西余江县人民医院发布公告:由于近期该院频繁出现儿科医师辞职,在职儿科医生超负荷运转,暂停儿科住院业务;只开设儿科日间普通门诊,暂停急诊时段儿科门诊。

出什么事了,儿科医生竟然可以缺少到停诊的地步?

在《人间世》第8集里,ICU儿科主任朱晓东用寥寥数语,告诉我们一个骇人的真相:

儿科医生正在消失。

比孩子看病难更可怕,低收入高风险的环境下,

请注意!给你家孩子看病的儿科医生正在被逼走!

1

儿科缺口日益增大

儿科医生缺乏到什么地步?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儿科挂号越来越难,尤其是流感多发期。

孩子哭得哇哇叫,前面却还排着300多号,预计还要等10个小时。

病人多,医生少,流感期看病的难度堪比春运抢票。

只是,春运过去票量就会恢复,而儿科医生却是一直在减少,以后孩子看病只会越来越难。

《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2016年12月发布:最近三年,我国儿科医生流失人数为14310人,占儿科医生总数的10.7%。

儿科医生的数量一直在减少,2017年,我国儿科医生缺口已经超过20万,医生总数仅有10万人,但我国0-14岁的儿童约有2.6亿。

10万儿科医生要服务2.6亿儿童,一个医生要服务2600名。平均每8小时,一个医生要接诊60——80位患儿,甚至更多。

所以深夜里的儿科,人比春运火车站还多。有人埋怨,医生只用3、5分钟就接诊一个患儿,但这样的速度,还有大批患儿光排队就要等上4小时。

儿科医生人数少,于是儿科医生的工作越来越多,进而儿科医生的数量继续减少。

恶性循环下去,将是无数家庭的看病无门。

2

儿科医生逃走原因一:身边刀光剑影

一直以来就有这么一句话: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在医闹日益严重的今天,这句话显得格外有道理。

而真的就是想当医生,那么在医学界还有一句话等着:

金眼科,银外科,打死不去小儿科。

如果说医生的工作很辛苦,

那么儿科医生的工作要在医生辛苦的基础上再加一倍。

儿科又被俗称为“哑科”,医生与患儿通常很难直接交流病情。

别的科室的医生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成年人,

而儿科医生将要面对的则是一个话都表达不清的孩子,

以及他背后跟着的一群关心孩子的家长。

在儿科,是打针都有可能遭受医疗暴力的。

一针不见血护士就有可能挨打挨骂,

更别说那些对病儿直接负责的儿科医生了,

挨打挨骂甚至已经成为了正常现象,

每个医生都要时刻做好被患儿家属打骂的准备。

“我就这一个孩子!”

“孩子生病我们当然着急,你就不能忍忍吗?”

“我儿子有个万一好歹你也别想好过!”

“这都治不好,你配当医生吗?”

看到这种愚蠢的言论,我真的是非常无奈,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心疼孩子。

他们不懂得尊重,只是为自己的暴力找借口。

语言是最锋利的刀,当医生为了患者尽心尽力,得到的却是不理解和埋怨的时候,东郭先生当时的心情也不过如此吧。

遇到这样的病人,医生除了挫败更多的还是心寒。

一名儿科医生就曾经在朋友圈发过这样一条心酸的朋友圈“患者家长说只有一个孩子,可我家也只有我一个孩子啊”。

人是相互尊重的,医生是除了父母外最希望患者痊愈的,没有人能一直保持不被理解的热情。

可能哪天她们也在想,我为什么要救治这样的人呢?

人心是慢慢变凉的。

除了打骂以外,有些医生还会受到生命威胁,甚至她们的孩子都不能避免伤害。

2016年10月3日,莱钢医院35岁的青年医生李宝华被一名患儿父亲砍死。

李宝华当时身中15刀,头部12刀,在砍完人后,

行凶者甚至一度阻止医院抢救李宝华。

而李宝华被杀的原因,是因为行凶者的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患儿病逝后,患儿父亲将儿子的死亡归咎到了李宝华的身上。

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

被砍前,他刚刚结束了16个小时的夜班,忙的一夜没有睡觉。

2016年2月4日,一名5月大患儿因重症肺炎入住平阳县人民医院,下午病情急剧恶化抢救无效死亡。

家属集结数十人打砸医院儿科病房,辱骂医务人员,

并殴打一名怀孕六个月的护士,打人者边打边骂,

“我的孩子没了,你的孩子也要一起陪葬。”

他们认为,我的孩子没有了,我是悲伤的,我做什么都有理由。

而救死扶伤的医生做错了什么,如果以后直接拒绝接重症病人,

所有人不再救人,是不是这些人报复社会都找不到理由了?

