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画家笔下的最爱
菖蒲,有文人草之誉,为古代江南文房必备之雅物,青葱翠绿,飘逸俊秀,十分契合“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文人秉性气质。案头多一盆菖蒲,就多了一份清雅,小小菖蒲,蕴涵了中国人的日常趣味和文化品格。菖蒲还常常入画,是很多画家笔下的常见题材。画中观菖蒲,也可以在造景、选材以及盆、石搭配方面提供可参考的经验。日前,“澄湖·海上菖蒲文房展”正在上海贤禾美术馆展出,来自上海与昆山两地的10余位书画家,以菖蒲为题,用笔墨语言描绘他们理解中的菖蒲文化。
文房之中,与菖蒲搭配最多的,就是雅石了。雅石质坚韧、性静默,与耐苦寒、安淡泊的菖蒲相得益彰,契合性情高洁的淡泊韵味。种好菖蒲之后,在盆中合适的位置点缀赏石,有点国画中兰石图的韵味。还可以将菖蒲直接种植在枯木、山石之上,极富大自然的野趣。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无论是樊明龙的《清韵》《双清》还是黄晓岩的《觅》《静》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菖蒲与雅石的结合。作家杨守松的《拾画》《观画》描绘一座山石上萌发的一些菖蒲的嫩芽,浓淡干湿对比明显,山石层峦叠嶂,菖蒲从石缝里长出了一抹绿色,笔墨自然,充满着生命的张力。
同样是菖蒲与雅石,不同的艺术家展现出的风格也是大相径庭。上海贤禾美术馆执行馆长李言的《清赏》《供养》则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山峰的形状,以此来衬托菖蒲的郁郁葱葱。中国书协会员霍正斌则将书法的线条运用于绘画的创作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还有的仿古,如国家一级美术师俞建良的《吴昌硕菖蒲诗意图》《山清白石菖蒲情》,就有吴昌硕画菖蒲的草情篆意,意在野气,看似乱实则笔笔有出处。卢阳则在画中“请”来了一只青蛙,它或在踮脚观赏菖蒲,或蹲坐在雅石之上,动静结合,一派生机盎然。
养菖蒲的意义在于清赏把玩。植蒲定性,养蒲养心,时时照拂、浇水,可令人净心修身。何崇权的作品《抱瑞》《观姬》就将古人入画,他们或紧抱菖蒲,若将心爱之物入怀;或远远观望,把玩清赏,令人心生欢喜。所谓“人养蒲,蒲养人”,在种植菖蒲的过程中,一边赏玩,一边领悟其品格风骨,不断从菖蒲中吸取精华,养自身之气质,久而久之,便达到蒲人合一的境界了。徐晟巍已有20多年菖蒲种养经验了,他告诉记者菖蒲美在“短、细、密”,要勤于修剪,越剪越短、越细越密。此次展出的画作中,盆中菖蒲大多短小密实,契合这一特征。
画中菖蒲,也是文房的一角。随着菖蒲逐渐成为文房清供之一,从参展艺术家的菖蒲主题作品中,也可以观察到文房的布景与搭配。张长韶的作品《清供》中一盆菖蒲置于古画前,画中峻石林立、古木参天,画前菖蒲静谧、飘逸俊秀,二者相得益彰,甚是有趣。