多么可怕的人心,迁怒的根本不讲道理。

只因为是医生,因为他们想救人,这些人就恩将仇报。

其实说白了,这些人只是自私而已。

儿科医生救治病人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个小天使,

可是他们的父母却有可能是潜在的恶魔。

现在,

还有不少人说,

“我就是着急了打他一下,我也不是故意的啊”

“你没吃饭,关我屁事啊”。

因为这部分人的增多,儿科医生越来越少,

大概得等到他们的孩子看医生要排队8个小时的时候,

他们才会反省一下,真的关他们的事。

危墙之下,无人可逃。

3

儿科医生逃走原因二:前方无路可走

医生待在医院里工作,接触的除了病人就是医院的规章制度。

逼走医生的除了暴力医闹者,还有繁重的工作、艰难的晋升、微薄的工资

当薪水支撑不住梦想,当病人成了索命的恶魔。

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医患关系了,这是一条必然会走到尽头的绝路。

《人间世》第八集里面,朱月钮医生的老搭档张医生要离开了。

他的医术很好,却因为只有本科学历,职业生涯一眼就望到头了,

他很无奈,但是他没办法。

医院里有硬规定,职称评定对学历、论文、课题等等的要求非常高,而职称又与收入直接挂钩。

张医生医术精湛,却还是卡在了学历上。

而同一科室的朱月钮医生则是卡在了科研上,

一直到拍摄杀青的时候,第5次了,她才评上了副高职称。

儿科医生工作忙任务重,做科研的时间寥寥无几,而没有职称就意味着收入直接就到头了。

那么优秀的朱月钮医生都评了5次才终于通过,其他儿科医生评职称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

经常有一些人充满嫉妒的说,

“他们收入这么高,我就说他一句,他才不会舍得放弃这个工作”,

带着仇富的心理觉得对医生的鸡蛋里挑骨头都是理所应当的。

不说这种心理就是病态的,高收入是高付出换得的高回报。

只要是正当途径挣来的钱,不管多少,都是堂堂正正的,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仇视。

另外,儿科医生的收入水平是真的不高。

儿科医生的工作量平均是非儿科医生的1.68倍,而收入只占成人科医生的76%。

据调查,

有76%的儿科医生,工资在5000元以下,

其中有一半人,工资不足3000元。

收入低是逼走儿科医生的重要因素,评不上职称就不会有加薪。

如果基础工资很高,那医生还可以坚持,可是工资基准却是这么的低。

《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每年都会公布一个职业幸福感排名,

排名前十中从来没有医生这个行业。

这些排名前十的职业都有着共同特征,

它们的收入和闲暇时间都很可观,而这些正是幸福感的重要保证。

没有人可以一直用爱发电,医生救死扶伤,

再高尚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家要养,有孩子要照顾。

身边全是刀光剑影,前方也无路可走,

儿科医生越来越少也只能成为常态。

4

你想去私营医院就诊吗?

老医生时常告诫新手医生:不管是家长亲自来,还是打电话。

在没有看到孩子之前,什么话都不要说,什么药也不要开,

不然碰到投诉只会有口说不清。

医生生活的小心翼翼,随时录音已经成了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有个医生就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家长抱着孩子过来,只说孩子发烧了,要开退烧药,可是家长不让医生看孩子。

还好医生坚持,自己走上前去扒开看,竟然发现婴儿早已经没有呼吸了。

病人不再只是想着治病,还把医生当做得到一笔收入的垫脚石。

如果不是医生有经验,那么不仅他的职业生涯毁了,可能还有牢狱之灾。

他只想着得到一笔钱,除了自己之外,他的眼里没有任何人。

而儿科医生因为小孩子的脆弱,被这样碰瓷的机会更多,人心不古,医疗关系恶化下儿科医生只能渐渐流失。

那么,选择当医生就只能受着这窝囊气吗?

上海最知名儿童医院曾经的儿科主任,已经退休的袁立(化名)如今身兼数职。

她表示:“公立医院,做到主任级别其实待遇不低了,加上福利种种,民营医院还是比不上的。”

她说,这家小小的儿科诊所之所以能撬动她,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工作环境和舒适程度。

早前就有广州日报发布消息称,

某医院,21名儿科医生中,有4名被民营医院高薪挖走,月薪三万,还不用上夜班。

不知道你了不了解美国的医疗状况。

我有个朋友,她在美国工作,却还是回到国内拔牙,因为来回机票费加上拔牙的费用比美国那边便宜。

我们本来享受着越来越好的医疗环境,可公立医院儿科医生渐渐减少,

相对的是民营医院儿科医生的增多。

到那时,只会出现一种情况:

愿意且能支付更多钱的家长,孩子将会在民营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而剩下的人,则只能在下半夜孩子生病的时候,

守在急诊门口,掰着指头算还有多久医生才上班,医院才开门。

这个苦果,是无数家庭都要承受的。

以前的时候我们面对医生是恭恭敬敬的,

他们是大夫,是帮助我们脱离痛苦的人。

有这样一张照片,流传的很广,一位医生查房的时候与一个小患者互相鞠躬。

你是医生,我是患者。

我们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敌人——病魔。

我们是战友,根本不会操戈相向。

尊重医生、信任医生、让愿意留在公立医院的医生环境变好,

从做一个理智的患者开始。

5

《人间世》里面,拍摄者问:是靠什么留住医生的?

朱月钮说,最终只能靠职业成就感。

“人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这一辈子哪怕救过一条命,你都会觉得你没有白活一辈子吧,不是只来消费稻谷的,这是激励我自己能做到今天的最大动力。”

这句话听的我非常难受,职业成就感只是一种精神,

只有精神没有面包谁都撑不住,何况这种精神还在被现实慢慢磨光。

一个儿科小护士说,自己是因为喜欢孩子才做这一行的。

尤其是那种甜甜地跟你打招呼,配合检查的孩子,

会给儿科医生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留下的医生坚持自己最大的热情,在泥泞中前行。

救你的命,给你健康。

医生高兴,患者也开心,这本身就是个双赢的事情。

抱薪者尚在负重前行,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配合。

留住我们的医生,不只为别人,

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少排一会号。

“儿保急诊挂号到100号,才看到17号...”

下次,要排到什么时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